书城管理李彦宏管理日志
8184500000024

第24章 八月 真正给客户提供价值 (2)

从成立至今,百度联盟经历了搜索联盟、通路建设、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到2009年年中,会员已近30万,2008年会员分成4亿多元,百度联盟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网络联盟体系。百度联盟借助了百度在国内中文搜索市场占压倒性优势的份额,也利用了百度不断创新的产品合作和业务模式、一篮子的产品解决方案。如今百度联盟伙伴遍布网站、软件、网吧和电信等通路。百度联盟通过深度挖掘其媒体属性,变现其流量,亦为其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百度联盟近年的收入增长令人咂舌:2002年成立百度联盟之时,当年的会员分成仅有413万元,到2008年时,这一数字飙升至4.18亿元,6年时间翻了100倍,年均增长215%;其中2008年的分成是2004年的近40倍,超过百度2008年总收入是2004年30倍的增速。根据上述数字变化分析,百度联盟带来的收入比重在逐年上升。这与谷歌的AdSenseAdSense是一个合成词,其中Ad是“广告”之意,Sense是感知之意,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相关广告。Google AdSense是由谷歌公司推出的针对网站主(简称发布商)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编者注收入比重不断下降似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无疑也证明了,百度联盟的确为合作伙伴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双赢。

行动指南

要与合作伙伴双赢。

8月10日 该退钱就退钱,该道歉就道歉

至于商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当客户量达到10万量级的时候,百度会不会出现一些错误呢?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呢?我们就来面对它,解决它。如果说当中有恶意点击的成分,我们该退钱就退钱,该道歉就道歉,该解释就要解释,这样公司才能长久地发展。

目前我们的客户量很小,但我们的付费搜索市场比起其他的国家来,无论是价格也好,发展阶段也好,都是很初级的。百度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最主要还是得把市场培育起来,而不是在发展早期的时候把它扼杀掉。

——2006年10月19日,在百度校园招聘浙江大学站的问答

背景分析

果不其然,2008年11月,中央电视台曝光百度竞价排名丑闻,李彦宏第一个站出来认错道歉,承担全部的责任,态度之诚恳令人信服——“近一段时间以来,广大媒体、广大网民对百度搜索体验、商业运作和销售运营等问题的重点关注和集中探讨,将百度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地挖掘和呈现出来,对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伤害,也伤害了广大的百度用户和竞价排名客户的感情。我作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感到十分难过、痛心疾首的同时,也将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与大家一起努力,共渡难关”。

10天后,李彦宏通过新华社记者,对外宣布了针对竞价排名的5项整改措施。第一,第一时间下线相关关键词;第二,全面审核相关行业客户资质;第三,全面审核相关行业关键词;第四,严肃处理相关负责人;第五,尽快上线新广告系统“凤巢”,更好地解决普通搜索和竞价排名搜索结果的关系,为用户提供更清晰、完善的服务信息。

行动指南

直面问题,承担责任,并采取积极态度解决,才是消除危机的正确做法。

8月11日 把负面报道看做隐患报警

所有负面的报道都不是新的,不是昨天才出来,也不是上个月才出来,去年前年甚至更早的时候都有过。我把它看成一种警示。不断有人提醒说这儿可能出问题,那儿可能出问题,我们就想办法去看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在这些方面出问题,如果有隐患的话,我们怎么去避免。我一直是以这种心态来看待媒体对百度的负面报道的。

——2007年6月27日,接受媒体采访

背景分析

当所有人都认为负面新闻的困扰令人难过,更会给企业造成品牌形象上的伤害时,早期百度的作风是从不回应,不给竞争对手免费炒作百度负面消息的机会。李彦宏更是觉得,正是因为负面新闻的不断涌现,让百度对可能潜在的危机及时出台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也使得这么多年来,百度的发展一直波澜不惊,平稳有序。即使面对着非常强大的竞争对手,依然保持市场份额、流量、用户数、总收入、赢利的不断上升。

行动指南

坦然面对负面新闻,防患于未然。

8月12日 看行业领军人物是怎么做的

我非常能够理解我们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在选择网络推广方式时会有其他的选择,我在做企业的时候也经常碰到类似的决策问题,到底应该选这一家还是那一家,这件事情我们该这么办还是那么办,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所涉及的领域并不是我们擅长的。

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该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他们是怎么做的。我认为这个方法最省劲儿,不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花很多人去调研,而且不太会出错。所以,当你对某些问题不清楚的时候,就去请教更懂的人。

——2007年3月21日,在2007年新经济高峰论坛(东莞)上的发言

背景分析

在网络推广这个领域,尤其是竞价排名,越是懂技术,越是懂互联网,在百度的投入就越大。阿里巴巴也是百度的最大客户之一,每年投入数千万元。另外,戴尔、英特尔、微软这些跨国企业在百度的投入也都很大,这些都足以证明百度的产品,特别是百度的竞价排名产品的竞争力。市场每天在变化,没有人能坚定不移地说,百度今天好,明天也一定很好,但参考这些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做法,准没错。

行动指南

找对比照物,你的话就有说服力了。

8月15日 起床第一件事是看使用人数的增长情况

对于我们,一个搜索引擎的运营商来说,必须要看综合的效果。什么叫综合效果?我刚才在演讲的时候说,我每天早晨起来第一眼要看的就是昨天百度各个频道的流量增长情况,使用人数的增长情况,而不是去看百度收入的增长情况。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只有我把我的用户服务好了,我这公司才会发展得好。

——2008年4月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讲座

背景分析

用户数目与流量的稳步增长,说明百度成功满足了大多数人的信息需求,亦说明了百度给客户带来效益的能力。用户在百度能够找到想要的信息,当他们再一次有信息需求的时候,会再到百度来。而百度作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以能否增加用户数量与流量为标准的。也难怪李彦宏出此豪言:“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存在不止一个搜索引擎,但是,我们相信,百度是最能够代表绝大多数用户利益的搜索引擎。”

行动指南

对互联网公司而言,一切以用户为先,用户满意了,流量自然会多起来,收入自然增长,赢利也会相应提高。

8月16日 用户手里把握着主动权

随着Web 2.0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媒体,包括广告业,意识到用户选择产品的能力越来越大。一个品牌是否能够继续被用户所认可,能否扩大影响地域,不取决于在哪里竖了一块路牌,或者在什么电视节目上做了广告,而更多取决于互联网上的活跃分子是否认可。认可的话,他会通过口碑来进行传播。每个人在网上都有一个金矿,有一个社群,或者有一个粉丝团。如果你说我喜欢这个东西,那么圈子里的人就容易受影响。因为我知道这个人,我信任这个人,他说这个好,我就觉得好。

在互联网时代,Web 2.0时代,用户选择产品的发言权比以前大了很多,受传统营销模式的影响又小了很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互联网,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营销活动,不仅非常重要,恐怕也是越来越不可能离开的一个手段。

——2007年3月21日,在2007新经济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搜索引擎与其他媒体最大的区别是用户的主动性,用户主动搜寻自己想要的信息,主动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这一点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媒介。当用户主动表达的需求有了商业性质,厂家与企业就能在适当的时候把产品展现出来,把信息提供给用户,销售线索的产生因此变得简单便利。

Web 2.0出现以后,信息的分享与传播更加便利,选择的主动权也就逐渐转至用户手中,互联网的作用日趋重要。

行动指南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手握主动权、选择权的用户掌握着企业的生死。

8月17日 这样的商业模式要完蛋

在外界看来好像我很顺,每一步都走对了,而且每当走出新的一步的时候,都比以前任何一步要更成功。但是事实上,网络泡沫破灭以后,所有的门户网站,他们关心的不是如何购买到更加优秀的、更加先进的搜索技术,而是关心如何购买到更便宜的搜索技术。这样,百度的商业模式就有问题了,因为门户网站想买越来越便宜的东西,我们不能够从门户网站收到越来越多的钱,就不可能持续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开发更好的搜索技术。到2001年夏天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样的模式再持续下去对于百度来说是很危险的。

——2005年10月10日,接受《杨澜访谈录》的采访

背景分析

实际上,当时的危机感只有李彦宏自己心里最清楚,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很快就会走到尽头。但当时绝大多数的门户网站都在使用百度的技术,百度占有的是中国互联网80%的市场份额。要说服当时的投资人、董事会、公司高管以及员工们,要把公司从面向幕后的搜索引擎提供商转型为面向终端网民的搜索服务公司,李彦宏必须面对所有人的不理解。但为创业辞去原来工作,放弃几十万美元股票期权的李彦宏,并不甘于做一个苟且存活下去的平庸公司,而是决心要让百度成为能真正产生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

能持续发展、具备潜力的产业,必须有持续投入的研发力量,开发更好技术的空间。必须追求更出色,而非追求更便宜,才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行动指南

不能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注定要失败。

8月18日 市场需要往前看

几年我在与投资人争论百度是否转型做独立的搜索引擎网站的时候,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激动。以前大家对我的印象是很冷静,很理智,但是真正到了关乎百度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我会非常坚持自己的观点。

当时大家争论得非常厉害,我也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说服他们,说话声音很大,也很激动。当然我觉得自己更多的时候还是在跟他们讲道理,每次跟投资人讲,总是说你要往前看,一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两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三五年以后是什么样子。包括对百度最初市盈率的批评,都是大家往后看得出的结论。

——2005年10月10日,接受《杨澜访谈录》的采访

背景分析

百度转型的那一次,李彦宏是顶着所有人的不理解硬是坚持把决策作下来的。幸而除了面对员工,他在投资者的心里也是一个非常有信誉的人,宁愿少说话,一旦说出口就必定兑现,所以大家都愿意相信他而放手赌一把。

实际上,现在华尔街也喜欢寡言的首席执行官,问十句只回答一句不打紧,特别能说的首席执行官反而容易引起别人怀疑,言多必失。恰好李彦宏的性格本来就低调,程序员的出身让他更加务实,连拐弯抹角的话都说不出来,投资者对他就更是100万个放心。

行动指南

成功,就是要有面对不信任还能坚持的勇气与毅力。

8月19日 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

技术本身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允许失败,要让好主意有条件孵化,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

——《硅谷商战》《硅谷商战》,李彦宏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