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糖尿病(专家答疑系列)
8180000000078

第78章 中医怎样治疗糖尿病肾病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主任医师 王 豪

编辑同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大多会出现间断性蛋白尿,继之会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最后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可将其归纳到与中医消渴病并发的“漏微、水肿、腰痛、关格”等病的范畴。

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比较明显。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现将糖尿病肾病常见的六种症型和相应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患者对症选用:

一、治疗胃心湿热、脾肾不足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腰膝酸软,夜尿频繁,尿多混浊,乏力纳呆,心烦寐差,口干不欲饮、或黏或苦,舌暗红或紫嫩,苔白微黄而干或黄腻,脉沉滑或濡。治疗该症的原则是:清胃泻心、健脾益肾,可选用白茯苓丸加减,其具体方药为:白茯苓、萆薢(音毕谢)、蛇床子各15克,天花粉30克,黄连10克,太子参、熟地、磁石各25克,玄参、覆盆子、石斛、鸡内金各20克。伴有淤血者加益母草、丹参、川芎;伴有痰湿者加苍术、佩兰、海蛤壳;伴有大量蛋白尿者加金樱子、芡实、山茱萸。

二、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腰膝酸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苦便秘,目涩而暗,尿浊不畅或肢体有轻度水肿,舌质暗红,或紫淡而嫩,苔多薄黄而干,或薄白少津,甚或少津无苔,脉弦细或细弱而数。治疗该症的原则是:滋补肝肾、疏肝清热,可选用消渴八味丸(自拟方)合逍遥散加减,其具体方药为:枸杞子、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柴胡、白术、黄芩各15克,仙灵脾25克,肉桂7克,当归12克,杭白芍20克。伴有尿黄赤者加萆薢、土茯苓、白花蛇舌草;伴有血尿者加旱莲草、白茅根、丹皮、大蓟、小蓟、茜草;伴有腰酸痛甚且乏力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尿中多泡沫且蛋白量多者,加薏苡仁、芡实、黄柏、覆盆子;伴有大便干燥者加熟大黄、首乌;伴有颜面或肢体水肿者,加仙灵脾、猪苓、车前子,或用猪苓汤合二至丸化裁;伴有口渴多饮者加生石膏、知母;伴有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夏枯草、磁石、生牡蛎。

三、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神疲乏力,自汗或盗汗,咽干口燥,心悸气短,腰膝酸痛,腹胀便溏,肢体水肿,舌红少苔,或舌质淡嫩,苔剥脱,脉细数或细濡。治疗该症的原则是: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可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其具体方药为:太子参、玄参各20克,生黄芪25克,生地30克,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白术各15克。伴有局部水肿者加五加皮、大腹皮、泽兰、党参;伴有血尿者加阿胶、当归、仙鹤草、三七粉;尿中泡沫多或有蛋白尿者加金樱子、白花蛇舌草;腰膝酸痛者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舌有淤斑者加丹参、桃仁、川芎;伴有大便干燥者加首乌、麻子仁。

四、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面浮身肿,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神疲乏力,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夜尿频,舌淡青而嫩,或暗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疗该症的原则是:温肾健脾、活血利水,可选用《止园医话》中治疗脾肾亏虚型肿胀方加减,其具体方药为:黄芪、薏苡仁、仙灵脾各25克,党参、炒白术、龙骨、茯苓、丹参各20克,桂圆肉、山药、蔻仁、陈皮、牛膝各15克,干姜10克、炮附子(先煎)7克,生姜12克。伴有恶心呕吐者加草果仁、半夏、旋复花;伴有胸闷、心悸、苔白腻者加瓜蒌、薤(音谢)白、桔梗;伴有五更泻者加附子理中丸;口干渴甚、苔腻且燥者加生地或同时服用瓜蒌瞿麦丸;伴有血尿者加炒蒲黄、焦艾叶、三七粉。

五、治疗阴阳两虚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头晕目眩,神疲面暗,倦怠懒言,口干不欲饮,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纳呆便干或便溏,全身水肿,尿少或夜尿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呈花剥苔,脉沉细无力。治疗该症的原则是:调补阴阳、益气养血,可选用金匮肾气汤加减,其具体方药为:淡附片(先煎)、山茱萸各10克,肉桂7克,熟地、茯苓、山药、丹皮、泽泻、补骨脂、白术各15克,仙灵脾25克。伴有贫血者加菟丝子、鹿角胶;水肿甚者加益母草、泽兰、桑白皮;伴有稀便者加扁豆、薏苡仁、诃(音喝)子肉;尿混浊且泡沫多者加水陆二仙丹、芡实、金樱子、或覆盆子、车前子。

六、治疗脾肾虚衰、湿毒蕴结型糖尿病肾病

该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是:脘闷纳呆,恶心呕吐,面色萎黄,头昏神倦,气短懒言,尿少水肿,大便不爽,舌淡嫩,苔白或腐腻,脉沉或濡。治疗该症的原则是:补益脾肾,泻湿浊,解毒化淤,可选用四君子汤合解毒活血汤加减,其具体方药为:太子参25克,白术、桃仁、丹皮、醋制大黄、黄连各15克,茯苓、葛根、丹参、连翘、赤白芍、生地各20克,甘草10克。伴有恶心呕吐甚者加草果仁、法半夏、吴茱萸;伴有便秘者加大黄、枳实;伴有血虚者加当归、白芍、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