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
导 读:
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也不管该病患者的病情轻重,都可以通过饮食疗法进行治疗。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饮食治疗在认识和做法上还存在许多的误区。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着他们对糖尿病的治疗。那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治疗上存在哪些误区呢?
众所周知,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促进胰岛功能的恢复。较轻的糖尿病患者往往通过饮食疗法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即便是使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同时使用饮食疗法。
误区之一: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把进行饮食治疗简单地理解为控制饮食,甚至是使自己处于饥饿状态。他们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的控制就越有利。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采用饮食疗法一方面是让糖尿病患者适当地限制热量的摄入,另一方面是让其保持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而绝对不是让患者保持饥饿状态或禁食。若患者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必然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乏力、抗病能力低下等情况,甚至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另外,糖尿病患者若不能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则很容易发生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若摄取的热量不足,还会导致血糖偏低,这反而会刺激其体内升糖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引起血糖的反跳性升高(苏木杰反映),从而会使其病情更加难以控制。
误区之二:少吃主食,副食不限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很注意限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担心主食吃多了会引起血糖升高。主食(米、面等)固然是血糖的主要来源,但副食(鸡、鸭、鱼、肉、蛋、各种坚果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1克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1克蛋白质也可以产生4千卡的热量;而1克脂肪可以产生9千卡的热量。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因此,副食吃得过多也会使患者的血糖升高。而且,高脂饮食会使人肥胖,可加速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速度,从而会使人患心脑血管疾病。100克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等)可以产生相当于200克主食所产生的热量。假如每天吃20粒花生米,那么,炒菜时就无需放油了,因此,坚果类的零食不能随便吃。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主食吃得很少,但血糖总是控制不好,就是因为副食吃得过多。此外,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摄入高蛋白饮食,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增高,导致肾小球呈高滤过状态,日久便会使肾小球发生硬化,使其出现蛋白尿,从而对患者的肾脏造成损害。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片面地控制主食甚至是以副食代替主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膳食平衡,还容易加重患者动脉硬化的病情,使其易患心血管疾病。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0.8~1.2克/每千克标准体重之间。糖尿病肾病患者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则应限制在0.8克/每千克标准体重以下;并发晚期肾病的糖尿病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误区之三:要少吃细粮,但可多吃粗粮
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应少吃大米、白面等细粮,但可多吃糖分少的粗粮。这种观点也不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无论是大米、面粉、糯米等细粮,还是玉米、荞麦、小米、燕麦等粗粮都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作为四大主食的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其含糖量非常接近,都在74%~76%之间。和大米白面不同的是:小米、玉米等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这些食物纤维有助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并有明显的降脂作用,故提倡人们多吃粗粮。但粗粮所产生的热量与大米和面粉所产生的热量基本相当。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限制主食时不仅要控制大米和面粉等细粮的摄入量,同样也要控制粗粮的摄入量。
误区之四:要少吃动物油,但可多吃植物油
有些糖尿病患者虽然每天都能很好地限制主食和副食的摄入量,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这是为什么呢?仔细分析后才发现,原来是他们每天都超量地摄入食用油,致使其总热量的摄入过多。许多人认为,多吃猪油、牛油等动物油有害健康,而多吃植物油则无妨。其实,无论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含有脂肪,脂肪是高热量食品。如果脂肪的摄入量控制不佳,其每天总热量的摄入量就会超标,就会出现高血糖。另外,长期过量地摄入脂肪,会使患者的体重增加,导致其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误区之五:可用零食充饥
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饥饿或其他原因养成了爱吃零食(如花生、瓜子等休闲食品)的习惯,殊不知,这种习惯会影响其进行饮食治疗。大多数零食均为含热量较高的食品,经常食用这些食品易使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超标。如每100克花生可产生589千卡的热量,每100克瓜子可产生570千卡的热量。这些食品所含有的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米饭、猪肉、羊肉和鸡肉所含有的热量都要多。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可多吃零食,若想经常吃零食,可以把零食计量,然后按照所吃零食的含热量相应的减少主食量。例如:吃了70克的带壳葵花子,就要少吃100克的馒头。
误区六:口渴了也不饮水
有些糖尿病患者因有多饮、多尿的症状,所以就限制饮水,即使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从尿中排出的糖量取决于自身病情的轻重程度,而与其饮水多少和排尿量无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过高时必须增加排尿量,以使糖分随尿液排出体外。当糖尿病患者的尿量增多时,其体内的水分会大量地丢失,这时其神经中枢便会反射性地使其产生口渴的感觉。因此,多饮是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过高而出现的一种具有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映。糖尿病患者如果喝水少,就会造成血液浓缩,使过多的血糖和血液中的其他废物无法排出体外,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在医学上这叫“高渗”状态),病情严重时,会使其出现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多喝水,每天至少要饮水1500毫升,最好饮白开水、淡茶水、矿泉水等。
误区七:忌食水果
长期以来很多糖尿病患者一直认为水果的含糖量较高,因此不吃或很少吃水果。其实,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物质。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适当地吃一点水果是很有益处的。只是吃水果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要掌握吃水果的时机。糖尿病患者只有在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且没有明显血糖波动的情况下,方可进食水果。②要掌握吃水果的时间。糖尿病患者可在两次正餐的中间(如上午10点或下午3点)或睡前一小时吃水果,一般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③可掌握应吃水果的种类。糖尿病患者应选食含糖量较低及使血糖升高速度较慢的水果。一般来说,西瓜、苹果、梨、橘子、樱桃、草莓、猕猴桃等含糖量较低,对糖尿病患者较为适宜;而香蕉、红枣、荔枝、菠萝、葡萄等含糖量较高,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④要掌握吃水果的数量。具备条件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可进食200克左右的水果,但同时应减少半两(25克)的主食,这样才能使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
误区八: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人们都知道,膳食纤维有助于防癌、防便秘,并有降低血脂、延缓餐后血糖升高的作用,故膳食纤维被誉为人体的“第七营养素”。有些糖尿病患者了解到膳食纤维的作用后,便大量地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结果出现了腹痛、腹胀等情况。其实,膳食纤维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地摄入膳食纤维会给人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可导致腹泻、腹胀、腹痛,影响人体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的吸收,甚至可导致纤维粪石的形成,引起肠梗阻等。特别是那些患有急慢性肠炎、伤寒、痢疾、结肠憩室炎、肠道肿瘤、消化道出血、肠道狭窄、食道静脉曲张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实施肠道手术前后的患者应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另外,糖尿病患者若在短期内突然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还可能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难以耐受的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掌握好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应以30~40克为宜。而30~40克的膳食纤维大约可以从400克谷类或450克蔬菜或150克水果或50克的豆制品中获得。
误区之九:无糖食品可以放开吃
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甘蔗糖和甜菜糖)和淀粉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的甜食品。它含有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食糖替代品。现在市场上的无糖糕点、无糖巧克力等无糖食品琳琅满目,这些无糖食品在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口福的同时,也使相当一部分该病患者在食用无糖食品后出现了血糖升高的情况。很多人把无蔗糖食品等同于无糖食品,并把“无糖”理解为“无热量”。其实,无糖食品中虽然没有蔗糖,但该类食品本身却含有淀粉成分,也就含有一定的热量。当糖尿病患者摄入了过多的无糖食品时,同样可以使其摄入的热量超标、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这类食品时,必须把其所含的热量计算在主食的总热量中。例如,你平时早餐吃一两馒头、半斤牛奶、一个鸡蛋,如果你加食了一两无糖糕点,就应减掉那一两馒头,这样摄取的热量才不会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