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长发飘飘的日子
8161000000009

第9章 故乡一瞥

四季之美,只有在乡村,才挥洒得如此淋漓尽致。

稻子收割了,苎麻打完了,田野里显得空旷寥落,衰草与禾梗共同辉映成这个季节特有的枯黄。各村参差的楼房掩映在枯瘦的树枝间,彼此都真实坦露在对方视野里。东家的呼儿声,西家的唤女声,也清晰地传在旷野里,村与村之间的距离陡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便也觉得亲切温暖了许多。

在以枯黄为基调的画面上,菜园里各种深浅不一的绿集中了这个季节的生机勃勃。黄绿的大白菜正努力地卷着心,为了防止周边菜叶贴土腐烂,乡人已用稻草一兜兜束好。萝卜挨土露出半截白玉,在尾端随意摊开菊花状的深绿叶片。青葱的胡萝卜,密密丛丛;翠绿的莴笋,各显姿态;灰青的蚕豆苗,疏朗有致。蚕豆叶间已有淡紫色的花瓣急不可耐探出头来,小心翼翼地向周围张望着。侧身细瞧时,阵阵的阴风从屋后的竹林里,敞开的老堂屋间,拂过这片绿,再迎面扑来。阴冷,好熟悉的阴冷!这种阴冷牵扯着记忆中许许多多相似的东西。儿时,提着藤萝菜蓝和伙伴们一起到田野里打猪草,就是这种阴冷的风从蔬菜地里野草间袭来,吹红了我们的小手,吹红了我们的鼻子,吹得我们全身起着鸡皮疙瘩。但我们就在这样阴冷的竹林里,田野里尽情地嬉戏玩耍。这阴冷几乎占据着童年里整个冬天的记忆,其间有着多么丰富的内涵!

高处的苎麻土里,丛丛的枯草间有了不少的新绿,昭示着种种希望。远处田野里有牛在永远地寻觅着,成为乡村不变的风景。偶尔的鸟鸣声,在旷野里愈显清幽。近处篱笆墙里,鸡们在风中伸长了细长的脖子,仔细地聆听着什么。一只狗警惕地盯着你,再朝你试探地吠了两声。见你不动,愈加怀疑,狂吠起来。狗都很机灵,忽然间地从左邻右舍冒出了不少狗,邻村的狗也遥相呼应。做个俯身拾石头的动作,那狗便狂退。邻村不知谁家点燃了烟花,“噼啪”的鞭炮声使得眼前的村庄、田野、空气里都弥漫着年的味道。春节里亲朋好友的欢声笑语一古脑儿地涌上心头,毕竟只有在乡下,年的味道才会如此浓郁。

家乡变化最大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房,给朴实的土地增添了不少的洋味。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的老辈们牢牢守护着这片土地。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劳累了一辈子的老人们也该享享清福了。但老辈的人,勤劳惯了,闲不下来。村东头的老伯母,老得只剩一把骨头了,还佝偻着身子摘下青菜地里老去的菜叶,把身边摞起来的叶片挤满藤萝。一看就知道,年迈的大娘还在养猪。冬天无闲事,忙完了农活的老大伯,也在屋后用稻草编织床垫。一束束的稻草在他手里翻飞旋转着,这稻草就随他娴熟的技艺奇妙地变成严严实实的床垫。如今,年轻人大都迷恋席梦思,但老年人睡不惯,他们还是很留恋着稻草床垫的平坦硬实,10元一床卖来睡。老大伯一天能编一床,老两口的油盐钱还是赚下来了。老人们都疼子女,趁现在还能做,能帮子女省一个就尽量省一个。

村西头,一对干完家务活的七旬老翁穿得干干净净,步履蹒跚笑容满面去墟上参加各种健身活动。路上有人问他们:“子女们赞成你们去吗?”

“当然拉,他们的日子过得好,只要我们身体健康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呵呵”

欢快的笑声飘在旷野中,回荡在我可爱的故乡里。

2006年12月22日

tigerrose539:

很恬淡的乡村过年图,很详实的"一瞥".大伯编床垫的情形:一束束的稻草在他手里翻飞旋转着,这稻草就随他娴熟的技艺奇妙地变成严严实实的床垫。描写得生动,细腻.

飘叶儿

黄绿的大白菜正努力地卷着心---嘿嘿,这“努力”用得好透了。

姝亦:

这随意的描写,就象不经意的一回眸,于是那浓厚的乡土气息便扑面而来,随着岁月渐行渐远的一些童年的记忆也在不经意间慢慢地滋生出来,就象喝了一杯香甜的热茶,温暖了整个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