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8148300000036

第36章 传统悠久的作家文学

和汉族文学相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产生较晚,但也有悠久的历史。

藏族的作家文学产生于公元7世纪左右。8、9世纪创作的敦煌文献《赞普传略》已具有相当文采。11世纪初以后,出现了许多作家和作品,如贡嘎坚赞的哲理诗《萨迦格言》、桑吉坚赞的传记文学《米拉日巴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情歌》、才仁旺阶的长篇小说《旋努达美》等,都是藏族文学的瑰宝。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地区,幼年当过牧童,熟悉农村风情,喜爱民歌,深受民间文学熏陶。15岁时,被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入拉萨布达拉宫,由名师指点,学习佛教经典、诗歌和历算。但仓央嘉措始终未能忘情于世俗生活,遂以亲身感受创作了大量诗歌。后人选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编成《仓央嘉措情歌》,刻印成书流传于世。

《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诗坛的奇花异卉。他敢于写出人的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理想,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这些作品不但思想内容是积极进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1930年于道泉首次将仓央嘉措情歌译成汉文和英文出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文学界极大的兴趣,其后又有多种译本问世。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情诗

《情歌》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一方面是由于思想内容活泼生动,一扫过去文人凡有著作必有宗教内容的习气,有进步意义;另一方面艺术上也有独到的成就。在格律结构上,《情歌》采用民歌的形式,除少数六句、八句外,多数是每首四句,每句六个音节,两个音节一停顿,即四句六音节三顿。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还可配上民歌曲调演唱,民歌味很浓。有些篇章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然流畅,通俗易懂。

仓央嘉措——《转经筒》

回纥(回鹘)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创造了古回鹘文,九姓回鹘可汗碑就是用古回鹘文、突厥文和汉文刻成的。

公元10世纪后半期至12世纪,维吾尔文学得到飞速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马合木德·喀什噶里的巨著《突厥语辞典》、阿合买提·玉格乃克的《真理的入门》是维吾尔族文学史上的三大名著。14至15世纪,诗坛上出现了鲁提菲等诗人,特别是纳瓦依的创作,不仅对15世纪维吾尔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整个西亚和中亚文学,也是一座丰碑。18世纪以后,尼扎里的《爱情长诗集》,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他通过《爱情长诗集》的创作,发展了东方文学中《五部诗集》创作的传统,把它推进到了“长篇组诗”阶段。尼扎里的叙事长诗,大都取材于广为流行的民间传说。他善于发掘出这些传统题材中反抗中世纪封建主义枷锁、控诉封建主义暴政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们以强烈的时代精神,以反映当时人民对自由解放、公理正义的向往。

蒙古族于14世纪初,创造了蒙古文字。随之,大量的作家和作品问世。成书于13世纪的《蒙古秘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罗卜桑丹金的《黄金史》、萨囊彻辰的《蒙古源流》以及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等都曾受到它的滋养。19世纪,蒙古族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尹湛纳希还用蒙古文创作了《一层楼》、《泣红亭》等作品。哈斯宝的《新译〈红楼梦〉》和为此书所作的评点,在红学中独树一帜。

不少古代少数民族中用汉字从事创作并取得很高成就的作家,就屡见于中国文学史。如元代诗人耶律楚材、萨都剌,散曲作家贯云石(维吾尔族),杂剧作家李直夫(女真),明代文学批评家李贽,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小说家蒲松龄、曹雪芹等。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是举世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