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8148300000037

第37章 少数民族谚语集锦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蒙古族

一匹马的好坏,赛场里比一比;一个人的好坏,众人中听一听。

马在软地上易失前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头。

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

一楸不能挖成井,一笔不能画成龙。

下河不能怕漩涡多,打铁不能怕火烫脚。

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佤族

一窝白肚子老鼠,掏不挎阿佤山梁;一驮子黑泥沙,搞不浑澜沧江。

长刀对着野猪,美酒献给亲人。

只是一个人聪明,办法不会多;只是一个人拼命干,也不能把活计做完。

有钱不可乱花,有功不可自夸。

朝鲜族

一根毛线织不成毡,一棵松树成不了松林。

一天一人省一两,十年要用仓来装。

用扇子扑不灭火。

满族

一人节约三尺布,两人节约一条裤。

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自有千难万难。

藏族

一碗酥油,是用千滴牛乳制成的;一碗糌粑,是用万滴汗水换来的。

一条恶狗的狂叫,弄得全村都喧哗;一个坏人的行为,带来了全村不宁。

不触“乔点”(寺院白塔),染不上白粉;不摸锅底,沾不上黑灰。

苗族

一条虫弄脏一锅汤。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不能把毒蛇当花戴。

水涨船高,柴火多旺。

侗族

跟着好人学好教,跟着坏人满街窜。

喝水不忘挖井人。

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难得断。

干旱识好泉,艰难识好汉。

山峰不会倒塌,江水不会倒流。

人是铁,饭是钢。

傣族

一群牛进菜园子,总有一个带头的。

山斑鸠装家鸽总有点不像,狐狸学着猫叫总有点名堂。

水深不响,水响不深。

水族

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饿。

哈萨克族

一勺勺积累起来的东西,不要用桶倒了出去。

不出毡房的人,当不了好牧民。

不是为了打狼,而是因为怕狼吃羊。

回族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走平路要仅防绊脚的石头,过丰年要想灾荒的年头。

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

白族

人心要实,火心要空。

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浆不齐。

饭焦没人吃,人骄没人爱。

景颇族

刀不磨快不好砍柴,孩子不教育不能成材。

没有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喜欢出头露面高于谷穗的植物,是人人讨厌的稗子。

维吾尔族

无能的猎手总是怪猎枪不好。

手鼓响声虽大,鼓心却是空的。

大蛇不死,后患无穷。

中国文学悠悠数千载,既是一部严肃的历史,也是一部写满了趣话佳话的历史。只有当你去细细品味时,其中的点滴趣事才会令人会心一笑。其中有文学现象萌生的乐趣,也有文学形态自得的乐趣,还有许多文人生活创作中的点滴乐趣。诗词楹联中的文人趣事:

妙计讨鱼吃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

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真够机灵的。”

伸头出脚

北宋的王安石,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但精通诗文,在对对子上也下过一番功夫,算作一位古代楹联家。

一次,他宴请一位客人。酒后闲谈,王安石突然来了对句的兴趣,说:“我这里有个对子,不知可能对上?”

“愿闻出句。”客人说。王安石出了上联:

老欲依僧

客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很快对出:

急则抱佛

王安石说:“我这出句,前面加个‘'投’字就是一句古诗‘投老欲依僧’。”客人说:“大人既然伸头(投),我在这里只好伸脚了,‘急则抱佛脚’是一句俗语。以俗语对古诗,也还说得过去。”

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虾子与蛙儿

高则诚是元末明初时的戏曲作家。他从小就聪颖不凡,人们都很喜欢他。他六七岁时,就会作联作诗。

有一天,他从学馆回来,遇上一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尚书大人出门送客。尚书大人特别喜欢小孩,尤其是喜欢那些有才有智的孩子,他看见高则诚身穿着绿袄,又很有才气,就想逗逗这孩子。尚书大人说: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美目盼兮”是出自《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眼睛明亮美丽。高则诚听见尚书大人出对,就停下来仔细听。他看见尚书大人身穿一件红袍,送客人时不断地给客人行礼的样子,便随口而出:

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高则诚说完对子,才想到自己将尚书大人比作“虾”了,这可不大礼貌,赶忙上前施礼道歉:“对不起,我说得太不礼貌。”这位尚书大人见这孩子出口就成对,把自己送客的神态,穿的衣服,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来了,便特别称赞,不但没生气,还鼓励了高则诚一番。

三国人物联

相传,几位戏剧表演家在一起聊天,有一位想起《白蛇传》里的《祭塔》,塔内点着灯,每个窗孔通明透亮,随口出了一上联:

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格(葛)亮

求对下联。几位戏剧家,互相看了看,一时对不出,因为这副对联,在“对例”中,是属于难对的一类,很不好对。要求下联也要运用一个谐音,把三国时一个人的名和字,融合在一个对联里。过了片刻,另一位戏剧表演家,由此想起《哪吒闹海》,三太子被哪吒剥皮抽筋,老龙王敖广到处寻找,从而索得下联:

敖广举火,步步照(赵)云照子龙。

这个下联,联想丰富,把三国时赵云的名字融入联中。大家听了,都沉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花农讽秀才

从前,有个专爱舞文弄墨的秀才,遇事就做起打油诗来炫耀自己。这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挑两篮花来卖,便走上前去摇头晃脑地说了一联:

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

农民一听,这算什么诗,随口讽刺道: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才)共一材。

弄得秀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偷偷地挤进人群,溜走了。

篾匠巧对石匠

有位老石匠,每当修完一座桥时,都写出一条上联,请过桥人对下联。有一次,他又修完一座桥,并出了一个上联,向过桥人求对。这时,一个秀才走过来对石匠说:“你一个石匠,也敢舞文弄墨?”石匠笑答:“岂敢,岂敢!老汉不过是忙中取乐。”秀才说:“既然如此,你就出上联吧!”石匠脱口而出:

开大山砌小石修拱桥铺平路通南通北,

这上联中,有“大小、拱平、南北”三对反义词,秀才听后,抓耳挠腮,苦思苦索半天也想不出下联。突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来一个扛竹子的篾匠对秀才说:“你对不上,我来试试。”说罢,开口念出下联。围观人听了,赞不绝口。老石匠上前对蔑匠说:“老哥,还是你行!”原来蔑匠的下联是:

砍长竹划短蔑挽圆圈箍扁桶装东装西。

石匠和蔑匠各自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的对联,朴实、贴切,劳动群众喜闻乐见。

文人的恐高症:

韩愈

唐代韩愈曾携友人同登华山,上山之时并未觉得恐慌,等到了山巅,发现四周险峻异常,望去令人头晕目眩,这才知道问题严重。惊恐万分的韩愈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华山上了,当即情绪崩溃,发狂般号哭,并且写信与家人诀别,陪客仆从怎么劝阻都无济于事。事情被报到华阴县衙,县令派人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韩愈从山上救下来。这段经历,也成为了韩愈人生当中常被他人藉以取笑的一段糗事。

苏轼

苏轼也有恐高症。宋人曾慥的《高斋漫录》载,苏轼初入仕途,任陕西凤翔府节度判官,与商州令章惇相得甚欢,两人曾同游仙游潭。在一处崖谷,章惇让苏轼走到对岸的山壁上留字。苏轼看到只有一根木头横跨在崖谷两头,脚下就是峻峭矗立的万仞绝壁,深不可测,不由股栗,推辞不敢过。而章惇很从容地从独木桥上走过去,又用绳子套在树上,然后顺着绳索攀爬到山壁处,用笔蘸漆墨在石壁上写:“章惇苏轼来游!”又沿原路返回,神色不变。苏轼很羡慕章惇的胆识,就攀着章惇的肩头说:“你必能杀人!”章惇问原因,苏轼说:“能拼命的人也必能杀人。”两人一同大笑。

毕沅

清代经史学家毕沅,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也曾率幕僚登华山。在令当年韩愈贻羞的苍龙岭,毕沅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他极目四望,只见四周群山低伏,辽远而无边际,不由心悸神慌,当众嚎啕大哭,而且也像韩愈一样给家人写信诀别,自谓此生就要死在山上了。同游之人都劝他,你只要下山时眼睛不看两旁,就可从容而下。但是不管怎么劝说,毕沅就是不敢下山。这可急坏了各级地方官员,最后众人商议,想出了一个办法,让毕沅喝酒至烂醉,待不省人事后,用毯子把他捆扎起来,一路用绳索垂吊下山。毕沅后来还专门筹了一笔款,用于拓宽登苍龙岭的山路。

妙趣横生的诗词:

三、奇妙的文学现象

数字诗:卓文君的——《怨郎诗》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抚弹,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来做男。

回文诗

回文诗是中国古代一种杂体诗名,可以倒过来读的诗篇。如南朝齐文学家王融《春游》第一句:“枝分柳塞北”,倒过来读“北塞柳分枝”也通。有的篇章可以反复回旋地读,得诗更多。相传此体始于刘宋时期(420~479)贺道庆,诗已不传。今所传留的,以东晋时期前秦女诗人苏蕙《璇玑图》最为有名。苏轼《题金山寺》亦属回文体。词中也有回文体,是其体之一。一是以一句为单位倒读的,如苏轼《菩萨蛮·回文春闺怨》;二是以半句为单位倒读的,如苏轼《西江月·咏梅》;三是整体倒读,依然成为一首完整的诗,如郭世模《瑞鹧鸪·席上》等。

如《潇湘断肠》一诗:

——泪潇

——烛——湘

——花——霜

——落——夜

——凉——断

——寂——愁

——泣肠

潇湘霜夜断愁肠,

夜断愁肠泣寂凉。

泣寂凉落花烛泪,

落花烛泪潇湘霜。

再如清代才女吴绛雪——她的几首十言回文诗:

《春》诗: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月明。

《夏》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日月长。

《秋》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冬》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以《夏》为例: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月日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另外还有一些有趣的回文楹联: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前门出租车租出门前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下山牧马人马牧山下

海南护卫舰卫护南海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

京北输油管油输北京

山西悬空寺空悬西山

山西运煤车煤运西山

山西飞机场机飞西山

下关交通道通交关下

中山长生树生长山中

青岛绿杨柳杨绿岛青

内蒙连绵山绵连蒙内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壁回,幽林古寺孤月明,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冷,鹤伴闲亭仙客来,游径踏花堙上走,流溪远掉一篷开。

夫妻互忆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途路隔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李禺(宋)

马趁香微路远,纱笼月淡烟斜。渡波清澈映研华,倒绿枝寒风挂。

挂风寒枝绿倒,华研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纱,远路微香趁马。

——《西江月》苏轼

宝塔诗

赋茶(一七令)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说明:这是一首宝塔诗,又叫一字至七字诗,诗句由一个字至七个字组成,所以又叫做一七令。

宝塔诗在茶诗中是极为少见的,在其他诗中亦不多见。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最后则详细地叙述品茶的各种意境和心灵感受。

剥皮诗

剥皮诗通常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失去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

唐代崔护写过一首《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来有个县的前任县令执法如山,人称“铁面”;后任县令恰恰相反,人称“糟团”。于是一读书人在前任离开一年之际,在县署门上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铁面糟团两不同。

铁面不知何处去,糟团日日醉春风。

有一位文人曾去桥头斋铺买麻花吃,看上了搓麻花的姑娘。一年后那位文人再来斋铺买麻花,却发现那姑娘已离开了这里。于是那位文人写了一首《再过桥头斋铺》诗:

去年今日此门过,人面麻花相对搓。

人面不知何处去,麻花依旧下油锅。

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载沣而被捕时曾口占一首五言绝句: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后来汪精卫叛变了,于是有个叫陈剑魂的人在报纸上发表一首《改汪精卫诗》的诗: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这首剥皮诗剥去了汪精卫的画皮,使之丑态毕露。这是一首反意剥皮诗。

唐宣宗年间魏扶考中进士当了主考官,曾在考馆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

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

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可他的实际行为并没有像诗中说的那样,而是谁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面两个字删去,变成了意义相反的一首诗: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

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还让他作诗留念。莫子山便将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抒发作者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顶真诗

清人华广生的《白雪遗韵》一书中也录有一首“顶真诗”。诗写道: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梨分外娇。

娇姿长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双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这首诗从头到尾句句相连,最后一句与诗歌开头遥相呼应,可谓“顶真诗”中的佳作。

离合诗

离合诗是一种分离、合并字形成字的诗。《沧浪诗话·诗体》:“离合,字相析合成文,孔融‘渔父屈节’之诗是也。”常见的情形是,每四句离合一字。即每次句的第一字与前一句的第一字相犯,分离出一个字,或一个偏旁,或某种笔划,再与后两句分离出的字、偏听、偏旁、笔划,合并成另一个字,故称合离诗。也有六句离合为一个字的。

离合作郡姓名字诗[汉]·孔融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与时进止,出寺弛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蛇龙之蛰,俾也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前四句的第一句渔字,第二句水字,渔犯水字而去水则存“鱼”字;第三句时(繁体)字第四句有寺字,时犯寺字而去寺,则存“日”字。“鱼”与“日”字合为“鲁”字。“吕公”四句,上联离“口”,下联离“或”字,合为国(繁体)字。以下类推。此诗前四句以“渔父屈节”起兴,接叙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过着隐居生活,后这周王赏识,有如雄鹰展翅,奋发有为。末叙君臣相待,并辔而行。

有趣的书名翻译:

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当中国传统名著翻译成其他语言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文化差异、语言表达方式差异等种种因素,形成了译文千奇百怪的翻译景观。且不论文中那些中国化的场景被译后如何,许多书名翻译成外文,都会让中国人自己摸不着头脑,啼笑皆非。

施耐庵的《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世界各国,先后被译成了12种文字。其中,德文译名《强盗和士兵》,法文译名《中国的勇士》,英文译名《发生在河边的故事》。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字赛珍珠)的译本,书名谓之《四海之内皆兄弟》。意大利人安德拉斯节译《水浒传》中鲁智深的故事,书名《佛节记》。

德国人节译杨雄的故事,取名《圣洁的爱》;节译武大郎与潘金莲的故事,取名《卖大饼的武大郎和不忠实的妇人》;节译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则取名《强盗设置的圈套》。

如果说前面翻译的《水浒传》书名和内容多少还沾点边的话,罗贯中《三国演义》书名的翻译,就很不可思议了。有位美国翻译家翻译的《三国演义》,书名竟然叫《战神》。

更离谱的是对吴承恩《西游记》的翻译。外国翻译家将这本名著的书名翻译得五花八门:《猴》、《猴王》、《猴子历险记》、《猴子取经记》、《猴与猪》、《猴和猪往西的路上》……这说明对于《西游记》,外国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外国人对《红楼梦》书名的翻译更是“洋腔洋调”,有一法文版译本充满了欧洲式的浪漫情调,叫《庄园里的爱情》。

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有英、法、德、日、匈、波、爱沙尼亚、丹麦等20多种文字译本,其中日文译名为《艳情异史》,英文译名为《人妖之恋》。更令人惊异的是意大利文译本,叫《老虎作客》。

外国翻译家翻译的一些单篇中国作品,书名译得更是出人意料。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书名原本三字,法文本却翻译得冗长拖沓,名为《热恋中的少女——中国十三世纪的爱情故事》。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1756年由一个名叫马若瑟的法国传教士翻译介绍到欧洲,后来德国大诗人歌德将它改编成悲剧,名叫《哀兰伯诺》——主人公哀兰伯诺就是剧中人物赵盾的儿子赵孤。这样算来,赵孤算得上是第一位加入德国籍的中国人了。

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德文译名《蒙辱的东方女性》,英文译名则叫《名妓》。两种译名看似和内容沾边,实则与作品原意并不相通。

在所有中国作品的译本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小说《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的译名,翻译者竟把它译成了《不忠诚的鳏夫》,恰与作品原意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