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8094400000029

第29章 董沛与天一阁

董沛(1828~1895),字孟如,号觉轩,学者称觉轩先生,鄞县人。出身儒学世家,生具异禀,精爽过人。四岁入塾能应对,七岁能诗,十一岁学古文,十九岁补博士弟子,逾年补增生。善读书,遍读家藏书籍,尚感不足,复求之同里藏书家,再至杭州借文澜阁书读之,遂“学极淹贯”。当时徐时栋以文章鸣东南,为地方鸿儒大师,主一时文柄,名士率著籍门下,独与董沛为忘年交,不敢以师道临之,深相推重。徐时栋主纂《鄞县志》,未竟而卒,临殁嘱董沛“终其事”。董沛不辜厚望,书出(即光绪《鄞县志》),“咸称殚洽”,成为鄞县志书中资料较为详尽的一部。同治六年(1867)举乡试,光绪三年(1877)成进士,历任《江西通志》协辑及清江、东乡、建昌、上饶等县知县。其居官以四语自守:“御下贵严,治狱贵审,催科不求胜于前人,事上不苟同于流俗。”所在以整修学校、留心文献、表彰前哲为己任,获“勤敏精能,尽心民事”的评价。光绪十年(1885)以疾辞官归里,辟园地筑屋三楹,名曰“六一山房”,藏书达五万卷。除受聘主讲崇实书院、辨志书院外,日日坐卧其中,与书为伴。

董沛一生著述丰富,有《明州系年录》七卷、《两浙令长考》三卷、《甲丁乡试同年录》三卷、《汝东判语》六卷、《吴平赘言》八卷、《南屏赘语》八卷、《晦暗斋笔语》六卷、《韩诗笺》六卷、《周官职方解》十二卷、《唐书方镇志考证》二十卷、《西江靖寇录》六卷、《甬上明诗略》二十四卷、《甬上诗话》十六卷、《董氏家传》四卷,《今平淮书》、《今礼书》、《今献遗闻》三书未定卷,主修之《鄞县志》七十五卷、《慈溪志》五十六卷,协修之《江西通志》一百八十五卷,《六一山房诗集》二十卷、《正谊堂文集》二十四卷、《外集》十卷。可谓著作等身也。

董沛丰硕的学术成果得益于他的的勤学苦读,得益于宁波地方丰富的藏书,其中包括世人一向目为“保守”的天一阁。其《正谊堂文集》卷二十四所附《知州衔封朝议大夫江西建昌知县董府君行状》谓其弱冠之年“遍读家藏书,复求之同县烟屿楼徐氏、抱经楼卢氏、天一阁范氏,继之杭州借文澜阁书阅之”,博览群书,为其学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他年轻时已致力于学问。其《两浙令长考序》记述:董沛为编此书,以补志书记载之缺,于“道光丁未登范天一阁,翻阅元明浙志四十余家,其后登卢氏抱经楼续阅”。道光丁未,即道光二十七年,为公元1847年,董沛才19岁,他以自己的才情叩开了天一阁的大门,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天一阁范氏在有限开放中选择对象的远见卓识,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以天一阁为代表的地方藏书家成就了“学极淹贯”的董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