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8094400000030

第30章 宗源瀚与天一阁

剩有清芬图,盈庭草树幽。

校书三易稿,与客再登楼。

秘笈窥经苑,高文溯旧游。

百年今过半,儒雅愧纯修。

这是何松编校完《天一阁见存书目》之后与客人再登天一阁时作的一首诗。何松的这次编目活动是由宁波府太守宗源瀚聘请的。宗源瀚是继阮元、刘喜海之后为天一阁主持编目的第三位地方官员。

宗源瀚(1834-1897),字湘文,居常熟冲天庙前,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少佐幕,保荐至知府。光绪初,历官浙江衢州、湖州、嘉兴、严州、宁波府事,署杭嘉湖道。光绪二十年(1894),任浙江温处兵备道职。好金石书画图籍,收藏甚富。叶景谓其“素爱收书”,他每见宗氏书,“凡有湘文丈题跋及耿吾手迹者,悉留之”。宗源瀚藏书数万卷,虽多普通读本,少明椠,更遑论宋元,但也有经张蓉镜递藏的旧抄本《蜕庵诗》等珍贵之本。其藏书处为颐情馆,有“颐情馆藏”、“宗湘文”、“宗湘文珍藏印”、“颐情馆印”等藏书印。耿吾,为其子,名舜年(1866~1936),字子戴,耿吾为号,曾任常熟图书馆馆长,精鉴别,工目录学、校雠学,也喜聚书,且多善本,所藏崇祯本《金瓶梅》、精抄本《红楼梦》均为罕见本。

清光绪四年(1878),宗源瀚在宁波府太守任上,因思自太平天国后,天一阁阁书亡失过半,欲编《见存书目》,“聘慈溪何明经松等三人登阁分编”,自四月二十二日至中秋,阅时六月而稿成。编目者何松,字崃青,岁贡生,保举训导,为一代宿学;另一参编人员杨晋藩,字蕉隐,江苏武进人;第三位登阁编目者不详。稿虽成,并经三校,但因“太守以礼去官”而未及刊印。现只存残稿,藏上海图书馆。何松撰写的《天一阁校书记》也不可见,成为憾事。略感欣慰的是,宗源瀚于光绪七年(1881)所撰“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赐书一万卷,抱残守阙犹傲公侯”之联,经沙孟海先生于1980年重书,至今尚悬挂在天一阁中前厅。

另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谭献《复堂日记》光绪五年己卯(1879)记载曰:“见杨蕉隐与冯子明书云:‘图书集成天一阁残书归宗湘文太守,缺一千五百卷,方谋抄补,此盛业也。’”这条记载有误,对宗源瀚的声誉有损,而冯孟颛先生早已辨明,因书尚在阁中(直至今天),所谓“归宗太守者,盖传闻异辞”。据笔者推测,参与编目的杨蕉隐大概误解了宗源瀚的意思,宗意极有可能是想替天一阁抄补残缺的一千五百卷。天一阁名气之大,谅宗源瀚也不敢将阁书据为己有;范氏家族族规之严,谅其后人也不敢将书出售。因此,《图书集成》归宗之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