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功教师的智慧锦囊
8088500000024

第24章 培养学生的自信

在众多的心理素质中,自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行动的成败。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的事业通常不会差到哪里去,而那些没有自信的人,他这一生也许都无法做出任何重大的成绩,也不会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更是不能缺少的。

一系列的心理研究和事实证明,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是一个人所有心理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是人能够有所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人一旦学会了自信,就总是能够充满生机地去面对一切事情;自信的人总能坦然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们总是虚心好学,对目标充满必胜的信念。实际上,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时,除了要帮助他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他的终身学习去考虑和着想。

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判断能力,对于评断的了解大部分都来自教师的心理投射。只有通过教师的肯定性评价,学生才能建立一定的自信心。如果你在他的作业中点评他的聪明和好学,他一定也会这样看待自己,那么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一定会积极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但如果你平时总给他灌输诸如他不行,是个十足的笨蛋这样的思想,他也一定会这样认为自己,从而一点点失去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只是一句赞扬的话就能让他感到很满足,我们做教师的为什么不能满足他呢?这样一方面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做事风格,这样好的一个举动,教师们应当尽量去做,多多益善。但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教师们不但没有积极鼓励孩子们树立自信心,而且总是一味地针对他们进行打击和讽刺,更让人担忧的是,教师们自己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已然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更不用说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认真对待自己的学生。那些励志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自信的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而认为自己一事无成的人,最终也真的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当学生积极地完成一件事情,或者是根据教师的命令十分顺利地完成了他所布置的任务,教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努力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能够滋润学生干渴的心灵。比如你说“你的画画得真好,你简直就是一个未来的艺术家”。学生听了这样的表扬和鼓励,以后自然会信心满满地对待每一节美术课,说不定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以后真的可以成为一个著名的画家呢!当学生向你提出某些建议,你听完后告诉学生说:“能听到你对老师说这些,我真的很开心,这其中还有不少听起来很不错的建议呢!老师以后会试着看看的!”听到这样的话,学生便自然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同理,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这一点也是做得相当出色,他认为:“我加入学生生活中,便发现你们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

在学校,教师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多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的任务。如果只是一味地拼命去保护和操纵学生,这不但是对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不信任,过低地估计了他们的力量,而且也无法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剥夺,不但阻碍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而且令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一个真正聪明的教师,一向都懂得给一个学生跃跃欲试的机会,这是在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也是在鼓励他们更好地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量。自信的孩子懂得如何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乐观进取,他们常常能够积极主动地做事,对一切难题也敢于挑战和尝试。相反,倘若孩子没有自信,那么不管他面对怎样的事情,都永远只会保持一种柔弱、害羞、恐惧的心理,他们不敢面对新的事物,不敢主动和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于是便失去了很多可以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也让孩子容易感到自己很无能。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怎么能很好地解决和处理一些事情,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正处在人生发展重要阶段的青少年,需要获得人们更多的肯定和赞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当对孩子多奉献出一份赞美,少一些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