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本教练模式
8072100000025

第25章 制定策略

教练是负责任的过程。负责任是一种心态,教练愿意为教练专业负责任,愿意为对方的成长负责任,愿意为双方的联系负责任。负责任体现为心态上的主动,也体现在行动上有策略性。有策略性就是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有计划和有步骤地铺排教练的过程,帮助被教练者有效达成目标。

制定策略不仅是负责任心态的外在展现,也是达成目标的一种重要技巧。《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人生有了目标,不等于目标就在自己手中了,必须考虑如何去实现。这如同渡河,既然想好了某一天以前一定要到达对岸,下一步就是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桥建好,顺利地跨过滔滔河水。人们有了愿景,拟订了目标,负责任的做法就是策略性地构建行动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稳健的步伐去实现目标。

策略紧跟愿景和目标,策略先于行动。《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强调了策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古代出师作战之前,一般要在庙堂里商议谋划,分析战争的得失,制定作战方略。这一程序叫做“庙算”。用今天的话来讲,“庙算”就是制定策略。

按照孙武的说法,“庙算”基本上可以奠定胜负。在开战之前,“庙算”能够胜过敌人的,是因为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开战之前,“庙算”不能够胜过敌人的,是因为计算不周,胜利条件少。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的,可能胜敌;计算不周,胜利条件少的,不能胜敌,何况根本不计算,没有胜利条件的情况!从这些方面来考察,谁胜谁负就可以看出来了。

《孙子兵法》的精髓恰恰在于策略方面的研究,只是用于兵战这个特殊的领域。古人有不少论证策略的精彩言论,宋代辛弃疾认为:“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议练民兵守淮疏》)《汉书·高帝纪》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论语·述而》中讲到孔子愿意共事的人一定是“好谋而成者也”,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策略的重要性。

一旦我们投身于愿景,必须找到方法将其变成可行的解决方案。企业建立共同愿景后,要建立团队,还要将团队分成独立而分工不同的小组,那么小组之间的信息如何流通?团队将完成哪些任务?按照什么顺序去完成?是按照有规律性的日程表来推动方案的执行?还是以随机性的方法来实施?这些问题的答案,包含在策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

策略是指向目标的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有步骤的行动纲领。一个正确的策略把愿景和外部环境统一起来,它包括可能性的系统分析,也包括可行性和合适程度的评估。一个好的策略必须是灵活的和可以评估的,要能够不断回顾以确保策略与变化的环境相吻合。

企业策略的概念包含了一个组织全面的目标,要想更透彻地了解策略,必须知道它包含企业的很多方面。第一,策略是连贯、统一而综合的决策模式。第二,策略以明显的方式来描述出企业的目标,包括长远目标、短期目标、行动计划和资源的优先分配秩序。第三,策略的核心是定义一个企业在做什么,或者将要做什么,策略描述出企业的业务领域。第四,策略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弱势进行反馈,尝试在每一个业务领域达到长久而可持续的优势。第五,策略定义了它打算贡献给股东经济上或非经济上分配的本质。

给策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很难,它的建立基于企业的文化、框架以及企业的本质。综合上面五点,策略变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组织通过这个框架确定它长久的生命力,并有力地协调企业对外部的适应程度。企业的目的是赢利,策略的最终价值是实现股东的利益,实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在策略制定上曾经有这样的争论:策略是基于过去的行动,还是基于未来的计划?这个争论透露出制定策略时的矛盾,应该花多少时间在过去的事情上,应该花多少时间在将来的事情上?

有的人认为策略是从过去的行动和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行动模式。他们相信策略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观察出来,并且与以前是连续的、一脉相承的。这种策略的制定大多依靠过去的经验,保守而风险小,但是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如果硬性地把策略归结为过去的决定模式,可能导致无法为企业塑造新的方向,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基于过去的策略是不实际的。

更多的方法是用战略来塑造未来,把策略当成实现目标的行动汇集,成为管理企业未来的模式,因为策略在企业处理将要发生的变化时显得最为重要。策略制定既要考虑到过去的传统,又要具有前瞻性。所以说,策略制定成为企业从过去学习和塑造未来方向之间的微妙平衡。当然,策略有可能偏离传统的方向,这个时刻就是企业的重大转型。

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企业中,每天都在做成千上万个决定,每个决定对企业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统一这些决定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战略方向,保证所有的决定都在战略性方向的框架之中。

一般来讲,制定企业策略有三个过程,第一,认知性程序,对于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进行理性理解;第二,社会和组织化程序,为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必须进行内部沟通;第三,行政化程序,确定组织内部权利的产生、保留和调任的方法。

粮草未动,策略先行,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这个原则都是适用的。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对那些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蛮干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是不足以与之共事的。没有策略的人,做事没有章法,很难实现愿景。

教练是一个有方向、有策略的过程,开始教练之前就应该谋划在心了。教练型领导者是制定策略的发力点,在企业行动之前就应该放眼未来、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