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人本教练模式
8072100000024

第24章 设定目标

口头应承是宣言,行动才是真正的承诺。承诺是承诺于目标,实现承诺是把目标变为成果。我们已经了解承诺不能实现的重要因素是人们不能排除干扰,结果干扰阻止了目标的达成,或者是将目标进行了转移。干扰的来源有很多方面,可以从设定目标的出发点来分析。

一般情况下,人们设定目标有三个不同的出发点:第一,基于反应。目标的设定是因为他人的反应,实现目标的动力也是因为他人的反应。巨人集团曾经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榜样,史玉柱创下了市场奇迹和神话,它风云一时却最终倒塌。人们分析巨人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兴建巨人大厦,因为领导人的一句话,巨人大厦的高度一再加高,以致出现资金危机而黯然破产。从这一点来看,巨人的目标是基于他人的反应而设定的,结果超出了可控制范围。

基于反应的目标设定,大部分情况是因为不好的体验。外在的刺激让人们的自尊受到挑战,挑起了争强好胜的欲望,为了挽回面子或者维持面子,满足“我也能行”的比较心理,人们设定了目标。这种目标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是在反应的刺激下产生的。

第二,基于需要。为获取某些东西而不得不行动,目标的设定和动力的来源是因为某种精神或物质上的短暂需要。比如一些企业在创业初期,出于生存的需要,什么好赚钱就去做什么,没有核心业务,没有长远规划,企业运作的目标是获得生存的空间和利润。这种需要一般是短暂的,而且常常是必须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当目标达到后,需要被满足,动力有可能消退,行动就变得迟缓。

第三,基于价值。目标的设定是因为生命中自己真正想要做到的,追逐目标的动力来自于自我实现的价值驱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向来以愉悦而乐于助人的员工而著称,在其他航空公司纷纷倒闭时,西南航空的员工依然愿意为公司的目标而付出,是什么原因?公司让每位员工受到同样的重视、尊重与关怀,也希望他们把这种精神分享给每位西南航空的顾客,从而实现“献身于最高品质的客户服务,让顾客感到温馨、友善,感到我们的骄傲以及我们的精神”的企业使命。在这样的企业价值环境中,每个人都会以服务为荣。公司基于“服务”的价值设定目标,员工为实现目标而感到骄傲。

基于价值的目标设定,实施者追逐的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指标,而是看到一种标准,一种与自己的成长和生命息息相关的价值标准。人们完成短期的指标后,不会停止对价值标准的追求。换言之,数字上的目标只是一步步的阶梯,人们走过阶梯,为的是更为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心中的愿景和价值。

教练不会以好坏对错来评价上面三种出发点,它们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不是单纯的对错标准所能解释的。教练要让对方看到的,是他设定目标的出发点究竟在哪里,这样可以帮助他厘清目标。

找到设定目标的出发点,弄清订立目标背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行动的动机,能够更快地从复杂的情势中发现干扰。基于反应的目标设定,目标来自别人的反应,可能干扰也来自别人的反应,更确切地说,干扰来自心中对别人反应的反应。基于需要的目标,干扰来自心中对需要的渴求程度,如果有其他原因让人们放弃或者转移了需求,干扰也就产生了。基于价值的目标设定,是比较坚实的目标,人们面对逆境的冲击会更有动力和恒心,干扰的最大来源就是对价值的不认同和怀疑。

目标、行动和成果是实现目标的一个完整系统。可以用SMART系统来帮助人们设定目标、取得成果,它包含五个方面:S——明确的(Specific),指目标要明确,设定者非常清晰自己想要做到的是什么;M——可量度的(Measurable),要有具体的成果,这个成果必须是可以精确量化的数字或图表;A——可达到的(Attainable),可量化的成果不是好高骛远的,是经过努力后的确有可能、有机会做到的;R——相关联的(Relevant),制订的行动计划是为目标和成果服务的,只有相关联的行动才能帮助人们达成目标;T——有检视点的(Trackable),需要为成果的达成细分计划,可以阶段性地检视进度,便于调整目标和行动。

让我们看看管理学上对目标的定义: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要达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期望标准。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所期望达到的成就和结果,它的功能是:提供一个中心点来分配资源和拟订行动计划,提供一个尺度来作为评价工作进度和成效的指标。

在目标的定义和功能中,有三个关键词:时间、中心和尺度。这是领导者要掌握的关于目标的核心。时间概念,也即目标是某个时间段的目标,任何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时间范围;中心概念,设定目标后,一切行动围绕着目标展开,与目标不符合的想法和行为就构成了干扰;尺度概念,提出目标是一种预期,但是因为有时间段的限制,因此,目标成为了衡量行为的尺度。

教练挑战对方制定目标,对方可能会很有信心地说:“我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情”,却回避什么时候去实施、什么时候完成这两个问题,可见,没有时间限制,目标就不是真正的目标,最多算是一个想法。在行动的过程中,对方并不是按照目标所定的方向去做,“使用的理论”背离了“拥护的理论”,更不愿意去评估行动的有效性。出现这些情况,教练要帮助对方看到真实的状况,帮助对方看到他和目标各自所在的位置。

教练的四步技巧是一个闭路的循环,从厘清目标到计划行动,完成了一个回合。行动计划以后,要按照目标进行检视,看看是否达到目标,看看其中有哪些干扰,目标的尺度功能将循环拉回到厘清目标这个起点,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达成目标。

领导者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目标要同愿景相结合,它既是鼓舞人心的方向,也是人们真切需要的目的物,只有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才可能成为有效驱动行为的目标,所以,目标的制订离不开对真我价值的探索;第二,无论是设置个人目标还是团队目标,一定要本人参与;第三,人们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目标时,一般会发生两种不同的动向:一种是客观分析原因,调整力量,修正目标,继续努力;另一种是导致非理智的破坏性行为。领导者要善于引导,防止后一种倾向发生。

如果说愿景是灯塔,那么目标就是测量器,灯塔指引方向,目标告诉人们船的位置在哪里。领导者在描绘出企业的共同愿景后,接下来的工作是用目标将到达愿景的路径清晰化和阶段化,人们通过目标的累积性实现而逐渐接近心中的愿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