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顺势者昌
8059300000004

第4章 顺势而为,大智若愚

世界永远都在变化,面对于自己不利的情况时,需要你装傻,扮糊涂,做到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又是人生谋略。大智若愚的人,像风一样自由,无牵无挂,无拘无束,世俗的一切都是身外,只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大智若愚的人,是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幅迷迷糊糊的样子,在小事上常常不如一般人精明,招架能力也没有一般人那般灵活。其实,假装糊涂,是为了让人除掉对自己的戒心,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从而保存自己的实力。

在我国历史上,大智若愚的例子太多了,曹操煮酒论英雄可谓是众所周知的故事。我们不妨领略一下刘备在曹操面前,巧装糊涂以骗过其识别的精彩表演。

公元196年,刘备兵败暂时依附曹操,他怕曹操识破他有帝王之野心,便每日在许昌的官邸种菜,遮人耳目,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一日关羽、张飞曰:“兄不留心天下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

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关、张根本弄不清刘备的心事。此时刘备是为了生成不得而为之。这是刘备装糊涂之一。

有一天,关羽、张飞不在,刘备正在后花园浇菜,许褚、张辽带数十人入园,说曹操请刘备喝酒,刘备大惊,在没有弄清情况时,只好硬着头皮来到亭中。曹操、刘备二人对做,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然乌云密布,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上挂着一条云龙,曹操和刘备凭栏观看。曹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

刘备答曰:“未知其祥。”其实刘备岂能不知,只是装糊涂而已,这是刘备装糊涂之二。

曹操见刘备不知,于是就对龙的变化作了一番描述,接着以龙喻人,问刘备:“当世谁是英雄?”

刘备曰:“备肉眼安识英雄?”这是刘备装糊涂之三。

曹操进而逼之,刘备无法,只好词不达意说了几个,什么淮南袁术,河北袁绍,人称八俊,威震九州的刘景升,江东领袖孙伯符,益州的刘秀玉以及张绣、张鲁、韩遂等数人,此时的刘备是在避重就轻,转移曹操的视线,这是装糊涂之四。

刘备所说的英雄被曹操一一否定,最后,曹操一语道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

曹操用手指玄德,然后指自己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听了大惊失色,十分慌张,以至手中的筷子在不觉之中落于地下。

此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遂从容弯腰俯首拾起筷子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曹操笑曰:“丈夫亦怕雷乎?”

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逼变,安得不畏?”

此时刘备以害怕雷声巧作掩护,这既是急智生智,又是在装糊涂,这是刘备装糊涂之五。

这是一段精彩的对话,也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刘备的精彩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他把假糊涂演的淋漓精致。

事后关羽、张飞才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齐称:“兄真高见。”

明代学士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而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宋代大文豪苏轼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智者与愚者都是一样的愚蠢,其中差别在于愚者的愚蠢,是众所周知的,唯独自己不知;而智者的愚蠢,也是众所周知的,而自己却十分清楚。

大智若愚,是顺势故意装疯卖傻,不是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是故作深沉。大智若愚,是顺势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宠辱不惊,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通通,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一清二楚,而表面上,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他们或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者身居闹市,仍心凉如镜。就算身居官场商界,仍能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一切功名利禄,他们拿得起,放得下。

古语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即使不自满,只是才华横溢,锋芒毕露,也会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受到损伤。因为你的流光溢彩使周围的人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所以,你越能干,事情做得越完美,就越易得罪人。也许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可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完全可以这样想;“都是爹妈生的,你凭什么?”

所以,凡事当留有余地,不要锋芒太露,咄咄逼人,要使别人需要你,却不受到你的威慑。锋芒毕露,只会毁了你自己。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因此刘备离不开他,所以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阿斗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说:“如果我儿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怎么知道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光养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还能班门弄斧番。假如诸葛亮还是像刘备生前那样,处处锋芒毕露,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锋芒太露,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俗话说:“花需半开,人需半醉。”愚蠢而危险的虚荣心满足之日,就是一个人失败之时。

因此,作为一个有才华的人。要做到不露锋芒,既有效地保护自我,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要给人留余地,给人生留空白。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开得特别娇艳时,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就是衰败的开始。人生也是这样。当你志得意满时,且不可洋洋自得,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否则就会被别人当靶子打!

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先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

第一项目击剑格斗。众将都使出浑身解数,只见短剑飞舞,盾牌晃动,斗来冲去。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6个人来,参加下一轮比赛。

第二个项目是比箭,取胜的6名将领各射3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有的射中耙边,有的射中靶心。第5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3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

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庄公很看重他。颖考叔上前,不慌不忙,“咬咬咬”三箭射击,也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射了个平手。

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一眼的对手,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刀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来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怀恨在心。

颖考叔果然不负在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颖考叔射了个“透心凉”,从城头栽下来。另一位大将假叔盈以为颖考叔被许兵射中阵亡了,忙拿起战旗,又指挥士卒冲城,终于拿下了许都。

郑板桥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为世人所称道,区区四字,言简意赅,却道出了无数难以言语的道理,富有以柔克刚,藏巧露拙,韬晦隐忍的深刻内涵,可谓精彩绝伦,蕴育着大的智慧。

当今社会,竞争的残酷目不忍睹,优胜劣汰层出不穷。许多人为趋利避害,惟恐不够精明,不惜机关算尽,而这恰恰是领略不到“难得糊涂”的真谛,他们不知道“糊涂”只是表面的隐忍和愚钝,而实则是为自己反戈一击积蓄力量,为日后东山再起做铺垫。如今的人对眼前利益斤斤计较,寸土不让,则机关算尽,也丢失了远大的前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生命”。

在与上级相处的领域里,糊涂总比聪明好。萧何便是很好的例子。当年与刘邦共打天下的各位有功之臣,都非平庸之辈,而最后皆被刘邦和吕氏疏远和加害,唯有萧何能安度晚年,为何?萧何确实有一幅难得的糊涂。他从来对一些大事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样刘、吕便放松了对他的注意,从而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上级毕竟有他的权力,一旦你表现出才智超过他,他便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他不会让你长期这样下去的,可以说这是人性的必然,一旦你是位特聪明的人,你就更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处处张扬你的聪明和才智,要尽量装得糊涂一点,装得不如你的上司,让他获得一种优越感,让他陶醉于他的成就之中,而你则小事糊涂一点,大事注意一点就行了。这样的糊涂,并非显示出了你的无知。只要能保全自己,还是应该这样的。

难得糊涂是一种难得的品德,是一种大丈夫的气度,是一种放眼未来的襟怀,是一种超越俗世的大智大勇。

美国第九届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一个文静又怕羞的孩子,很多人把他看做是傻瓜。镇上的人总是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五分的硬币和一枚一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五分的,于是大家就都嘲笑他。有一天,一位妇人看到别人又这样捉弄他,觉得他很可怜,便对他说:“威廉,难道你不知道一角要比五分值钱吗?”“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捡了那个一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呐。在其“若愚”的背后,隐藏的是大智。

要做到这点,就需要顺势装“傻”。这就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明知故问,给别人一个表现的机会;明明知道他不如自己,也去向他请教;明明自己懂得很多,但把它埋藏在心底,表面上做出一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有了这些,再加上人家冒犯了自己也不针锋相对地去计较,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就不会对他人构成威慑了。反过来,也可以减少一些他人的攻击和中伤了。

大智若愚,若愚非愚,非愚若愚,则大功成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