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希特勒的月亮》
8055800000008

第8章 赫尔曼·奥伯特

1911年8月12日,俄罗斯的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给《航空评论》的一位编辑写信说到,“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躺在这个摇篮里面。它首先会小心翼翼地探索大气层的边缘,然后会把人类的控制和干预能力伸展到整个太阳系。”齐奥尔科夫斯基的预言在今天正变成越来越清晰的现实。

比齐奥尔科夫斯基稍晚一些时候的欧洲另一位航天先驱就是一位诞生于奥匈帝国的赫尔曼·奥伯特于1894年6月25日出生于特兰西瓦亚,这里那时属于奥匈帝国领土,现在则位于罗马尼亚境内。奥伯特成为航天先驱首先应该感谢儒勒·凡尔纳这位科幻小说大师,是他的《从地球到月球》一书使12岁的奥伯特着了迷,他从此喜欢上了航天研究。但同很多人一样,他首先得到的大学教育并不是航天,而是医学。1913年,19岁的奥伯特来到慕尼黑学医学,但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的学业中断,他被迫开始服兵役。直到1919年一战结束,奥伯特重新开始学业,但这时他已经开始对航天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在图书馆中四处搜寻关于航天的书籍,其中就包括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书。很快,在1922年,他就向海德堡大学提交了一份《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的论文,奥伯特提出火箭点火公式和脱离地球引力的方法,但显然海德堡大学的伯乐不多,他的论文被斥为不切实际。

欧洲航天先驱赫尔曼·奥伯特

从1924年到1938年,奥伯特回到他的家乡特兰西瓦亚,在一所中学里教数学和物理。恰巧此时有一部名为《月宫女郎》的电影在本地拍摄,剧情中需要一架火箭道具,为此导演找到奥伯特,希望他能帮助剧组制作一个。可见,在那个年代,关于月球和太空的种种幻想就已经各国社会普遍开花,20世纪20年代,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星际航行协会这样的爱好者组织,奥伯特于1927年也主持成立“德国空间旅行学会”。

奥伯特本人和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属于早期的理论开拓者,他们对航天的主要贡献是理论方面的,显然,不首先解决航天理论就无法指明航天发展的途径。奥伯特的主要贡献是,他阐述了航天飞行所涉及的几个必然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即燃料消耗、燃气消耗速度、火箭速度、发射阶段重力作用、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等,这些都是火箭能否成功飞行的基本物理关系。奥伯特于1938年在维也纳工程学院进行火箭研究,后来又到德累斯顿大学研制火箭燃料泵,1941年,他又到佩内明德参与V-2飞弹的研制,但奥伯特主要的贡献还是理论方面的,德国的早期火箭研制完全是按照他的理论在进行,从德国早期著名A-4火箭到二战时闻名遐迩的的V-2火箭都是按照奥伯特的火箭理论在进行发展。二战后,1951年,他离开支离破碎的德国来到美国与布劳恩合作,因为德国战败,已经没有发展火箭的空间了,奥伯特的梦想显然只能在美国才能变成现实。奥伯特参与了美国空间规划。在美国期间,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对十年内火箭发展的展望,另一本主要是谈到了人类登月往返的可能性。1960年,奥伯特退休后又回到德国,这是他已经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大部分时间用来思考哲学问题,奥伯特于1989年12月去世,享年95岁。

在奥伯特著名的《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一书中,奥伯特在导言中就提出了四点论述,一,以目前人类的知识水平,可以实现飞出大气层的梦想;二,人类的航天器可以在一定速度条件下实现飞出大气层并不坠落回地面,甚至达到某一速度后可以脱离地球引力;三,这种航天器可以做载人飞行,并能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四,这种航天器有可能在几十年内实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了三方面内容,即,一,阐述了火箭的运行的一般公式;二,他设想了一种高空火箭B型,包括了许多细节,并特别强调应该使用液体燃料,应该是液态氧和酒精,同时也讨论了一些火箭的应用前景;三,他设想了宇宙飞船的设计,并论述宇宙飞船飞往月球、金星和火星时的状态和问题。

奥伯特与齐奥尔科夫斯基一样是航天的理论先驱,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