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文以载道
8044700000004

第4章 民主思想,振聋发聩

对于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是黄宗羲学说的核心部分,《明夷待访录》就是代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一部力作。“明夷”是《易经》中的一个卦名,离下坤上,象征着希望。卦辞为“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黄宗羲借用“明夷”表明对现实的认识,从周敬王甲子年到现在,都在一乱之运,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而“大壮”的太平盛世就像黎明曙光已经从黑暗中隐隐薄出。“待访录”是借用箕子受到周武王见访的典故,表示对“大壮”时代到来的信心与热切期待,并暗示他的学说必将有用世之时,作此书是为了等待着人们的访问。

《明夷待访录》全书共21篇,重点在《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篇。在这些文章中,黄宗羲突破了纲常名教的束缚,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专制君主“荼毒天下之肝脑,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说,在上古时代,君主的最初确立,是由于天下兴“公利”、除“公害”的需要,有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于是被人们推戴为君主。君主与万民的关系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利于天下人民。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发展,这种关系颠倒为“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这样,君主实际上就成为天下人民的大害。“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其利也”,因此,人们怨恨君主是应该的,把君主看成寇仇,称为独夫,也是应该的!“岂天地之大,于兆(一万亿)人百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是大胆的。梁启超曾就此评论说:“此等论调,由今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而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的确,在封建君主专制根深蒂固的时代,这种言论如千钧霹雳,猛烈地冲击了黯然窒息的思想界,成为中国民主思想的先声。

在批判君主专制的基础上,黄宗羲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方案。他主张实行虚君制,扩大宰相职权,设立政事堂,下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政事堂及五房任用新科进士及待诏者作为办事人员。宰相由德才兼备的人担任,职务不能世袭,他可以以平等的地位与君主讨论国家大事,可以规劝和批评天子的过失。宰相权力大于君主,凡经宰相批准的决定,可以直接下达执行。

黄宗羲还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设想,认为学校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且应该成为独立的舆论机关。根据这一设想,最高学府中的长官祭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而处之”,祭酒可以当面直指朝政得失,“政有缺失,祭酒直言不讳”。这样,学校就在政治上具有判定是非的最高权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各地方郡县学官,也应请著名学者担任,他们对地方官同样有批评监督之权。每月初一、十五学官讲学,地方官应“就弟子列”。如果地方官政事上有过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这样学校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议政机关,颇类似于后来西方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尽管这一设想在当时不可能实现,但却具有反对封建独裁的进步意义。

黄宗羲还对专制主义法制提出批评,明确提出三代以下无法,因为这种法把天下福利藏在筐箧之中,从不考虑百姓的利益与幸福。这种法“不过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真正的法应当不为一己而立,一切为天下百姓的利益,人们的地位不分朝野应一律平等。黄宗羲认为只有打破封建君主的一家之法,才能产生公天下之利的“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只有建立正当的法制,并选贤任能,依法办事,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在经济上,黄宗羲主张授田于民,并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他主张平均政府支配的“官田”,每户授田50亩,剩余部分“听富民之所占”。应当说,在长期“重本(农)轻末(商)”的思想束缚下,“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表现了黄宗羲的远见卓识,反映着时代前进的要求。

在教育及选官制度上,黄宗羲反对八股取士,主张实行广开才路,任人唯贤,反对桎梏人才的用人制度。在教学内容上,他十分强调要重视实践,要学习自然科学等。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反映出一个时代的大转折,代表了明清之际我国江浙一带资本主义萌芽的新思想。与黄宗羲同时的思想家顾炎武致信黄宗羲说:“大著《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

时间推移到200多年后的戊戌变法时期,一直被清代列为禁书的《明夷待访录》成为维新变法的兴奋剂。“梁启超、谭嗣同辈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即使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仍把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及其民主思想,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1695年,黄宗羲以85岁高龄与世长辞,生前曾留下遗嘱:不更衣服,死后即敛,一被一褥,安放石床,不用棺椁,不做佛事,不做七七,凡鼓吹巫觋铭旌纸幡纸钱一概不用。这一遗嘱充分体现出黄宗羲高尚的情操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