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77

第77章 皂角林大王假形 皂角林大王多变真假赵再理难分

《皂角林大王假形》讲的是大宋宣和年间,有位东京人氏赵再理担任广州新会县知县。到任时发现新会县的百姓们每年用童男童女祭奉一位民间神祇——皂角林大王。赵再理认为这是民间淫祀,残害儿童性命,于是就命人推倒泥塑神像,用火烧毁庙宇。赵再理在任三年,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任满三年,重归东京。途中,于驿馆休息时,皂角林大王幻化成赵再理,并带走赵再理的一切东西先行来到东京。赵再理独自一人回到家中,家里已经有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赵再理,家人也分辨不出,告到开封府,开封府大尹也难以判断。皂角林大王贿赂官员,将赵再理发配到兖州奉符县牢城营,发配途中,公人欲害赵再理性命,得灵童相助。赵再理在灵童和九子娘娘的帮助下,随同夜叉取得一物,重新来到开封府,与假赵再理当庭对证时,假扮赵再理的皂角林大王被制服,原来皂角林大王是阴鼠精,夜叉所取之物为狐狸精,而救护赵再理的灵童,则是他毁淫祀救下的童男童女。

这是一篇十分荒诞的灵怪小说,小说的语言也透露出这篇小说作为宋元旧话本的痕迹。开篇说明故事发生在“大宋宣和年间”,文中所用的大量词语,如“焦躁”、“闹装”、“休休”、“点茶”、“端公”、“物事”、“发一声喊”、“坏了性命”等等这些都是十分通俗易懂的口语,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反而因为与生活比较贴近而多了一种乐趣。此外,赵再理“授得广州新会知县”,到任后“客将覆判县郎中”。“客将”就是吏胥,“判县郎中”,宋代对于以较高官阶外任府州等地方性职务称为“判”(不称“知”),“郎中”按宋时的称呼习俗,当是赵再理任知县前的差遣。小说叙述赵再理“即往大王庙烧香,到得庙前,离鞍下马”,赵再理骑马而不坐轿,也反映北宋的情况。

这篇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与民间宗教有关。“三言”中有大量的小说以宗教为题材,据统计,仅仅以宗教题材为标题的小说就有三十多篇。在以宗教为题材的小说中,有些小说描写了宗教人物的宗教活动,宣传了宗教的教义,而在更多的非宗教题材的小说中,作者或是将宗教思想、宗教情感融于世俗生活之中,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或是小说中仅仅涉及宗教的思想、教徒、信众、宫观、仪式等等方面的某一个点,从而也使小说带有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在《皂角林大王假形》这卷中就含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说到这个宗教色彩,那么首推的就是小说中的寺庙景观了。在古代社会,寺庙为人们日常的宗教活动提供了一个方便途径,人们常常来这儿祈福消灾。在本卷中就有皂角林大王庙,人们经常来这儿拈香,以求安心,这似乎已成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人生信仰。当赵再理命人推倒皂角林大王庙时,百姓们惊慌不已,“众父老下状,要与皂角林大王重修庙宇”。此外古代人们崇拜多神,本卷的真假赵知县的案件,最后是由笃信道教的道宗皇帝过问的,他还下了一道旨:“逢州遇县,都盖九子母娘娘神庙。”除去了一个皂角林大王,却来了个九子母娘娘,虽然供奉的对象变了,百姓对神灵的敬畏与盲目崇拜丝毫没有减少。在《皂角林大王假形》中,百姓们为求安心,每年春秋祭祀都提前凑钱购买贫穷人家的儿女为祭品,“剖腹取心,劝大王一杯”,“春间赛个七岁花男,秋间赛个女儿”,可以看出百姓宗教信仰的盲目和愚忠,甚至到了不惜残害儿童性命的程度。

除了小说中浓厚的地方民间宗教色彩外,本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也十分有意思。以前的灵怪小说虽然主要讲鬼,但至少也有女鬼装点其中,和烟粉类故事掺和在一起,以便衬托情节,使情节更加丰富充实。但本卷却是一个纯灵怪小说,讲述皂角林大王与赵再理的恩怨纠葛。这皂角林大王是很有特色的灵怪形象,与惯常的灵怪形象有所不同。灵怪,大多都是那种十恶不赦,专门干害人性命、夺人钱财的勾当的反面形象,比如在《聊斋志异》中就经常描写这种作恶多端的鬼怪,《衢州三怪》中写到的三怪会在晚上出来吓人,让那些看到自己的人生病甚至死亡,然后再谋人钱财,实在是令人可憎可杀。然而此卷刻画的这个皂角林大王却不如人们心中所想的那么面目可憎、十恶不赦,与其他的鬼怪相比,这林大王极具人性,不但不那么面目可憎,反而多了一份“圆滑的可爱”,搞起了“恶作剧”。赵再理坏了他的饭碗,他却没有立刻打击报复赵再理,而是等赵再理任满三年,准备回家时,才幻化成赵再理,把赵再理的家人当作是自己的家人,似乎是想借此机会享受一下人间亲情的温暖。在赵再理找上门认亲时,他并没有害怕事情因此败露而伺机杀害赵再理,而是大胆面对,与之胡搅蛮缠并贿赂官吏,致使赵再理被判发配。然而也仅仅是如此而已,他并没有想伺机杀害赵再理(公差在发配途中对赵再理有谋害之心,虽称“上司差遣”,实则可能出自公差自身,与皂角林大王似无关系),或对其家人实施暴力,或者迫害其家人,这样看来,他似乎比一般鬼怪温和、善良多了,多了一种恶作剧的味道。

另外文中塑造的皂角林大王这个人物很有象征性的意味,像极了现实生活中那些睁着眼睛说瞎话且歪理一大堆的人。诸君请看其扮赵再理扮得如此像,一点儿也没露出马脚,在赵再理捽着其母相认不肯放时,他却一派俨然地问道:“妈妈,这汉是甚人,如何扯住我的娘无状。”还有在辨认胎记、经历、文凭时,也讲得头头是道,撒谎时面不红心不跳的。

小说的人物塑造也存在一定的缺憾,按理说这皂角林大王道行应该挺深的,可以洞察先机,那为何当赵再理拿着盒子去收他时却没逃跑。而且当大尹告知他“有人在此告判县郎中非人,乃是广州新会县皂角林大王”时,竟然会面皮通红,这与之前塑造的形象有点不符。

(李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