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71

第71章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香浓花艳佳人胆了却人间生死缘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南京一员外的儿子吴清,清明时节到金明池猎艳,逢着一个杏黄衫少女,却不敢搭讪。转而寻访酒家女卢爱爱。一年后,却获悉卢爱爱已死。卢爱爱死后,因一心痴恋吴清,变成女鬼纠缠吴清。后帮吴清娶得一个美丽的尘世少女。这个少女便是当年吴清所碰到的杏黄衫女子,名唤褚爱爱。

这个故事的本事出于《夷坚甲志》卷四《吴小员外》,写吴清游金明池,与酒肆当垆女一见钟情。后女抑郁而死,化为女鬼与吴相欢。受鬼气影响的吴清为保命,用剑将爱爱击倒,“流血滂沱”。冯梦龙在收集时对之做了较大改动:一,在吴清遇见卢爱爱之前增加杏黄衫女子的情节。二,结局由女鬼被灭改成女鬼托梦吴清,解释姻缘,赠药二粒帮其消灾,并帮其娶得褚爱爱,把结局由悲剧变为喜剧。结局的修改,更能体现出冯梦龙对自由追求爱情的肯定。宋人罗烨在其所著的《醉翁谈录》“小说引子”条中有一句话:“香浓花艳佳人胆”,女主人公卢爱爱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香浓花艳般的情爱追求,正是对宋明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的大胆叛逆。

卢爱爱是作者极力刻画的人物。卢爱爱一出现,就有一种与传统女性不同的感觉:

……似有如无,觉得娇娇媚媚,妖妖娆娆,走一个十五六岁花朵般多情女儿出来。

作者没有写其五官衣着,而是写其情态娇俏柔媚。这与作为良家女子的褚爱爱有明显不同,褚爱爱出场则是:

内中一位娘子,刚则十五六岁模样,身穿杏黄衫子,生得如何:眼横秋水,眉拂春山,发似云堆,足如莲蕊。两颗樱桃分素口,一枝杨柳斗纤腰。未领略遍体温香,早已睹十分丰韵。

作者从穿着、五官等方面刻画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良家女子端庄大方的风范。“足如莲蕊”可以看出她裹脚。而卢爱爱是酒家女,受到封建礼教的教育自然比较少,来往酒家形形色色的人她都见识过,因此更见豪爽泼辣。接下去的描写更直露地表现出卢爱爱的性格:

那多情的女儿,见了三个子弟,一点春心动了,按捺不下,一双脚儿出来了,则是麻麻地进去不得。紧挨着三个子弟坐地,便教迎儿取酒来。

卢爱爱见到三个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便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紧挨着异性坐下,丝毫不避讳,这是对封建礼教中“男女授受不亲”的无视和蔑视。不料却被女子的父母撞破,败兴而散。两个爱爱在作者笔下,显现出不同的神韵,作者侧重写出了卢爱爱的“多情”,这也为下文卢爱爱死后大胆向吴清求爱埋下伏笔。

一年后,三人再访卢爱爱,却发现卢爱爱已死去。原来当时卢家老夫妻撞到女儿与三个“轻薄厮儿”吃酒,便轻责女儿两句,却不知女儿性情刚烈,在封建家长和礼教的阻拦下,她不惜绝食反抗,最后抑郁而死。卢爱爱的死并不是因为性情过于软弱,相反地,是过于刚烈,她的死,为的是展开更加惊心动魄、惊世骇俗的情爱追求。

卢爱爱死后,因一心痴恋吴清,鬼魂化为人形,邀请吴清去自己住处饮酒。接下来就描写了她“酒到痛处”的情状:

唱一个娇滴滴的曲儿,舞一个妖媚媚的破儿,掐一个紧飕飕的筝儿,道一个甜甜嫩嫩的千岁儿。

大胆主动挑逗吴清,看不出娇羞忸怩之态。吴清在卢爱爱的万般挑逗下:

回身转手,搭定女儿香肩,搂定女儿细腰,捏定女儿纤手,醉眼乜斜,只道楼儿便是床上,火急做了一班半点儿事。

女鬼和凡男相恋结合,这段描写可谓大胆直露。这种人鬼相恋的模式则是对青年女子在尘世大胆追求爱情而不得的一种“女性遗恨的梦幻式补偿”。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女鬼,则体现出这篇小说入话中的一句话——“隔断死生终不泯,人间最切是深情”。就算肉体死亡了,灵魂依然跟随在爱人的左右,情到深处,情到浓处,是任死亡也无法阻隔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爱追求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

然而,人鬼相恋终究无法被现实社会接受,吴清受鬼气影响,形容枯槁。父母见他如此异常,便请来专斩“情欲之妖”的皇甫真人。这皇甫真人则是情欲的对立面,即封建卫道者。皇甫真人告诫吴清去避死,卢爱爱却似浑然不觉地相伴左右。我认为,女鬼并不是没有发觉异常,她之所以没有马上质问吴清,是想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心意,使吴清回心转意。卢爱爱对爱情执著热情,但不乏睿智冷静。她明白哭闹只会坚定吴清离开她的决心,自己的爱情会早早地画上句号,因此她装作天真烂漫的样子,尽心尽力服侍心上人。但女鬼的身份却是凡人难以接受的,甚至会引起莫大恐惧。于是,吴清挥起宝剑向女鬼砍去……

奇怪的是,吴清砍死的并不是女鬼,而是店小厮。原来这是卢爱爱对吴清的惩罚——让吴清受牢狱之苦,这是女子对男子负心背叛的有力反抗,以此维护自己的尊严。惩罚归惩罚,卢爱爱并不忍心看吴清受苦,于是托梦吴清,感谢吴清满足她对爱情的需求。投桃报李,她帮助吴清脱罪,又帮他成就另一段佳缘。可见,卢爱爱对吴清的爱是真诚热烈而又无私的。

相比之下,男方吴清却显得十分怯弱被动、自私无情,不负责任。吴清即谐音“无情”,是个“风流博浪”的人,看到美女就垂涎三尺,对于“当垆少妇”则满怀鄙夷地说她们是“老妓夙娼,残花败柳”,道貌岸然,实则做作矫情。当获悉卢爱爱为情而死,却“噤口不敢再问,连忙还了酒钱”,急急逃离“是非之地”。男女主人公情投意合时,他“焚香设誓,啮臂为盟”,表明自己的情意。但“信誓旦旦”后是“不思其反”,最后他挥剑砍向情人,极大地讽刺了吴清的薄情寡义。但吴清却在狱中埋怨卢爱爱恩将仇报,却不晓得自己才是那忘恩负义的小人。当吴清救活了褚爱爱,沉浸在新婚燕尔之中,在朋友的建议下才开坟改葬卢爱爱。如此绝情,相比卢爱爱的深情,却是极大的讽刺。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一个多情的女儿,没兴遇着个子弟,不能成就,干折了性命,反作成别人洞房花烛。”我认为,一方面,卢爱爱的爱是不值的,因为她爱上一个无情的男子;另一方面,她的爱又是十分珍贵的,因为她无论生前死后,都十分大胆主动,甚至是不择手段地追求爱情。她爱得大胆,爱得真诚,爱得热烈,爱得无私。她对背叛爱情的一方进行惩戒,大胆追求平等的爱情,这样的追求,馥郁香甜,浓艳绚丽。她香浓花艳般的爱情追求、浑身的“佳人胆”令我们深深折服。

(黄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