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47

第47章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迟早又何妨

“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迟早又何妨?”司马相如,何许人也?乃是成都府一个穷儒,只因一篇文字上“投了至尊之意,一朝发迹”。俞仲举,何许人也?乃是南宋一贫士,“亦因词篇遭际,衣锦还乡”。《俞仲举题诗遇上皇》讲的便是此二人如何在人生的低谷处,凭借出众的文采而得到当权者赏识的故事。“渴望知音”,是中国文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结,“伯牙绝弦”的“知音之叹”也已成为古代文人笔下反复再现的文化符号,例如“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出自贾岛的《送别》一诗,其他的还有“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四时皆为觅音时,为何知音来却迟”等等,不胜枚举。为何中国文人会有这种“寻觅知音”的情结?我们不妨从司马相如和俞仲举的故事中一窥究竟。

此卷虽题为“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但其实还讲述了司马相如的故事,而且司马相如的故事描写得甚为详尽,那么司马相如和俞仲举有什么共同点呢?我觉得,司马相如与俞仲举的相似之处有:一,同是成都府人;二,发迹之前都境遇贫困,有一段人生低潮期;三,在低潮期都遭人轻视,但又有伯乐看出其前途无量;四,都因词篇遭际,衣锦还乡。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会在本篇中如此详尽地描述司马相如的故事,就是为了借前辈文豪的经历来为俞仲举的故事作铺垫。就像在本篇的开头,作者借“子房年幼,逃难在徐邳,伊尹曾耕莘野,子牙尝钓磻溪。君不见,韩侯未遇,遭胯下受驱驰,蒙正瓦窑借宿,裴度在古庙依栖”几个历史故事来说明贤人也有潦倒的时候,同样也是用司马相如的故事来说明“为人皆有兴衰”之理。俞仲举的潦倒也是所谓的“时运”未到,是成为贤人之前的磨砺。从这点上来说,司马相如的故事有着一种“榜样效应”,作者借此来表达自己渴慕那种能被有识之士或当权者赏识的人生际遇。汉魏以来的文人学士,不但折服于司马相如的文采,更对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津津乐道。人们羡慕司马相如,一是他的“洞房花烛”,集财富、才气、美艳于一身的年轻寡妇卓文君能随他一介贫士私奔;二是他的“金榜题名”,司马相如不是凭借中规中矩的选拔考试飞黄腾达,而是通过让汉武帝感叹“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的《子虚赋》得到征召,又以更显才气的《上林赋》官拜著作郎,迁中郎将。司马相如人生中这两段华光异彩的经历都得益于“知音”的出现。在没有遇到卓文君之前,司马相如只是个名士,卓文君认为他“日后必然大贵”,毅然与他私奔,因而是他遇到的第一个“知音”;而汉武帝对他的赏识则真正让司马相如从一个携妇私奔的风流浪子一跃成为名垂青史的文坛奇才。可以说,卓文君给了他爱情和金钱,汉武帝则是遂了他的“题桥之愿”,他以华彩辞章惊动天子而获器重,产生轰动效应,既能立名,又能立言,又部分实现了文人学士企望与天子建立师友关系之梦想,因而对文人有相当的吸引力,这也是冯梦龙选取司马相如的事迹来为俞仲举作铺垫的缘由。

我们再来看看俞仲举的经历。若没有太上皇的奇异之梦,俞仲举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失意文人。孙婆、店小二等人对他都是颇为不满的,只有一个算命先生似乎看出了俞仲举的富贵之命,因而有几分奉承讨好之意。相比起司马相如的经历,俞仲举虽然最后也是靠一首题诗证明自己乃太上皇的梦中贤士,但他不像司马相如那样文采浪漫瑰丽,反而流露出几分市侩气息。俞仲举在没发迹之前寄宿在孙婆家,但却不给房钱,每日出去花钱买醉,算命也不给钱,最后孙婆怕他闹事,“只得破两贯钱,倒去陪他个不是,央及他动身”。而偏偏就是这样地痞无赖般的人物,却可以化作贤人出现于太上皇的梦中。俞仲举的得遇上皇也不像司马相如那样是因才华横溢而惊动天子,反而表现为更多非现实性的神话色彩。俞仲举的发迹,表现了文人在没有遇到知音又极度渴望知音的困境中,无法找出使自己获得知遇的方法,只能借梦境显灵的非现实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可能是古代许多下层文人都幻想过的白日梦。不过作者对于有才华的人必将获得知遇存在着一种坚定的信念。不论俞仲举之前受到了多少人的冷遇,如何的落魄,终能以自己的真才实学一朝发迹,正如文中的题诗所言,“日月盈亏,星辰失度,为人岂无兴衰”,“时来也,皆为将相,方表是男儿”,“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迟早又何妨”,这些诗句无一不体现出作者对于未来的一种乐观而坚定的信念。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文人如此地渴望遇到知音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追溯到当时选举人才的制度上。隋唐以来,中国的文人士子主要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进入仕途。客观地说,科举考试的确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但是,另一方面它又存在着限制文人自由、造成人才模式化的缺点。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文人空有一身才华却屡试不中,有的文人干脆就像李白那样拒绝参加科考。这时,梦想有一种破格选拔人才的制度就成为那些落第才子怀才不遇的心理慰藉。然而,例如荐举制度、征辟制度,虽较科举考试自由洒脱、不拘一格,但却更加具有不确定性,文人需要面对的是掌权者是否以自己为“知音”这样一个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天子征召的司马相如模式比上书自荐的东方朔模式更有吸引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推测,这篇《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体现了冯梦龙在创作作品时几个层次的心态:一是对遇到知音,尤其是对获得当权者赏识的渴望;二是对于如何获得知遇显得很迷茫;三是体现出冯梦龙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获得知遇的坚定信念。总之,冯梦龙的这篇作品,无疑是中国传统文人面对落魄境遇时一种渴望知遇的强烈情感的再现。

(王楚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