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学生品读“三言”
8036300000037

第37章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禁魂张员外侠盗宋四公

在“三言”中,以描写爱情和公案的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中,已有较多的市井细民成为故事中的主人公,并表现他们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尤其突出了妇女斗争的坚决和勇敢。公案类的作品反映了当时复杂的阶级矛盾,有时还表现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直接斗争。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就是这类小说中较为突出的作品之一。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说的是宋四公看不惯财主张富的为富不仁、视钱如命,偷走了张富五万贯财物,离开开封,偶遇徒弟赵正,不料被赵正三次无礼戏弄。接着赵正前往投奔侯兴,侯兴接到宋四公信,本想杀赵正,不料反落入赵正的圈套。即便如此,三人最终重修于好,并与王秀会合,合作偷走了钱大王的玉带,也设法惩治了捕盗官员马观察、王殿直,最后张富在土库中自缢,马观察和王殿直也俱死狱中。从中表现了市民对统治者的直接斗争,对封建官府的大胆挑战,对颟顸昏庸的官吏的蔑视。

郑振铎先生说:“说书家是唯恐其故事之不离奇、不激昂的,若一落于平常,便不会耸动顾客的听闻。所以他们最喜欢取用奇异不测的故事,惊骇可喜的传说,且更以危辞峻语,来增高描述的趣味。”实际上,《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也亦如此,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正是这篇话本的特点之一。纵观全文,可以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写宋四公看不过开封富商禁魂张员外抢夺穷人乞讨所得的铜钱,连夜潜入张府偷走五万贯钱财,返回郑州。这一部分写出了全篇的主要矛盾,即宋四公和张员外的矛盾。第二部分写的是宋四公为躲避官府追捕,投奔徒弟赵正,不料赵正要去东京,宋四公担心赵正本事不高,“去不得”东京,于是赵正为了在师父面前展现自己的本领,连续两次偷走宋四公的包袱,又化装成妇女瞒过了宋四公的眼睛。这一部分看似偏离了话本的主线,着重将赵正的本领刻画得出神入化,但这却为下文四人大闹东京埋下了伏笔。第三部分写按理宋四公应该欣然地带赵正同行,不料宋四公出于忌恨,写信叫另一个徒弟侯兴杀掉赵正,结果侯兴未得手,还被赵正设计,白白丢了自己儿子的性命。而后宋四公又出面让二人和解,三人同去开封。这一部分更是曲折离奇,师徒三人由内讧走向共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啊!最后一部分也是全文的高潮,宋四公三人与另一盗贼王秀会合,偷盗钱王府珍宝,戏弄开封府滕大尹,还运用计策将张员外和负责捕盗的官员送进监狱。这四部分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看似跑题,却在暗中环环相扣,正应了睡乡居士的那句“无奇之所以为奇”。

有人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塑造了一群游戏风尘、为民除害的侠盗形象,他们专在官宦人家盗取金银财物,偷富济贫,捉弄那些像“禁魂张”一样爱财如命、一毛不拔的吝啬鬼。文中赞美了宋四公等人的侠义行为,鞭挞那些为富不仁的财主和甘心做大官僚、大财主的爪牙的人。何谓侠盗?所谓侠盗,即“盗亦有道”,他们的目的是“盗富济贫”,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们不盗清官,不盗百姓,不盗孤寒,盗的是贪官污吏及为富不仁的土豪恶霸。那宋四公等人呢?我认为,虽然宋四公等人同情乞丐,惩罚“禁魂张”,在这点上勉强表现出了一点儿侠气,但他们惩罚的办法却是杀人盗财,并且盗财之后,也不是用来“济贫”,而是远走高飞,自己享用,“公然在东京做歹事,饮美酒,宿名娼”,这明显带有市井无赖的恶习。另外,宋四公深夜潜入张员外家盗财,向一妇女探口风,目的达到便将其杀害;赵正为了报复侯兴夫妇,设计让侯兴亲手腰斩了自己无辜的孩子:这些行为实在是过于残忍。

与“三言”中其他商人善良、正直、纯朴,而又能吃苦、讲义气、有道德的正面形象恰恰相反,禁魂张员外是一位悭吝无比,甚至有点为富不仁的商人。他不仅自己一毛不拔,就连捉笊篱人的钱都要倾入囊中,也正因如此,给自己招来大祸。故事的结尾,他居然吝啬得连抓盗贼的赏钱也一抠再抠,最后无奈连性命也搭上了。全篇故事因他而起,也为他而终,不仅情节上跌宕离奇,语言上也别有风趣。

在语言方面,这篇话本也是相当具有典型性的。比如描写张员外的怪癖:“这员外有件毛病,要去那虱子背上抽筋,鹭鸶腿上割股,古佛脸上剥金,黑豆皮上刮漆,痰唾留着点灯,捋松将来炒菜。这个员外平日发下四条大愿:一愿衣裳不破,二愿吃食不消,三愿拾得物事,四愿夜梦鬼交。是个一文不使的真苦人。他还地上拾得一文钱,把来磨做镜儿,捍做磐儿,掐做锯儿,叫声‘我儿’,做个嘴儿,放入箧儿。”虽然夸张,但却把张员外的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活泼。首先,体现在虱子背、鹭鸶腿、古佛脸、黑豆皮这类意象上,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正因为这些个不可能与张员外的主观愿望之间的巨大差异,才突出了张员外吝啬鬼的形象。其次,就是名词词尾的儿化,它的好处在于给读者带来了亲切感,并且使文字变得活泼并有跳跃性。另外这几个短语运用了完全相同的动补结构,并且作为补语的名词使用了一致的仄声字,如“镜”、“磐”、“锯”、“嘴”、“箧”等,加上富于变化的动词声调,使得整个语言节奏感极强,轻快,跳跃。同样的技巧在文中并不止出现了一次。在描写宋四公在张员外家门前遇到的妇女的外貌时,这样说道:“看那妇女时,生得:黑丝丝的发儿,白莹莹的额儿,翠弯弯的眉儿,溜度度的眼儿,正隆隆的鼻儿,红艳艳的腮儿,香喷喷的口儿,平坦坦的胸儿,白堆堆的奶儿,玉纤纤的手儿,细袅袅的腰儿,弓弯弯的脚儿。”此时,话本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已经不是关键,而文中表达时所用的语调和节奏才是亮点所在。

总之,无论是从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还是语言技巧方面来看,《宋四公大闹禁魂张》都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实在是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佳作。

(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