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104

第104章 妒贤嫉能是做主管之大忌

嫉妒是指人们对竞争过程中的幸运儿,或者是潜在的幸运儿怀有的一种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这种现象在公司也经常出现。

嫉妒源于人们的天性。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许多种性格,有些性格是共同的的,有些则是个人所特有的。其实,共有只是众人都或多或少表现了出来,而特有只是有些人表现的更为明显,而有些人表现的并不那么强烈罢了。比如在办公室之中同事之间、主管与员工之间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别人比较优秀,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心中会不自觉的骂道:“他凭什么资格享受到这种待遇?”

喜欢嫉妒的人,从他们内心感受上说,前期依次表现为从原先的攀比到后来的失望中产生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从羞愧到屈辱中产生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从不服从不满意到后来的怨恨憎恨而产生发泄行为。

杨修是东汉著名的大司马杨震的后人,杨修向来以才名著称于世。有一次,曹操手下邀请他去参观一处自己新修缮的园子,参观完以后,曹操摇了摇头后在大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然后扬长而去。手下的人都不明白什么意思,杨修就解释,这门里加个“活”字,当然就是个“阔”字了。丞相是嫌这个门做得太大了。工匠们赶紧遵从他的意思将门改小,曹操看了以后非常满意,但得悉是杨修猜出了他的想法后,这位一向喜欢自我标榜爱才甚于一切的丞相,心中泛起一阵妒忌的不悦。

又有一次,外地给曹操进献了一盒酥酪,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盒酥”三个字就走了。杨修见字后,不由分说就将这盒酥分着给大家吃了。并振振有词的说道:“丞相写了‘一盒酥,’分明是告诉我们一人一口酥,我是遵从丞相吩咐吃的。”曹操听了,笑笑过去了,但是此时已经对杨修起了杀机。

后来,曹操跟刘备打仗,几次交锋也没占到便宜,曹操心里感到很郁闷,这时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渊来请示主将的命令,曹操望着一盘鸡骨头,随口说了鸡肋两个字。夏侯渊回营将口令转达给了杨修,杨修听了以后,就叫人打点行李。夏侯渊不知道杨修的意思,杨修解释说,鸡肋是食之无肉,丢掉了又可惜的东西,大王用鸡肋做隐喻,就是说大王已有退兵之意,快收拾行李吧。夏侯渊一听有理,也跟着忙活起来,曹操听到这件事以后大为恼怒,以擅自揣度军令,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了。

杨修很聪明,但也正是他的聪明,才让他酿成惨祸。曹操杀杨修,曹操是嫉妒杨修的才能才将他杀死。不久以后曹操就后悔了,因为这不仅使士大夫失去了对于曹操的向心力,而且也平白失去了一个人才。

一提到自己的老板,海归回国在一家中型民企做中层管理的小刘就有一肚子不满,他抱怨说:“我们老板虽然人也不错,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嫉妒。”志向太过远大的员工令他感到很有压力,由嫉妒而生出厌恶;没志向的下属没有上进心,他也不喜欢。志向过于远大,远大到比他现在的目标还要大、还要远时,他就会狠狠地打击员工,逢人便拿来当笑话说。他经常以一种老前辈的神态对我们说“我打拼了十年才……”这句开场白经常发生在员工接到了客户的犒赏性海外旅行邀请,或者下属提出休假申请的时候,可想而知,伴随着这句开场白的结论一般是旅行和休假不被允许。而且学历寒微的他常在公司会议上自嘲:“以前我一直以当初留学被拒签了为憾,不过现在却领导着一堆留过学的人。”这句话,的确是令那些曾经留过洋的员工听起来很不痛快。但这位带着明显的“多年媳妇熬成婆”印记的老板为自己的嫉妒心付出了高昂代价,虽然他为员工争取了不少好处,但他并不受员工爱戴,恰恰相反,提到他时,基本上全是抱怨之辞。

可见对于一个主管来说嫉妒心太强就会失去员工的爱戴。那到底该怎样克服嫉妒这一人性中的缺陷呢?奥地利的一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给我们列举出了五条建议:

第一,对于嫉妒要有一个正确认识。认为嫉妒是在否定自己,是一种威胁,有损自己的利益和“面子”,这只是一种主观想法。一个人的成功不单单是要靠自身的努力,更要靠大家的帮助,嫉妒只能是损人损己。

第二,企业主管应该不断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封闭、狭隘的思维意识只能使人鼠目寸光,所以,应该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地使自己的视野得到开阔,与人为善,这将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大大有利。

第三,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在产生嫉妒心理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做出调整,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这就需要你客观而冷静地进行自我分析,找出差距和问题。看到自己长处。聪明的人会扬长避短,寻找和开拓对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利的新领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补偿之前没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缩小和嫉妒对象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减弱甚至消除嫉妒心理的目的。

第四,见强思齐。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强过别人,人有所长,也有所短。人当然应该喜欢和接受自己,但还要客观地对待别人的长处,这样才能将嫉妒转化为竞争,才能提高自己。主管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嫉妒,往往给被嫉妒者带来很多麻烦和苦恼,换位思考就会使自己的嫉妒言行得到收敛。

战国时期的庞涓由于嫉妒师弟孙膑的军事天分,导致孙膑受了膑行。明白了真相的孙膑,以自己的坚强和智慧逃出庞涓之手,投奔了齐王,最后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统领齐军,设计杀掉了庞涓。本是同门师兄弟,居然因为妒忌到了手足相残的境地!抛开同门手足不说,庞涓的这种做法,委实也算不上是智者。有智慧的人,必定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别人比自己有才能,非要将自己置于有才能太的人对立的位置上呢?拿如今生活中常有的事来说,在一个团体中,如果一个人比你贤能百倍,如此境况,一方面你可能对他心生嫉妒,处处排挤他,二来你何不见贤思齐,跟他联合起来,谋取共赢?再则身处同一片屋檐下,就像孙膑、庞涓份属同门一样,本就应该共进同退,为什么要因妒而自残呢?

第五,要学会自我的宣泄。最好能找到知心朋友、亲人痛痛快快倾诉出来,他们能帮助你阻止嫉妒迈向程度更深的地步发展下去。另外,可以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进行渲泄和疏导,比如唱歌、跳舞、练书法、下棋等。转移其注意力。积极地参与各种有益的活动,嫉妒的心理就不会孳生、蔓延。

“种牡丹得花,种蒺藜者得刺。”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用嫉妒的种子种出来的决不会是什么美好的结果。嫉妒之人既可怜,又显得相当地可悲,可怜是因为他的确技不如人;可悲是因为他没有进取之心、心生恶毒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