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世界爱情经典名片《魂断蓝桥》的开头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滑铁卢桥上,警报声拉响了,一声紧似一声,即将奔赴法国战场的英军上校罗依·克劳宁遇到了舞蹈演员玛拉,两人一起躲进了防空洞。在拥挤的人群中,他俩四目相对,爱上了对方。
不用说,这是一见钟情的魅力,其实,也体现了共同体验的魔力。
两人共同体验了危险,亲密感油然而生,彼此的关系就此发生了质变。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电影,是艺术,不是现实生活,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
一对青年男女,高中同学三年,关系很是一般。上了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也没有书信交往。然而,大一还未结束,两人就恋爱了。
两人恋爱的消息传出,同学们都很震惊,因为这事来得太突然。在此之前,没有谁察觉到一点蛛丝马迹。
后来,还是这位男生自己爆料,大家才明白了事情的原由。
原来,大学第一学期暑期放假,高中同学聚会,十几个人去爬山,他们俩也在其中。下山时已近黄昏,刚好遇到了一群地痞上山,似乎喝醉了酒,双方不知怎么着打了起来。男生们让女生们先跑,这名女生体质差,跑得慢,落在了后面,这个男生就帮她拎包,拉着她,两人一起跑到了山的另一面,才发现与其他同学走散了。
后来,两人摸黑下了山,男生把女生送回了家。此后,两人开始交往,返校后互通书信,关系一天天近了起来,好了起来,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了恋人关系。
想想也是奇怪,两个人的终生大事竟然因偶然拥有私密的共同体验而促成。
在日常生活中,共同体验使两个人关系贴近的例子随处可见。
比如,两兄弟冰释前嫌,重修旧好,原来是在父母面前,一个替另一个撒谎,使其免于挨打。
两个同学关系特别好,原来是一个发现另一个抄了自己的作业,但未向老师告发。
两个同事突然好了起来,原来是不久前单位组织外出,两人同时被困在了旅馆的电梯里长达半个多小时。
诸如此类的行为,在两个人之间形成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共同体验。通常,这种共有体验的私密性越高越特殊,两人的关系也就越亲密。
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角度来讲,当人遇到困难时,其潜在的意识里会产生一种“喜欢自己”的心理。所以在这种爱自己的延长线上,喜欢类似自己的人的潜在心理就更为强烈。
利用这种心理作用,从彼此间共同拥有的经历中,能引导出他人的好感。有时,因为拥有共同体验,即使是彼此生疏甚至含有敌意的两方,也可能彼此认同、成为知己。
《红楼梦》中的黛玉,孤傲清高,对于宝钗与宝玉的亲近,心酸嫉妒,把宝钗视为“情敌”、“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机会,黛玉总要对宝钗贬损一番。然而宝钗总是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办法予以化解。
有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中说出了几句《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艳词。这类剧本在当时是禁书,黛玉这样的名门闺秀怎么能读禁书,说艳词?这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好在许多读书不多的人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宝钗,然而宝钗却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痛快,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
相反,她把这视为自己与黛玉化干戈为玉帛的契机。
到了背地里,宝钗叫住黛玉,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她先让黛玉感到问题的严重。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我以后再也不说了。”
宝钗见她满脸羞红,不再往下追问。宝钗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心中暗服,只有答应一个‘是’了。
此后,宝钗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黛玉失言之事。也就是说,这事除了黛玉自己和宝钗,只有“天知地知”,黛玉由此改变了对宝钗的成见,两人后来竟然成为了知己。
可见,改善与上司、同事、朋友的关系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共同体验一回。
人关系心理学
共同体验可使两个关系贴近共同体验的私密性越高越特殊,两人的关系也就越亲密。从心理角度来讲,当人遇到困难时,其潜在的意识里会产生一种喜欢自己的心所以在这种爱自己的延长线上,喜欢类似自己的人的潜在心理就更为强烈。利用这种心理作用,从彼此间共同拥有的经历中,能引导出他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