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69

第69章 下达命令时,用“请”来谋求身份的逆转

如果你身居一官半职,面对下属,一定要注意“职务用语”的使用,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请”之类的敬语。

某学校正在申办示范学校,为迎接上级的检查做准备,各个教研室都在忙碌着。学校规定,上级来检查之前完不成任务的、检查过程中出现纰漏的,一律扣发当月奖金和年终奖金。因为时间紧、事情多、责任重,教研室都把工作落实到户。

检查前的两三天,召开教研组长紧急会议,教研主任要求各个教研组准备更多成果展示材料,期限由五年改为十年。这下,组长们可急坏了。再增加五年!又有多少资料需要核对、复印,时间不过两天!这意味着教研室的每个人都得加班。

教研组长甲和教研组长乙一同走出会议室,甲说:“这可怎么办?我只能回去再吓唬吓唬他们了。”

乙心想,准备了这么久,大家又疲又累,都不容易,还是回去和大家商量商量吧。

甲回到教研组,召开组会,说:“学校有新的决定,大家听好了……”

乙回到教研组,也召开组会,说:“我现在有一件很紧急的事,得请你们帮忙……”

结果,甲领导下的组员投入了新的准备工作中,不过,大家满腹牢骚,马马虎虎,只求应付了事。

乙领导下的组员却不相同,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每个人都积极动手、动脑,结果圆满完成任务。学校顺利地通过了检查,事后,对此次工作做了总结。

甲领导下的教研组因为资料准备得不够全,差点被扣奖金,在总结大会上,组长甲被教研主任不点名地批评了几句。

乙领导下的教研组,因表现突出,受到了领导的表扬,被评为先进教研组,得了不少奖金,教研组组长还被评为了先进个人。

组长甲和组长乙,差别在哪?差别就在于他们各自使用不同的“职务用语。”在下达补充成果展示材料的命令时,乙态度诚恳,采取的是“商量”,表达的是“请求”;甲态度强硬,采取的是“吓唬”,宣布的是“决定”。

千万别小看“请求”之意。一个“请”字,它所蕴含的内容、所传达的意思可不简单。

在组织内部,不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能感觉到无形中地位的差别。虽然我们总说人人平等,但彼此职务不同、权力不同、收入不同,地位能一样吗?当然不一样。通常情况下,上级作出决定,下级执行决定;上级说一,下级不能说二。因为如此,那些处于低级职位的公司职员常常会有一种相对其上级的“劣等意识”。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劣等意识的影响是负面的,它严重地阻碍了成员们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因为有“劣等意识”,作为下级,可能会上面说什么,就干什么,争取不少干也不多干,能不干就不干,为什么?因为干得少,犯错的机会也少。结果,事情总是不好不坏,效率总是不高不低。

作为领导者,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想办法消除下级的“劣等意识”。如何消除?那就是让你的下属感到地位的逆转,由“下位”到“平等”,甚至由“下位”到“上位”。如何逆转?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办法:善用“职务用语”。

应该说,在工作单位导致人际关系恶化的诸多因素中,“职务用语”算得上重要的一个。

一位上级将部下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高声叫道:

“这是上面的意思,你必须照着办!”

“你真是愚蠢,都告诉几遍了,就照我说的去做!”

“没有别的选择,这是决定。”

这些典型的上级“职务用语”,很容易招致职员们的强烈反抗。但是,如果能够逆向利用这些所谓的“职务用语”,往往可以使公司内的人际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如果上级在下达命令、称呼处于下位的职员时,多说“请”之类的敬语。比如,上级需要交代下级完成某一项工作时,可以特意走到下级的办公桌前,说一声“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等下级进了办公室,再说:“我有一件事情需要请你来处理”。这样就能将“上位”立场转化为“同等”,甚至让处于下位的下级感觉“身份逆转”,产生优越感。

同时,处于下位的下级还会对处于上位的上级产生尊敬与信赖,焕发热情,积极地去投入他所做的工作中去。即使是面对那些如果直接下达就可能产生抵抗的命令,下级也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人关系心理学

处于低级职位的公司职员常常会有一种相对其上级的“劣等意识”。作为领导者,应该善用“职务用语”,多多用“请”字,让下属感到地位的逆转,彻底消除“劣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