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66

第66章 想让对方认识错误并克服缺点,不妨先肯定对方的优点

一位太太想要雇佣一名女佣,于是打电话给那名女佣的前任雇主,询问了许多关于她的情况。得到的评价是贬斥多于褒奖。

女佣到任的那天早上,这位太太对她说:“我给你的前任雇主打过电话,她说你老实可靠,而且饭也做得相当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理家比较外行,总把屋子弄得脏兮兮的。我觉得她的话也不是完全可信。我相信你可以把家里整理得干净整齐,井井有条。”

佣人听了很愉快,也很感动。此后,她工作非常卖力,把家里也打扫得十分干净。

这位太太很聪明,她满足了佣人的称许心理,回避了佣人的“逆反心理”。这样,既让佣人发挥了自身的优点,又克服了自身的缺点。

通常而言,一个人一旦受到正面批评,就会产生一种与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的心理,而且会使自己的态度逐渐地转向不接受对方的批评,这就是所谓的潜在倾向,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逆反心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作出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决定的那些人的心理变化为例。

战后,这些人一直被报刊杂志所争相报道,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更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因为他们使用的是具有毁灭性的杀人武器。人们想知道,在投下原子弹之后,是否会造成精神上的苦恼和疾病?而之后又是如何度过他们的余生呢?

事实上,当初这些人在作出投弹决定时,也曾有所犹豫,但也仅是一瞬间而已。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参与这次作战的许多士兵,随着时间的消逝,已完全忘记了当初的自责和痛苦,转变成支持战争。

为什么会这样呢?

究其原因,其中最具说服力的答案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对他们投弹的批评非常多,在群众不断地谴责声浪之下,他们只想拿出一套为自己行为辩解的正当理由,久而久之,在他们的脑海里,作战就变成了一种正常的行为。

可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喜欢批评,尤其是一个人被赤裸裸地直接捅到痛处或弱点时,一定会产生一种失去理智的强烈反感。因此,面对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如果你希望对方能有所认识、有所改正,你所应该做的不是指责他的缺点,而是赞美对方的优点,提出你的期待。也就是说,你应该满足他的“称许心理”,而不是引发他的“逆反心理”。

人人都有一种显示自我价值的需要。真诚的赞扬不仅能激发人们积极的心理情绪,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还能使被赞扬者产生一种表现更好的冲动。

相反,正面的批评往往带来反感,其效果总是负面的。

如果你对孩子、配偶或下属说,他(她)在哪方面很差劲,他(她)做的一点都不对。那么,你就别指望他去改正这些缺点。因为你激起了他(她)的反感,扼杀了他(她)克服这些缺点的愿望。

反之,如果你能慷慨地夸奖,肯定对方的能力,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效果则大不一样。对方一定愿意尽力而为,继续发挥自己的优点,尽量克服自己的缺点。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逆反心理”: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潜在倾向,一旦受到正面批评,就会产生一种与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的心理,而且会使自己的态度逐渐地转向不接受对方的批评。面对他人的缺点与错误,应该做的不是指责他的缺点,而是赞美他的优点,提出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