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61

第61章 对方有缺点,要婉转地为其掩饰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国的亭卒懒惰,西瓜秧自然长不好,与对面西瓜田的长势没法比。

楚国的亭卒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国亭卒的瓜身全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并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说:“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身,那么我们为什么再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起来,而且,你们这样做,他们一定会知道的。”

粱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

楚国的亭卒发现自己田里的瓜秧的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每天早上瓜地都会被人浇过,而且是梁国的亭卒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不由得非常敬佩梁国的亭卒,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

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给梁王,既表示自责,亦表达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为别人文过饰非,是搞好关系的一大技巧。

人人都有面子,人人都好面子。因为好面子,所以谁都不希望别人当众指出自己的缺点或过失。

《菜根谭》上有这么一句话:“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是以短攻短。”

意思是: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到时肯定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得承认,“面子”问题是“人性的弱点”的一种反映。不过,虽是弱点,如果善加利用,也可为我们服务。

某公司的一位客服人员在面对客户的投诉时,就是利用人的这一天性,为公司赢回了信誉与利润。

下面是这位客服人员的回忆: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

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车之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百分之五十五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停止卸货,要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

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到了工厂,我发现购料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

我走到卸货的卡车前,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规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边。

看着他进行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拧了。

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但我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了吗?绝对没有。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材不合标准的理由何在。

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他,并且坚持要他把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高兴起来,于是我们之间的剑拔弩张情绪开始松弛消散了。

偶尔我小心地提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规格的,也使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要求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有意为难他。

渐渐地,他的整个态度改观了。

最后他坦白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并且问我从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松板都合乎检验规格,而且仍然坚持,如果他还认为不合用,我们不要他收下。

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看出,错误是在他自己。

“最后的结果是,在我走了之后,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于是我们收到一张全额支票。”

无疑,婉转地为对方掩饰错误,比当面指出对方的错误更能令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卡耐基曾经说:“用你的表情、声调和动作来表示他犯了错误,你就好比当面告诉人家他错了。但是你能够当面说出他的错误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做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判断力和理智。如此,对方只会反击,而不会改变他的主张,即使用柏拉图或康德的理论去说服对方,也不会使他改变意见。因为你已伤害他了。”

如果某一天,你发现了对方的缺点或过失,如果这一缺点或过失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和利益,你一定不要当面指出,更不能恶语加以指责。相反,你要试着为其掩饰。

你会发现,只有你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反过来,对方就会对你心存感激,从而接受你的意见,维护你的利益。

人际关系的心理学

人人都有面子,人人都好面子。因为好面子,所以谁都不希望别人当众指出自己的缺点或过失。为此,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其掩饰或规劝,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到时肯定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