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癌症病人,被诊断患了癌症,医生认为他已无可救治,吩咐他回家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五年后,医生在门诊再次见到这个病人,很是惊讶,于是问病人:“你吃了什么药,治好了癌症?”
病人一听这话,吓了一跳,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所以他回家后,真的就按照医生说的,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这下可好,得知自己患了癌症,怀着恐惧与绝望的心情,病人回到家,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接着看另一个故事:
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凶残的德军曾经对一个俘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他绑起来,蒙上眼睛,告诉他要把他的血放光。然后在他的手腕处施加一点刺痛,再用水龙头一滴一滴地放水,发出不断的滴答的声音。
他们也许只是想捉弄他,但是想不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俘虏竟然真的死掉了!
这两个故事的结局都让人匪夷所思:癌症病人五年里都活得好好的,却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后半年内去世了?没有遭受任何致命的创伤,俘虏却死掉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理解,问题就简单了。不论是癌症病人还是俘虏的死亡,都是受了心理暗示的影响。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暗示的方式行动。
病人相信了大夫的话,俘虏相信了德军的话,就是接受了暗示,结果,暗示影响了他们的身体机能,导致了死亡。那么,人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暗示呢?难道人们没有所谓的“主见”吗?人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人做出判断,都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而做出。这样的决定和判断,我们称为“主见”。
一个“自我”比较发达的入,是比较“有主见”的。但是,我们知道,人不是神,世上并没有万能的和完美的人,任何“自我”都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这就导致了“完全有主见”的人是不存在的。正是“自我”在客观上的缺陷,为别人的影响和心理暗示留出了空白,提供了机会。
心理学家把暗示所产生的作用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然而,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无疑,积极的暗示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消极的暗示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让对方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暗示不需要讲道理,只靠直接的提示。也就是说,只要给一些现成的信息,使被暗示者无批判地接受,暗示就会发生作用。
比如在交办某项艰巨的任务时,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一定能找到最后的办法的”等等,这样,下属就会信心倍增,满怀激情,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如果下属的工作方法不够好,不妨与他谈论一个工作习惯良好、工作方法得当的优秀员工,这样,下属一旦明白你的深意,自会偷偷地观察你称赞的那名员工,进而效仿他,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事实上,学会自己暗示,也能达到自己鼓励自己的效果。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好的!”就能调动自己的最大能量,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人关系心理学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暗示的方式行动。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让对方产生出相应期望的行为特性。
3假装巧合来制造见面的机会,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近来身体还好吧?”一位直销员打电话给客户。
“好,谢谢您!这个月的业绩不错吧?”
“不错,我很有信心。上次推荐给你的洗碗液好用吗?”
“好用。你们的淋浴露怎么样?”
“很好,含纯净甘油及天然蜂蜜,我哪天去你家,送你一小瓶试试?”
“嗯……算了,我最近一段时间都比较忙。以后再说吧!”迟疑了半天,客户还是拒绝了直销员。
从这段对话,我们能获得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大体有以下这些:一是客户对直销员推荐的产品有了好感;二是她有兴趣了解其他的同类产品;三是直销员希望进一步为客户详细介绍一下产品。
但是,为什么客户会拒绝直销员上门服务的建议?明明想了解产品,却放弃了解的机会,是不是有些奇怪?
其实,这位顾客的心态并不奇怪,相反,从人性的角度来讲,很容易理解。
也许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人,无论你打了多少次电话,说要登门拜访或去他家附近见面,对方都迟迟不肯答应会面。但在电话中听来,却又不是不想见你。这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或者同事,或者客户。
他们为什么会拒绝你呢?
原因多半是:你的行为让他们有了某种顾虑。你提出请求,为对方考虑,专程上门拜访或以对方方便为宜,这的确让人感动,但是,无形中,也增加了对方的心理负担。
对方会想,你特意为这一点点事情跑一趟,既耽搁了时间,又耗费了精力,如果自己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不能让你感到愉快,心里会很内疚,会觉得反倒欠你人情。
更有甚者,可能怀疑,为一点小事专门跑一趟,你会不会有什么别的企图?这样,对方可能会对你怀有戒心。
结果,对方又怕欠人情,又心怀戒备,如果还有别的事情缠身,很可能就在电话里直接谢绝了你的好意。上面那位顾客的心理便是如此。她的顾虑也不止一种:一是担心给直销员添麻烦;二是对方送来的产品自己是否喜欢,没有把握;三是担心盛情难却,如果试用了不买,不好交代。
这样的人,总的表现是非常害怕有心理负担,由此具有讨厌约会的倾向。
从心理的角度来分析,这类人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性格较为软弱,二是心地较为善良。
因为性格较为软弱,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一般而言,那些可以果断地做决定,明快拒绝的人,自然不担心别人的登门拜访。但是如果不善拒绝,对于登门拜访一事,自然是能免则免。
同时,因为心地善良,他们不喜欢劳累别人,欠别人的情。于是,对他们来说,接受拜访就成了一个很大的负担。
也许有人会对此不解。其实,一个人,只要分析分析自己,就能理解这类人的心理。
想想面对无偿上门服务的请求,你往往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让别人跑这么远,是不是不太合适?”
“如果别人上了门,我又不买,是不是就不好?”
“我是不是非得买不可?”
“我能很下心来拒绝别人吗?”
“对方是不是对我抱太大的希望?”
想想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顾虑,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
那么,如何消除人们的这种顾虑呢?
首先,你要有这样的认识:越是心地善良的人,越值得交往;越是心地善良的顾客,成交的几率越大。对于他们,如果能够实现拜访的目标,那么成功的几率便相当高了。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这样的交往对象或顾客。
接下来如何让对方没有顾虑而答应你的请求呢?
最好的办法是:避免与对方约定确定的会面日期,尽量提出减轻对方心理负担的条件。
比如用“碰巧”、“可能”、“刚好在附近”等话引出你的请求。告诉对方:
“碰巧我朋友家离您那不远,我顺路见你一面,可以吗?”
“对了,过两天我刚好有机会到你家那片去。”
“我可能会到附近去拜访,到时如果你有空的话,可以跟我见个面吗?”
这样的请求与劝说,往往能够轻轻松松地打动对方的心。对方会想:不是专门为我来的,那就好,来就来呗。
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关键在于强调“巧合”,通过强调“巧合”的偶然性,减轻了对方的心理负担。对方听起来不觉得生硬,也就容易产生想“顺便”见一面的念头。
当然,答应见面并不意味着拜访目的的实现。去拜访,最好瞄准对方可能最方便的时间,如果在闲聊之中,能够打探出“您通常什么时候比较方便?”,达成拜访目的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之后见到对方,第一句话最好说“真是巧……”
人关系心理学
与那些害怕有心理负,具有讨厌会倾向的人见面,好的办避免与对方约定确定的会面日期,强调“巧合”,用“碰巧”、可“、”刚好在附近等话引出你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