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039

第39章 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东北王”张作霖在一次宴会上给日本人书写条幅,有意落款为“张作霖手黑”。

秘书不知其中的讲究,好意提醒应为“手墨”。

张作霖听罢大加训斥:我难道不知道“墨”字下面有个“土”?

事后张作霖解释说,正是因为日本人索字,才不能带土,这叫“寸土不让”!

原来,张作霖是选择一种暗示性方法来表达其真实意图。

作为下属,为上司办事,理解上司的真实意图非常重要。

在工作中,只有了解了上司的意图,办事的结果才能与上司的心意相吻合,上司才会满意,上司满意了,办事的人自然前途光明。

同样,作为上司,面对下属的一些不寻常的举动,也要静心思考,而不要轻易地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下属的的真实意图,找到正确的对策。

一战时期,美国国家银器公司要替政府制造许多精细的货物,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当时,巴林求接替了帕特森成了公司的经理,他发觉工人们纷纷辞职,员工的流失使厂里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是为什么呢?”巴林求向管理工人的职员提出了疑问。

“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想要更多的钱。”管理工人的职员这样解释。不过,巴林求对于这一解释并不满意。

他决定亲自与数百名正在等着领最后一次工资的工人谈一次话。他逐一地向工人询问他们想离职的真正原因。

为了打消这些离职员工的顾虑,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把管理工人的职员全都打发走了,只留下了自己的秘书。

结果,巴林求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工人们离职,并非只是因为钱,他们对很多地方都感到很不满,他们认为工作环境需要改进。

知道了工人们的真实想法,巴林求立刻保证对这些问题逐一加以改正,并且讲到大战,讲到政府的难处。再三地向他们保证自己的诚心,最后,大多数人留了下来。

巴林求自己说:“当我分析一下他们所说的要求辞职的理由时,我发现‘要加工资’并不是首要原因,它实际上排到第四位去了。”

由此可见,加工资乃是一个假面具,在这一假面具底下,还藏着许多工人们不愿谈及的真正意图。

通常,在领导面前,员工总是会有意或无意地掩饰自己的渴望,因为总是担心自己的渴望太多被领导无情拒绝,或者自己的要求过高被他人嘲笑。因此,他们总是喜欢用迂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

比如,一个员工雄心勃勃,也很有能力,但他总觉得老板不够重视自己。

有一天,他告诉老板,有一个公司愿意以比自己目前更高的薪水聘请自己。

其实,他并不打算离开公司,或许只是碰巧朋友的公司需要他这样的人才,他可能在那获得更高的薪水,或许这个公司根本就是虚拟的。

然而,由于不了解下属的这种心理,老板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心想:翅膀还没长硬就想飞,要真有了本事,那还了得。于是,老板硬梆梆地说:“你目前在公司的发展已经很不错了,该知足了。”

冲着这句话,那位原本不打算跳槽的员工立刻辞了职。

人们的所有举动,哪怕是最简单的行为,其动机都有可能很复杂。因此,不论是下属了解上司的意图,还是上司了解下属的意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下属,在接受上司交代的任务后,不要匆忙动手,要冷静思考、细心琢磨。把上司关于此项任务的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性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为此,平时要多留意上司的言谈话语,以此掌握上司的所思所想。比如琢磨上司在各种会议、各种场合的讲话、谈话,分析心意;观察上司的行动。上司抓什么,怎么抓,了解他这方面工作的关心程度,了解他的决心和心意;阅读上司的讲稿、批示,把握其思想。

作为上司,也应多站在员工的立场,都考虑员工的需要。

多在非正式场合与员工相处,比如车间、食堂、非正式会议、一对一的面谈,通过与员工倾心交谈,了解员工的困惑、担忧、喜与乐、好与恶。

总而言之,要想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意图,既听其言,又要观其行,这样的了解才能全面、深入、到位。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应对措施,才会行之有效。

人关系心理学

人们的有举动,哪怕是最简单的行为,其动机都有可能很复杂。因此,不论是下属还是上司,要想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都不要轻易地相信对方说话,而要静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