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大全集
8030200000107

第107章 适当示弱,是最高明的说服技巧

刘丽是一家日资银行客服部的职员,聪明、能干、自信但有点心高气傲。银行里等级森严,比她早来一年或两年的同事似乎有着很强的优越感,总是在她面前颐指气使。

刘丽在心里暗暗下决心,决定以成绩说话,她相信,只要自己把业绩做好了,就会得到客户总监的赏识。

同办公室还有一个杨云,也是刚来不久,也许是大学刚毕业,不谙世事,总是有许多问题。其他人多是各忙各的,懒得过问,唯有刘丽,每次杨云遇到难题,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以致于杨云经常在办公室发出这样的感叹:“刘姐,你好厉害啊!”

因为勤奋,业绩也不错,还肯乐于助人,渐渐地刘丽开始美名远扬。半年后,几乎整个银行都知道客服部有个刘丽,虽然新来不久,做事却非常有能耐。

接下来是每年10月例行的人事调整,刘丽信心十足,就等着顶头上司亲口告诉她被提拔的好消息了。

可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杨云荣升客户主任助理,刘丽原地踏步。

刘丽又惊又气,心里在问:我到底哪里做错了呢?

一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主动约她喝咖啡,刘丽请她指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你太强了,所以大家都觉得你不需要提升。谁知道你坐上去之后会怎样呢?杨云就不一样啊。她可爱、柔弱,人人都愿意帮她。还有啊,提升杨云这样的人,至少不会妨碍自己的位置。”这位同事一语道破天机。

刘丽这才明白,自己表现出能力太强,反而害了自己。随后,她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己。她首先改变了自己万事不求人的做法,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她会向同事们请教。同时,她逐步改变自己独来独往的习惯,在工作之余,有意识地与同事接触,故意将自己的弱点、缺点以及不为人知的“另一个自己”故意暴露给对方。

没过多久,刘丽的人际关系就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后,她更是谦虚谨慎,不再凡事逞强。

在第二年的综合评定中,她的“员工互评”分数竞出奇的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刘丽很顺利地被提升为客户主任。

俗话说:“大树易折,弱草坚韧”,人心就是这样,对比自己强的人,往往心存戒备甚至敌意。因此,在职场,如果你总是强调自己的优势,千方百计地显示自己的高明,很容易引发对方的抵触情绪。

相反,如果你放低姿态,自曝其短,往往能够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甚而打动对方,获得对方的认同与支持。

一家唱片公司倾尽全力塑造一位年轻的偶像男歌星,除了进行长期歌唱技巧训练之外,还安排了服装仪容训练、说话技巧训练,希望能够让这位新人一炮而红。

长期训练下来,新人果然成熟了很大,不再像刚出道那般稚嫩,上电视节目宣传时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圈可点。服装仪容更是光彩夺目,看不出丝毫的瑕疵。

但是没想到,努力了两年,耗费了许多成本,却不见其成为偶像。

唱片公司老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了一位造型高手重新为他塑造形象。

高手一出手,情况就不同了,短短不到几个月,新人就红遍了各地。

高手到底是用了什么特殊训练,让新人翻了身?

说穿了,高手不但没有再训练,反而停止了一些塑形课程。他拿掉了新人过多的包装,他要求新人恢复大男孩子原有的青涩模样,不要故作老成。于是,新人去除了包装,在舞台上说起话来朴素自然,有时结结巴巴,遇到了敏感的问题还会脸红,这副模样,让歌迷们很是心动。

其实,归根到底,新人打动歌迷的诀窍就在于示弱。

适当的示弱是一个颇为有效的人际交往法则。一个人懂得示弱的人,不管他有多么出类拔萃,但不会让人感觉威胁,不会让人妒忌,相反,他会赢得更多的赞美、关爱与友谊。

人在职场,有必要适当地在他人面前示弱,尤其是在上司面前。

上司通常都会“好为人师”,尤其是你的顶头上司,如果你比较弱,上司可能会当你是后进,教你、带你,但是当你的羽翼渐丰、爪牙渐利,威胁到他的利益的时候,上司的态度可能就会有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职场新人会发现,突然有一天,对自己呵护有加的顶头上司突然对自己不冷不热的,甚至处处为难自己。

如果是这样,你就应该好好检讨检讨。是不是你说话不注意或者做事不小心,自视甚高、锋芒毕露,让上司感到了威胁?

如果真是这样,如果你希望一直被你的顶头上司爱护。你就应该放低姿态、适当示弱,时时把上司放在第一位。同时,你还应该小心地暗示他,你对他充满感激,你绝对忠诚,绝无二心。

人关系心理学对比自己强,人们往往心备甚至敌意。在职场,你总是强调自己的优势,千方百计显示自己的高明,很容易引发方的情绪。

相反,如果低姿,自曝其,往往能够消除对方的戒备心,获得对方的认与支持。为世潜规则7主动请求反感你的人给予批评,他反而会接受你如果你的工作可能遭受他人的反感,你将怎么办?

相信方法会有很多,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请求这个反感你的人给予批评。就像少年李嘉诚那样。

如今的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曾经做过推销员。有一次,李嘉诚进入一家酒楼推销铁桶,被老板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不过,李嘉诚并没有轻易认输。离开酒楼不远,他便重新思考对策。他很快就有了主意,于是,又转身重新回到酒楼。

再次见到老板后,不等对方开口,李嘉诚就抢先说:“我这一次不是来推销铁桶的。我只是想向您请教,在我进贵店推销时,我的动作、言辞、态度等行为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您指点迷津。我是个新手,又是晚辈,您比我有更丰富的经验,在商界您已经是成功人士了。我恳求您的指点,好让我改进。”

请求自己给予批评,原本对李嘉诚反感的老板大吃一惊,也为其所动。他一改拒人千里的冷漠态度,向李嘉诚提出了一些批评建议。最后,这位老板还改变主意,购买了李嘉诚的铁桶。

无独有偶,后来升任高露洁公司总裁的立特先生也曾使用类似的手法而大获成功。

立特先生最初是一名香皂推锁员。当他开始为高露洁推销香皂时,订单接得很少。他常担心会失业。经过分析,他确信产品或价格都没有问题,他推断问题就出在自己身上。因此,每当他推销失败,他便会在街上走一走,想想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得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

有时他会折回去,请求商家给予批评:“我不是回来卖给你香皂的,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意见与指正。请你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不妨,请不要保留。”

就这样,通过请求对方给予批评,立特先生赢得了许多珍贵的忠告、友谊,以及订单。

为什么呢?

因为,不论是李嘉诚先生还是立特先生,他们虚心向对方求教,请求对方批评的这一低姿态,传递了以下信息:

首先,我尊重您;

其次,我承认您比我强;

再次,我知道自己存在某些不足;最后,我渴望得到您的指教。

试想,面对一个尊重自己、渴望得到自己指教、谦卑的人,你还会心生恶意、心存反感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反感自己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一个不相识的陌生人、一位交往不多的邻居、一个你必须天天面对面的同事,甚至你的某位亲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

一旦他们对你不满,与之相处、共事,就会有很多困难。因此,你总得想办法消除他们的反感。

也许,对于他们反感的理由,你非常清楚。但也有很多时候,对他们的不满,你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消除反感便会容易一些。因此,办法有两个:一个是防止容易导致反感的言行再度发生,让对方的反感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另一个是针对对方的反感,采取一些补偿性的措施,也许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两人就此冰释前嫌。

如果遇到第二种情况,问题的解决会相对困难一些。因为不知道别人反感的理由,你就不知道在这些人面前,哪些行为得避免,什么样的补偿性措施会有效。

在这种情况下,直截了当地询问通常不会有结果,反而容易引发对抗。这时候,你不妨放低姿态,主动请求对方给予批评,指出你言行中的不妥。要知道,一个人对另一人反感,通常是对另一个人的某些言行持否定态度。

只有你心诚,对方就可能开口,一旦对方开口,他对你的反感也就消除了一半,同时,你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对此有了对策。

人关系心理学

放低姿态,主动请求反感你的人给予批评,指出你言行中的不妥。这样,对方将一反常态,不再反感你,还可能喜欢上你,进而帮助你。因为你请求对方给与批评,是接地向对方表示了你的尊重与谦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