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周鸿祎: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
8027800000025

第25章 “起飞计划”:批量地复制360的成功

作为一个天使投资人,周鸿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有人都羡慕周鸿祎的“幸运”,可是他很清楚,作为旁观者,作为导师,间接创业并不符合自己爱折腾的秉性,他必须回到一线战场,亲自创业。于是,就有了随后的奇虎360.

但同时,做天使投资人又是他一辈子不愿意放弃的“兴趣爱好”。这从下面这段话不难看出:

“我向来看不起某些市值很高的互联网公司。这些公司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疯狂遏制创新企业,另一方面,什么广告都敢接,起不到一个好的表率作用。他们都是会赚钱的公司,但却没法赢得用户的尊重。我希望360能成为像谷歌一样受人尊敬的伟大公司。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考虑如何在自己的行业领域内,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先去不择手段地赚钱再去做慈善买个好名声是很虚伪的。互联网的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随着我们年纪慢慢变大,对互联网的感觉会越来越不敏锐,对新生代用户会越来越把握不了。我的性格让我很难变成那种传统意义上所谓伟大的企业家,那也不是我的梦想,我更愿意将来去做天使投资人。”

从做天使投资人的那一天起,周鸿祎就树立了这样的价值观,帮助别人成功要比自己创业成功更具快感。在他看来,比起做企业,风险投资是一个真正能长久干下去、产生价值的工作。在360走上轨道之后,周鸿祎帮助年轻人创业的热情不减,用自己多年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经营管理上给创业者提供具体指导,帮助他们少走弯路;用360的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用360的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但是仅靠他个人和360公司的力量,要想扶持和培养出一代创业新人,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直接创业和“间接创业”鱼和熊掌兼得,周鸿祎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将天使投资组织化,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起飞计划”。

2007年,陈天桥启动网游行业的“18计划”。这个投资计划旨在选拔优秀的网游产品。好的作品一旦被选中,盛大将视情况而定利于优秀网游产品发展的扶助方式,或是与其展开合作,利用自己的平台帮助其拓展市场,提升盈利水平;或者直接注资,不予干预。

陈天桥的“18计划”直接启发了周鸿祎,2010年1月5日,在周鸿祎的倡导下,推出了类似的“起飞计划”。

“起飞计划”全称“免费软件起飞计划”,和“18计划”一样,旨在选拔优秀产品,扶持种子创业企业。“起飞计划”集合了红杉中国合伙人沈南鹏、高原资本合伙人涂鸿川、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三大投资人的10亿元人民币基金,拟用三年左右时间,聚焦免费软件产品,发掘那些能够改善网民生活的种子选手。免费软件产品的idea一般都很棒,只是他们普遍程序员出身,缺乏健全的创业实力,“起飞计划”就是要通过对其进行投资、孵化、合作和收购的链条化扶助,帮助创业者实现最初的宏伟梦想。

周鸿祎之所以推出此计划,是因为他对很多免费软件创业者感到遗憾。他发现市场上有很多受用户欢迎的免费软件,由于开发者的短视,或者能力限制:不善经营,不懂得推广和管理,不会融资,不懂得变通,找不到盈利途径……往往在小赚一把后就变现,或者采取捆绑搜索的方式挣点小钱。比如,“开心农场”在推出伊始,曾经深受用户厚爱,一度成为白领上班间隙的最大娱乐消遣。然而,人气很高,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最终软件的开发者上海五分钟游戏公司以超低价卖给腾讯。这样的软件,在变卖之后显示的市场价值,远远超出开发者的想象。

“起飞计划就是要帮助免费软件突破成长困境。”周鸿祎说,“创业者最缺的不仅仅是钱,往往还有其他资源,譬如成功者的帮助。这个计划将用360的经验、资源和平台来扶持一批免费软件公司。希望最终能批量地复制360的成功,让广大网民用上更多更好的免费软件。”

在周鸿祎的规划里,一个好的免费软件项目,得到成百上千万元的投资是最其次的,关键是可以直接得到来自沈南鹏、涂鸿川的经验分享,他们对开发者所提的关于管理、商业模式方面的具体建议,都是经过过去成功或失败经验检验过的。而且,这些免费软件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占有的用户资源很小,依托360的“软件管家”等平台,就可以实现快速“起飞”。

对于360和这些创业公司来说,这种模式无疑是多赢的“好模式”。当用户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创业公司就可以从360那里获得增值服务的分账等收入。而360也可以通过合作,拓展新的增值服务形态,实现额外盈利。

周鸿祎认为,360专注于自己的安全产品开发,所以很多事情自己做不了,“这一点就决定了360不是很多创业公司的竞争对手,而可能会变成很多商业公司的朋友和伙伴”。通过与更多的免费软件合作,就可以构建起一个免费软件联盟,形成集聚效应,增加360在免费领域的品牌影响力。

马化腾有他的企鹅帝国,陈天桥有他的盛大帝国,周鸿祎自此建立以免费为利器的奇虎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