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在经历一段调整减速后,今年出现了经济升温,全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2%,1997年以来的市场全面疲软已经开始变化。由于西部大开发正在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植树造林等重大项目正在启动,加快西部开发的政策正在陆续出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开始表现出来。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带动下,今年四川也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工业增长10%,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高于去年同期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幅0.4个百分点。1~6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1.2%,达704.9亿元。四川中心地带的成都地区,1~6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2%,增长快,市场旺表现得更加明显。作为中国经济大省的四川,在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实行跨越式经济发展中,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走质量提高型的发展道路
西部近20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慢,问题在于产品质量差,技术水平低,产业升级慢,数量扩张型的增长表现得十分突出。数量扩张造成产品竞争力弱,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企业由此陷于困境,地区经济实力薄弱,越来越依靠数量扩张。这就是西部数量扩张型增长的发展怪圈,它是西部经济滞后的重要根源。
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进入以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发展新时期,卖方市场时代成为过去;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一切决定了要搞好发展,加快增长,必须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加快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为主要目标,走质优取胜之路,而不能继续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西部各省为力争缩短东西部差距,正在争取提高速度。速度是重要的,但是上水平、上质量、提高竞争力尤为重要。西部各省均经历过国内生产总值超高速增长时期,一些地区乡镇企业曾经有过80%的连年增长,但是由于质量、竞争力上不去,速度很快降下来。欲速则不达,西部各省区都有同样的经验教训,应该很好地汲取。在宏观经济升温,沿海一些省出现国内生产总值18%的超高速增长的形势下,西部应该走上水平、上质量、促增长的道路。要看到尽管今年以来经济转暖,销售转旺,但是过剩与内需不足仍然是主要障碍,大范围的过剩,还将长期持续。此外,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当前条件下,企业只有靠产品质优、物美、价廉、服务好,才能打开销路,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才能持续高增长。因此,我们应该头脑清醒,对低质量数量扩张保持警惕,坚定不移地立足提高质量求发展。
二、大力构建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西部经济的重大弱点在于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发展不足。四川制造业中不乏成效显著的明星企业,如长虹彩电、地奥制药、四川名酒、名烟等。但总的来说,增长快、盈利大的大公司少,产品升级换代慢,企业研发即研发支出比例小,科技创新进展乏力,绩效最好的大企业科技创新与新产品开发,也较之沿海落后一两个节拍。有竞争力的产品少,是外地产品在四川市场长驱直入、本省企业产品积压、营运发生困难的原因。因而,加快西部发展,就应该对症下药,要把提升企业竞争力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要重点突出,大力培育十来个重量级的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大企业。无论是企业的结构调整,还是制度创新、技术改造,都要对准提高竞争力的目标。西部地区具有不少形成拥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企业的条件,例如:
1.市场大。四川是拥有8500万人口的西部人口大省,农村人口达7000万,人多市场也就大。大力开拓潜力极大的四川农村市场,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销售收入。轿车业如能够乘中国轿车热兴起的东风,充分开拓四川的市场,争取在2005年销售5万辆新型轿车,将为企业带来100亿元的销售收入,数年可以收回投资。
2.劳动力成本低。在四川十分突出,农村还将有数千万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未来20年内劳动力成本低将是四川投资拥有的比较优势。
3.资源丰富。四川拥有丰饶的农业、畜牧业、林业、中药材资源,攀西地区拥有亚热带农业资源和丰饶的水利、矿产资源。
4.更重要的是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它会带来西部经济条件和投资环境的优化。以上四个方面相结合,形成了对投资者来说的西部比较优势。在四川的企业,只要能做到充分发掘和利用好“西部优势”,就能转化和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在西部兴起是大有希望的。
三、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
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实行产业升级,或是培育优势产业,除了要依靠制度创新外,还需要狠抓科技创新。我们说西部经济竞争力弱,在于多数企业产品质量差、技术含量低、新产品开发慢,上不了档次和水平。而这又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滞后。西部有峨眉泉而人们却喝珠江水,有天府农业却吃泰国米,这种“西部现象”的根子是企业设备落后,先进技术引进少,即使引进了技术也未能做到充分消化、吸收,实现不断的技术创新、再创新。
产品多年老面孔、技术十年一贯制,似乎成为西部经济的常规,而我们却又面对着一个科技不断创新的时代,在技术不断进步、产品不断创新、价廉物美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的条件下,技术创新滞后的企业将面对被淘汰的命运。因此,搞好西部大开发,就要充分重视科技创新,走一条以不断地科技创新促发展的道路。大工业企业要下定决心,高瞻远瞩,实行大跨度、高要求的科技创新。要加大研发力量,——目前多数企业研发支出不超过销售收入的0.5%,——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和推出,加强新技术引进,要舍得花钱促进技术进步,以优质产品开拓市场,而不要只是打降价战,也不能单纯地膨胀销售队伍。也就是说,人们要横下一条心,走不断地技术创新之路。不以产值论英雄,要在技术创新上比高低,这是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发展后劲之路。大中小各类企业都要走适合于自身的科技创新之路,而搞好农业领域中的科技创新,更是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和促使农民增收的唯一坦途。
四、培育高科技产业,为西部发展添后劲
在当前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形势下,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增长最迅速和对经济、社会带来重大影响的产业。中国西部大开发,要针对世界高科技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采取对应之策。这就要求西部除了要在面上推动普遍的科技创新外,在点上应选择经济实力强、科技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切实加强以信息、网络和生物工程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成都是西部经济重镇,成都地区拥有经济、科技人才优势:这个地区多媒体、软件创造、光纤电缆迅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网络热。成都2000年6月底上网家庭达40万户,仅次于北京(47万户)、上海(52万户)。成都拥有电话家庭百分比为17.2%,仅次于北京(21%)、上海(17%),超过广州(15.6%)。成都大小网站有1000多家,天府热线有客户50万户。成都有着加快信息、网络业的条件,这里是西部大学和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城市,金融业活跃、商业意识浓郁、“网虫”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西南硅谷”。关键在于要有发展新思路,要采用市场经济的新办法,充分汲取国外搞硅谷的经验,包括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政府要加强领导,实行宽松的政策,充分依靠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动员千万科技人员的创业积极性,促进风险资本的形成和进入,特别要走与国外合资办厂之路。这样,成都地区的信息化、网络化大力发展的路子就可以越走越宽,成都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新经济”的富有希望的生长点。
五、实行开放式的大开发,走互利、双赢之路
西部经济要走上提高质量、求发展、科技创新添后劲的道路,需要充分利用国外、省外的资源。要大开省门,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信息,走出一条在开放中加快发展的道路。
我们是在世纪之交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网络化)已成为不可抑阻的大趋势。西部大开发要从时代的特征出发,适应全球化、信息化的要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一条开放式的西部大开发的道路。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大开放的政策,可以说,许多限制都已经放开。外来投资者有着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广阔场所,无论是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西电东送的电网建设,还是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与重组,以及攀西矿产资源、四川优势农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信息和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外来投资者都可以在这些领域找到无限富有吸引力的商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在全球跨国界、跨地区配置资源的新时期,我们面对着搞好发展、加快大开发的众多机遇,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利用外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西部,实现互利、双赢的新方法。抓住机遇,做好开放式的西部大开发这篇大文章,关键在于人们观念的更新。四川应该进一步增强大开放的观念,落实好政府有关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更开放的姿态、更有力的举措、更优良的投资环境,实行大开省门引资金。我建议我省企业要着眼于企业结构大调整、技术大提高,敢于多“出点血”,在合作、合资中求发展。我也建议在四川有投资意愿的外商企业和省外企业,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要把四川作为推销二流技术的场所,而是把先进的技术和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带来,扎根四川求发展。这样的企业能发展,投资人能赚钱,互利、双赢之路在四川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