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了一个新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论断:“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首次被作为制度内因素正式写进党的文献中,并在全国人大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得到国家大法的确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阐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道重大论题。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共识的这一论题得来不易,是小平同志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和卓越的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所作出的理论总结。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走过了一段极为艰难、曲折和不平凡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10月—1952年,是中国私营经济的恢复时期,私营工商业在这个时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1953-1956年,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小私有制的改造时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党内认识,我国实行了剥夺和消灭私有制经济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过急的措施。此后,“文化大革命”,几乎荡尽了私有经济,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成为清一色的公有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飞跃发展。
198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比例仅为0.5:99.5,到1996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24:76.1996年,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2763.7万户,从业人员5017.7万人,私营企业达81.9万户,雇工1000.6万人,总产值达3226.5万元。到2000年底,全国城乡个体户达3160.6万户,私营企业达150.89万户,两者从业人员为80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城乡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要,增加了就业和财政收入,扩大了出口。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地区,由于充分依靠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在国家没有大的投入的条件下,多年来,经济仍然保持了12%以上的高增长势头,人民收入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兴旺发达,社会安定团结。非公有制企业具有体制活力,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在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活动交往与业务联系中,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也得到了促进。另外,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国有经济实行布局的调整和企业重组。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经历的历史曲折和改革开放20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表明了邓小平阐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话。江泽民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和认识的论断,关于判断人们政治上进步与落后三条标准的论断,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论断,关于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的论断,从理论上回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遭遇的一系列新问题,特别回答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这是对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我们已进入新的世纪,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是可以预料的。李学明同志的专著《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研究》,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作了深入细微的分析。全书资料丰富,立论严谨,从理论渊源、理论延伸、实践事实、代表人士工作等4个方面分9个章节进行了研究。主要围绕作者概括出的三论:不怕“富”论,不怕“资”论,不会“变”论,结合我国实践经验,展开理论分析,全面阐述和探讨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体系。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搜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汇集了小平同志的大量谈话,生动活泼地和清楚地展示了一代巨人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脉络。李学明同志长期以来致力于邓小平思想研究,成果丰硕。这是他的第四本研究邓小平思想的专著。在我国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当前,这部学术著作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并且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的开展。是书即将付梓,邀予为序,欣然命笔,谨致以最美好的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