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中的大部分员工都成为不思进取的“沙丁鱼式”的人物时,就必须引入一位“鲶鱼式”的人物,让“沙丁鱼式”的员工产生一定的危机感,进而激活员工队伍,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2.1你的员工缺乏忧患意识吗
大多数企业可能都面临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员工没有突出的业绩但也没有较大的过错,他们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来应对每天的工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去改变这一状况呢?
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这样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管理学家把这种利用鲶鱼保持沙丁鱼活力的现象,称为“鲶鱼效应”。
在这个鱼槽里,鲶鱼就像一针兴奋剂,为死气沉沉的沙丁鱼群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激发了其潜在的能量。毫无疑问,如果没有鲶鱼的威胁,那些沙丁鱼的动力可能永远都不会被激发出来。这种以危机感促进生存的“鲶鱼效应”,在大自然中经常可以见到,草原狼就是一例。
澳大利亚的某牧场上经常有狼群出没,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后来,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牧民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不升反降,而且体弱多病,羊毛质量也大不如前。
牧民这才意识到,失去了天敌的羊群,因为长期的安逸生活,生存能力大大下降,进而其基因也发生了退化。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后,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了。
企业用人也是一个道理。一家企业,如果长期使用一批员工,员工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种紧张气氛,这样,企业自然而然就会充满勃勃生机。
2.2案例:本田,妙用鲶鱼效应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用以激发员工活力。
日本本田公司总经理本田先生曾一度为员工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而苦恼,受到鲶鱼故事的启发,他决定进行人事方面的改革,首先从销售部入手。
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本田公司终于把松和公司销售部副经理,年仅35岁的武太郎挖了过来。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销售部经理后,凭着自己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和过人的学识,惊人的毅力和工作热情,受到了销售部全体员工的好评,员工的工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活力大为增强。公司的销售出现了转机,月销售额直线上升。
本田先生对武太郎上任以来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于他的工作表现,销售部作为公司的龙头部门还带动了其他部门经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
本田公司通过鲶鱼型人才的引入,唤起了其他为数众多的“沙丁鱼”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另外,若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引导得当,在企业内部还会出现“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2.3微管理:巧用鲶鱼效应,盘活团队活力
前文说到,当工作达到较稳定的状态时,常常会出现工作积极性降低的现象。于是便滋生出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从而消去了追求上进的动力,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引进“鲶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至少需把握好如下三个要点。
(1)在“鲶鱼”的选择上,依据企业实际,确定从内部提拔还是外部引进。企业在运用“鲶鱼效应”,决定是否引进“鲶鱼”时,一定要看有没有实际需要,是否可以将本企业内的一些有作为的“沙丁鱼”提升为“鲶鱼”。如果盲目引进,可能使一些有抱负的“沙丁鱼”由于看不到希望而另谋高就。
(2)控制好鲶鱼的数量。鲶鱼数量过多,刺激过度,容易引起全体人员的恐惧感,造成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
(3)企业领导者要给“鲶鱼”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使“鲶鱼型人才”有充分施展其才华的舞台和空间。
微管理小窍门: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管理者,千万不要对“鲶鱼”有求全责备的心态,而是要用其长避其短,善于对他们进行引导,将他们的缺点降到最低。
2.有效实施“分权管理”,努力使整个团队明确组织的目标,给每一位员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管理者,使其自动自发地完成工作。
2.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团队成员是否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若不是,你是否考虑在他们内部放入一条“鲶鱼”?
·日常管理中,你是如何对鲶鱼型员工进行有效引导的,请列举一两个事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