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激励的学问
8010500000024

第24章 别让迟到的激励冷却了员工的心

激励的作用往往是瞬间的,员工有好的表现,应尽快嘉奖。假如都要等到年终表扬,那么,激励的效用将大大降低。

4.1为何调动不起来员工的积极性

表彰贤能,激励部属,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是领导者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尽管企业采用年终考评兑换奖励的办法,可员工创新创效的积极性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热情还是很难被有效调动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激励的时效性有关。

有时候,激励无效的原因仅仅是没有及时给予员工应有的激励。比如,某个员工工作很出色,应该给其加薪或者予以奖励,结果拖了半年才真正到位,这样虽花了钱,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4.2案例:思科公司的即时奖

激励是否及时,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就像我们平时炒菜一样,在不同的时间放入佐料,菜的味道和质量是不一样的。超前的激励可能会使员工感到无足轻重,迟来的激励可能会让员工觉得多此一举,使激励失去意义,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

思科公司十分重视用奖励来激励人才留下来。在该公司的物质奖励中有一个“即时奖”,以销售人员为例,如果员工在销售中有超越平常的表现,那么他的主管随时可以在50~2000美金的范围内给予他奖励。

试想,如果某位销售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后,作为该员工的领导当时什么也没做,而是过了十天半月后,再给这位员工以奖金或别的什么奖励。两种方式,哪一种方式带给员工的触动更大?答案不言而喻。

员工做了贡献获了奖,奖金却迟迟不发,让员工望眼欲穿。而企业则抱着“有了成绩跑不了,年终算账少不了”的想法,往往使奖励本有的激励作用随时间的延误而丧失。此时的员工早已心随境迁,没了那股热劲。

4.3微管理:谨防延迟效应的措施

看过海豚表演的人都知道,海豚在水中跳过一个圈,就要上来要鱼吃,吃了鱼后它又去表演,没有鱼的激励,它就不会表演了。及时的激励,能使海豚的表演持续,对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管理者要在日常管理中,及时而充分地给予员工应有的激励,让他们获得“恰逢其时”的感知。对此,企业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让员工激励的具体做法和程序制度化。让制度对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形成双重的规范和保障作用,这样领导不能随意惩处下属,员工也不必担心奖励流于形式而使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2)对于自己的承诺,管理者必须要有立即兑现的意识。

(3)管理者要善于因地制宜,深入分析、研究员工的特点,采取灵活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使员工的内在活力得以全面激发,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要给员工开“空头支票”,切不可出现在要求员工完成一项任务前承诺得相当好,当员工完成了任务,可奖励却迟迟不按约定时间予以兑现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失信于员工,挫伤其积极性,而且还会造成企业与员工关系的不和谐。

微管理小窍门:

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也及时给予了员工相应的激励,但企业管理者还需注意保持激励的持续性,切不可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形。

4.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企业是否构建了完善的激励制度?

·当下属员工工作表现良好时,你是否按事先的约定兑现了相应的奖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