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人脉投资课程
8005200000034

第34章 倾听与提问是了解别人的最佳方式

在与人交往时,除了要注意说话的技巧外,还要懂得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对方,善于倾听和提问。

很多人在和他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让对方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能听自己说话。要知道,交谈是双向的,而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在交谈中懂得适时地倾听对方说话和提出有关问题,能够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也有利于引导谈话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学会倾听和提问,让对方多说话,对自己是有益无害的,也是了解别人的最佳方式,也会因此而拥有非凡的人脉。

有一位曾在报社任职多年的记者,后来成了一家大企业的部门主任,薪水上涨了几倍。认识这位记者的人都知道,他身材矮小,口才一般,又没有任何耀人的学历。这样的人何以在数十个应征者中脱颖而出呢?

原来他在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立刻去图书馆查资料,知道了这家企业创办人的生平背景。

从背景资料中他发现这位企业负责人,早年进过牢狱,这些不足为外人知道的事情,这位记者都暗记在心。同时他知道这个大老板在出狱后,从一个路边的水果零售店做起,后来涉足建筑业,最后才有了目前的大企业。

这位记者在面试的时候说:“我很希望为这样组织健全的大企业效力,听说您当年只身南下闯天下,由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开始,到今日领导万人以上的企业……”

那个大老板有段不堪回首的牢狱生涯,因此,从不愿提起过去,不料这个记者能避开那不光彩的一面,直接把出狱后的创业和他南下闯天下联起来。这样他就名正言顺地说起了他的成功史,而且超过了面谈时间,大老板还是意犹未尽。

最为奇怪的是,原本面谈应该是应聘的说、招聘的听,而这位记者几乎不用说任何与将来有关的计划,甚至连自己那毫不傲人的学历也不用提到,只要当听众就可以了。

假如这个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说自己怎么样,把自己夸耀一番,也许就会出现另一种结局。

那么,在倾听对方谈话的时候,应该把握哪些基本原则呢?

1.要有耐心,不能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话。有些人话很多,或者语言表达有些零散甚至混乱,这时就要有耐心听完他的叙述。即使听到你不能接受的观点或者伤害某些感情的话,也要耐心地听完。听完后可以反驳或者表示你的观点。

当他人流畅地谈话时,随便插话打岔,改变说话人的思路和话题,或任意发表评论,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或不礼貌的行为。

2.集中注意力,真心诚意地倾听。人的思绪进行得很快,往往超过讲话的速度。讲话的速度是每分钟120~160个字,而思考的速度则是每分钟400~600个字。因此,要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

假如你真的没有时间,或由于别的原因而不愿听对方谈话,你最好客气地提出来:“对不起,我很想听你说,但我今天还有一件事要做。”礼貌地提出来,比勉强听或者坐着开小差更好一些。

3.适时给予反馈。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对讲话人所表达信息和情感的理解,这表明你已经听到并理解了信息。你可以逐字逐句地重复讲话人的讲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讲话人的意思。比如:“你的话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当别人说:“我不喜欢我的老板,再说,那个工作也很烦人。”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你对你的工作不太满意?”

4.偶尔地提问或提示给讲话者以鼓励。如:“你能详细说明一下刚才你讲的意思吗?”“我可能没有听懂,你能再讲具体一点吗?”或用提问或评论的方法鼓励讲话人:“这几条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好呢?”“这很有趣,请你接着说。”

同样,可以适时用简短的语言,如“是”、“对的”或点头微笑来表示你的赞同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只有会听,才能真正地会说;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促成有效的交流。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交流的一半就是用心倾听他人的谈话。不管你的口才有多么出色,你的言语多么精彩,也要注意听别人说些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专注认真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就是在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善和兴趣,就等于在告诉对方,“你说的东西很有价值,”或“你值得我结交。”因此,对方对你的感情也就更进了一步,“他能理解我”,“他真的成了我的知己。”同时,倾听也能够使对方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倾听的最大价值就是深得人心,使双方感情相通、心理距离缩短、信任度增加。只要时机成熟,双方就可以从陌生人变成好朋友,甚至是知己。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倾听别人的谈话,是维系人脉、保持友谊的最有效的方法。”可见,说是一门艺术,而听更是艺术中的艺术。

造物主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我们少说多听。不仅要倾听别人的声音,参考别人的建议,也要倾听平时少为人听或不为人听的声音,因为那里面也许藏有珍宝。学会倾听,发掘生活中的小秘密,这就是许多成功者成功的秘诀。

因此,注意倾听是你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的有效方式。许多人不能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就是因为他不注意听别人讲话。心理观察表明,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戴尔·卡耐基曾举过一例:在一个宴会上,他坐在一位植物学家身旁,专注地听着植物学家跟他谈论各种有关植物的趣事,除了提出一个问题之外,几乎没有说什么话,但分手时那位植物学家却对别人说,卡耐基先生是一个最有意思的谈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