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用人的智慧
8004800000072

第72章 遵循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法则

企业用人,要遵循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法则,员工需凭借自己的能力升迁,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要淘汰。

3.1别让不合格的人占据职位

有些企业里面,许多重要的职位被一些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占据,而且这些不合格的人不会被淘汰,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些人正是由企业的管理者一手推上位的!

一位企业经理向朋友诉苦,说他现在干得可憋气了。他的企业有位高管,趁企业改革之际,安插了大量亲信,把那些有用没用的人都安排了上去,典型的“听我的就让你上,不听我的就让你下”。这位经理虽然没有被撤下,但是部门里面却被安插了几个不称职的人,这些人不是听命于他这个经理,而是听命于那位高管,越级授权、越级汇报,给他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干扰,被动极了。这位经理指挥不动他们不说,他们做错了任何事情,还要由他担着。那位高管掌握采购大权,他首先换掉的是以前不听他话的品管部经理,其次调整的就是物控部人员。员工们私下纷纷议论说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就是老板不知道。企业里很多员工因为这个心生不忿,部分人已经跳槽了。长此下去,员工离职将会越来越多,企业几乎会变成他们自家的了……

该淘汰的人不淘汰,不该上位的人纷纷上位。那位高管可谓是任人唯亲,极力培养自己的势力,而置企业于不顾了。这样的用人体制下,企业的管理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必然会越来越差。

3.2案例: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企业用人的准则

为了规避这种现象,企业管理者们必须遵循能人上岗,不合格的人坚决淘汰的原则。

格力电器集团是一个拥有8万多名员工的企业。要带领如此庞大的队伍,注定了格力集团内部要发展一条自主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自主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在基层工作过几年的员工通过重新竞聘以后,条件合格者就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刘烨(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9 年前,刘烨大学毕业以后就来到了格力电器当一名设计人员。在这9年的时间里,格力发展迅速,招进的人才也越来越多,而且学历也很高。然而,格力电器依然推行着自主人才培养的模式,这样,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的刘烨逐渐从普通的设计员升到设计组组长,最后成为一名能够承担大型研发任务的主任。

对于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刘烨说:“公司的人才选拔一直是从内部来选人,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看重的是能力和经验而不是学历,这对我们来讲应该说是很有益的,因为我们相信只要努力地干肯定会有机会的。”

同样,在华为,企业也非常遵循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

1996年,包括市场部总裁在内到各个办事处的所有正职干部集体辞职。通过采取竞聘的方式进行答辩,公司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表现、发展潜力和企业发展的需要,重新任命干部,用有能力、能做出贡献的人取代那些已经丧失了创业时期的激情、跟不上形势需要或者已经松懈的干部。这样,包括市场部代总裁的毛生江在内的大约30%的干部被替换下来。

优秀的人才理应得到认可和升迁,竞争力衰退的管理层也应该被替换下来,“退位让贤”。就像这两家企业一样,我们应该提倡公平竞争,让员工凭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决定胜负,决定他们到底该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3.3微管理:去芜存菁,留下企业需要的

因此,不符合要求的员工要离开,提升有能力的人作为中坚力量,才是企业管理进步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内容。

(1)企业可以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并规定管理岗位的任期时间,即选用合适的任期制度。

(2)企业要对所有管理人员实行年度考核和每一届任期的考评制度。考核内容可以以工作业绩作为考评指标。

(3)企业要制定较完善的考核制度,防止管理者之间的恶性竞争。

微管理小窍门:

1.管理者要保证各项用人机制的公开透明,并接受所有员工的监督。

2.淘汰不能手软。不到最后一步,企业不会将员工解雇,除非是员工“罪大恶极”。所以,管理者要在事前给所有员工充分的警告,但真正到了解雇的程度上,就要毫不手软。

3.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的企业有没有领导安排进来的没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带来了什么不利影响?

·你是怎样做到员工的优胜劣汰,保证员工整体素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