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给聘礼,女陪妆奁
结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哪个家庭都愿意为自己的子女添置众多的妆奁表示体面。但是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男不给聘礼,女不陪妆奁”的现象。但是在很多地方的婚礼中,新娘必须要向男方家中的尊长敬喜茶,受茶的人需要馈赠红包作为回礼。若是女方信任向男方成员敬酒鞠躬,则成为请拜,受拜的人喝了喜酒之后还需要向簸箕丢请拜钱。
在古代,女方家必备的妆奁包括事套订上用品、新衣裳若干件、脸脚盆、盆架、洗脚凳子、梳装台椅、胭脂水粉、马桶等等。富有之家还有金银珠宝饰物等陪嫁;也有田产陪嫁的,称妆奁田,以红纸或绸垫若干谷粒于饰盒,上盖红纸条注明田亩数及座落地名等。这些陪嫁物品体现着女方家的经济能力,同时也将看出此女子在家中的地位。人们将会从嫁妆上看出此家人的体面程度。
俗例中,嫁娶双方均需要在举行婚礼时置办酒席宴请宾客。这在今天也是必备的婚礼程序。贫穷之家也需要摆设宴席邀请重要的宾客,否则就会有失大体。在聘礼方面,现代经常出现的事情是,一些年龄偏大的男子急于成亲,从而花很多钱财为女方置办酒席与妆奁,女方也借机索取高额聘礼,男方甚至会向亲友借钱应酬。往往会造成婚后债务。
早期的婚礼中的礼物十分奇怪,在伏羲氏时代,曾经有将成双的鹿皮当作婚礼的礼物,因为鹿皮成对,表示配偶,同时也有吉利的寓意。所以那个时代有“以俪皮为礼”的说法。周代所形成的聘娶婚姻制度中,将六礼一一践行,这样婚姻才算是严肃的,正式的,合法的。六礼中的每一个细节中,男方都需要携带礼物,当然在婚姻中,雁作为最重要的礼物。古人也称“奠雁”之礼。因为雁是候鸟,并且会按时南来北往,同时也是随阳之鸟。雁长幼有序,可用来比喻夫妻之间能够从一而终,妻从夫意。
男女双方相互赠送并且接受了聘礼,这就证明婚约就有了约束力,双方因此就不能随意悔婚。在周代,聘礼方面不能少的是皮衣一套,布帛一束,鹿皮两张。这在当时是非常体面的结婚聘礼,同时这些礼物明阴阳之道,预示着男女的结合是顺应天时的。由此可见,聘礼在婚礼上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
到了近现代,很多人谈论起婚姻都称为“买卖婚”,也就是说聘礼是婚约成立的重要条件。尽管这样的结论有些偏颇,但是还是证明了聘礼在婚姻中所代表的意义重大。聘娶婚与买卖婚,二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严格的区别。买卖婚当然是将妇女作为商品,婚姻成立的条件是买与卖,而聘娶婚虽然也是要行聘礼婚约才能生效,但是聘礼无论高低都并不代表着女子的身价。并且婚嫁必须要明媒正娶,必须要行三书六礼。很显然,买一个妻子和娶一个妻子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男女双方的聘礼过程不能少。
2.三书六礼
在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从议婚到完婚的过程中需要六种礼节。这六种礼节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种娶亲程式,在周代已经确立。以后各代都沿袭周代的礼仪,但是在名目和内容上也做了相当的改动。汉朝之后甚至到南北朝,皇太子成婚的时候无需亲迎礼。东汉至东晋更是因为朝代的动荡不安,根本顾不上六礼,仅仅是行了拜公婆之礼就已足够。直至到了隋朝,皇太子才恢复行亲迎礼,同时皇室成婚也需要照六礼行事。民间因为嫌六礼过于繁琐,于是仅行四礼。
到了明朝,更是只行三礼,而清朝仅仅注重纳采和纳征二礼,中间的过程加上女家铺房一礼。清代只有七品官员才有资格行五礼,到了清朝末期,六礼演变的种类繁杂,于是就逐渐衰落了。
纳采是六礼中的首礼。男方若是想与女方结亲,首先要请媒妁前往女方家提亲,等得到应允之后,再请媒妁正式地向女方家纳“采则之礼”古时候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到了后来就有所改变。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开始的序幕。曾经在《仪礼·士婚礼》中记载:“婚礼,下达纳采。”六礼中的第二礼是问名。男方要派遣媒人去女方家询问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当取回庚帖之后,将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合,并找卜算的相士评判两人的命理是否相合。若是两人的八字能够给婚姻带来吉利,那么自然是双方欢喜,但是若是两人的八字不合,那么也有可能会因此而悔婚。
六礼中的第三礼是纳吉。男方在问过女方名字并且两人合过八字之后,将二人婚姻的吉兆告知女方。若是两人仍旧有意结为夫妻,男方就送礼表示订婚的礼仪。古代纳吉也要行奠雁礼,这意味着双方的婚姻暂时定了下来。第四礼是纳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男方是在纳吉之后,得到女方允婚之后才行纳征之礼。行纳征之礼是唯一不用雁的利益,古人在礼仪方面层次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为女方行聘。后来就演变成财礼。
第五礼是请期,又称告期。就是俗语中的选日子。男方派人到女方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具体日期。同时男家排使者进女家去送礼,并且致辞。女方家长表示接受之后,这一礼就算完成。第六礼是亲迎。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此礼始于周代,并且历代沿袭,成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的形式十分多样,到了清代,新郎亲迎,并且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坐轿到女方家。新娘由其兄长等人用锦衾裹起来抱进轿子里。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也称送亲,新郎在家迎候。至此,婚礼的三书六礼已经结束,而婚姻的程序刚刚开始。
3.婚礼上的风水禁忌
中国自古以来,将阳宅称为地平面以上人住的地方,而阴宅就是地平面以下为往生者入土为安的地方。所以一般人在居住睡觉的地方应该避开地下室和地下楼等地方,而办喜事更要避开这些场所。只要是结婚、订婚、定契约等仪式,都不适合在地下室、地下楼进行。否则,两人的感情将容易变淡,事业也会发生转变。
在结婚喜庆的旺季,有很多人都会在大饭店或者大餐厅里订宴席,有的人因为订不到理想的场地,又怕无法在结婚当天的日子宴请宾客,于是就只好迁就日子,在地下一楼或者地下二楼租个地方作为结婚宴请宾客的地方,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在风水上来说甚至是大忌。因为这种场合容易影响到夫妻日后的感情,甚至会为日后夫妻两人的婚姻危机埋下隐患。
如果最近已经在地下楼举行了婚礼,那么两人又可以到法院里再次公正结婚,这样就可以化解之前风水上的禁忌。如果两人已经结婚好几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结婚周年纪念日找个非地下楼的场地,再请一些亲朋好友来吃饭,就可以补救。
如果即将要办喜事,并且已经是定在了地下室或者地下楼,那么最好在宴请宾客之前,先办公证结婚,同时宴请宾客时的新娘休息室设在楼上,这样也能弥补结婚时的禁忌。
有些人会在自家的外围摆设婚宴甚至会搭设舞台,为了表演节目,所以经常一下子开灯,一下子关灯,这些都是婚礼上的禁忌,这样会影响夫妻日后的感情,让夫妻俩日后的感情时好时坏。所以这些现象应当尽量避免。
一对新人结婚,地点设在一个西式大饭店。婚礼邀请了很多宾客,非常热闹。在所有的仪式都进行差不多的时候,当宴席正在进行的时候,饭店里的灯光突然熄灭。而新娘的奶奶在这一刻突然感到十分不安,并且预示着这并不是个好的预兆。但是老人当时什么都没有说。
这时,服务员端着菜、鱼还有很多红色或者粉色的蜡烛开始进场。新人的老同学们和老同学们开始把还亮着灯都半熄灭掉,然后在VCR中播放两人的小时候,从二人的成长开始介绍,然后介绍到两人的恋爱过程。这些是他们的朋友的特别献礼。两位新人当时都非常感动,这个活动甚至将婚礼推向了高潮。
但是新娘的奶奶却摇了摇头。她隐隐地感到两人日后一定会有不断的事情发生,因为这些事情都触犯了婚礼的禁忌。果然,这两人虽说是相识已久,但是却发现自从结婚后两人的矛盾开始多了起来,经常会发生意外的事情让两人心生矛盾。夫妻俩开始同床异梦,这俨然不是新婚夫妻应该有的局面。他们也想好好谈谈,可是发现总是没有心情。
后来新娘的奶奶知道了这些事情,她就亲自来到两人的家里,跟他们说起婚礼上的禁忌。两人大惊。于是询问化解之法,奶奶便让他们再去法院公证一次,同时,要重新宴请宾客。两人照做,果然,夫妻俩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羡煞旁人。
4.鞋子——婚俗中的吉祥物
结婚的时候,有些地方有这样的婚俗,男方会将彩色木屐送往女家。这时女家也会从姑娘房中拿出一只花屐。如果双方的花屐刚好是左右配对的,那么这两人的婚姻就会被称为是天作之合。若是不配对,那么就意味着两人无缘结成情侣。花屐配对后,两方就会开始选期送礼盒联亲,俗称叫做“送花屐”。
在汉族北方有些地区,男女双方在结亲是,男家必须要向女家送丝麻鞋,同时这双鞋还是要成双成对的,这样意味着吉祥和谐,双双对对,永不分离的意思。同时,在结婚的时候,新娘需要穿着丝麻鞋上轿,丝麻的谐音是“思妈”,意思是新妇将永不忘生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作为婚姻的礼物,鞋子也有吉祥的意思。
在安徽芜湖,在为女儿准备嫁妆的时候,必须要制作新娘和新郎的鞋子各一双,同时要将新娘的鞋子纳入新郎的鞋子之中。在新娘出嫁的时候,一定要将鞋子带到夫家。在和服,新娘在步入洞房的时候还要和新郎交换鞋子,新郎新娘个子穿着对方的鞋子,这样有“同偕”的意思。在江南地区,“蹈婿鞋”是指新娘在婚礼当天下轿之后,首次进到夫家所要经历的仪式。新娘下轿必须要换上新郎的鞋子走进去,所以此种鞋又称“踏夫鞋”。因为鞋所取的是“偕”的音,所以象征着夫妻日后会白头偕老。
在丽江纳西族办喜事时,男家把新娘迎进屋之后,新娘会先送给公婆各一双鞋。在入洞房的时候,女方送亲的人会故意将新娘送给新郎的一双鞋丢到新床的深处去,迫使新郎去将鞋子从床底取出来。此鞋被称为“换脚鞋”,也有夫妻同偕的意思。
还有种说法认为穿新娘鞋拜天地会给婆家带来吉利,甚至这种说法到后来演变成闹洞房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安徽徽州等地,姑娘出嫁的时候,娘家会特别做一双“新娘鞋”,用作新婚夫妇在拜天地的时候穿。闹房的人在新娘还未拜天地之前,会想方设法地把“新娘鞋”弄到手。他们迫使新郎用喜烟、喜糖来换鞋,博得众人的开怀大笑。在黔县,“脱”鞋不惜翻山越岭,甚至会通宵守在新娘去婆家的必经之路上以便乘机劫鞋。
在新娘的花轿进了婆家们之后,乘新郎将新娘从轿中背出时,闹房人故意前推后挤,乘新娘不备的时候会将新娘的鞋脱下。因为新娘的脚是忌讳着地,新郎就需要把新娘背在背上进屋。
在江苏等地,还有解怀脱鞋的婚俗。当新婚夫妇进入洞房之后,送房的人在退出来之后,新郎会替新娘解开一个衣扣,俗称“解怀”,寓意是早开怀,早生子。随后,新郎坐在床沿,新娘替新郎脱鞋脱袜,俗称是“脱靴”,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同时也寓意妻子会全心全意地照料丈夫。
在江苏崇明岛上,新娘会穿虎头鞋参加婚礼。在岛上,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这俗称要借着老虎的威势,在过门之后可以制服丈夫。
5.入赘(倒插门)
在西部的婚俗中,入赘就是男嫁女取的意思。因为很多男子家里十分贫穷,缺乏彩礼,于是便入赘到女方家,这样就认女方的父母为父母,所生的子女也从女方姓。西北地区称这样入赘的男子为“上门女婿”。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婚俗,它几乎与人类的经历一样久远。而正是因为久远,才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是在古代,大多数的入赘者往往会历经人间沧桑,遭到世人的轻视。当时有传言,只有家境贫穷的人才会入赘。于是,入赘者地位低下,如同奴婢般寄人篱下。他们往往只能认人摆布。尤其是受到社会的歧视,列入“七科谪”之一,“七科谪”是罪犯、商人等在当时地位低下的七种人。这些人往往会被官府派到边疆区服役。
汉代之后,入赘依然十分盛行。唐代的未婚子女娶夫仍旧被称作“赘婿”,而寡妇招夫被称为“接脚婿”,到了元明清时代,随着妇女的地位日益低下,入赘的男子更是容易受到众人的歧视。一些地方的男子入赘之后服役有年限,若是妻子亡故之后,可以返回父母家,这种被称作“出舍婿”。入赘的男子仍然要赡养女方老人,在一些地方女子可以招夫,但是不准许寡妇再嫁,更是不允许其招赘。
入赘的婚俗在今天依旧十分流行。在甘肃某山区,男尊女卑的观念比较淡泊,男女婚嫁并没有过于明显的界限。一些有女无儿的农家,由于缺乏人照料,女儿不忍心离开父母,于是便招婿上门。当然,入门女婿并不会受到歧视,家庭会相当和睦。在西南少数民族等地,结婚自由,离婚也自由。夫从妻居三年之后,就可转为“从夫居”。夫妻之间没有上下之分,感情真挚。
入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是盛行不衰,与重男轻女的伦理观念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在少数民族,这样的婚俗才具有意义与合理性,使男女青年成为倾心相爱的情侣。
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入赘是母系氏族社会对婚从妻居的婚俗衍化而成的婚姻形态。在母系氏族社会,有这样一个传说。一个人生下之后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他的父亲为姬姓一族,母亲为姜姓一族。这个人长大之后,便学会很多的播种技巧,并且他将这些技术都传授给姬姓的部落。他因此被称为“后稷”。在秦汉时期,无论是权倾朝野的显贵还是一贫如洗的庶民百姓,都在入赘的婚史上留下痕迹。当时汉武帝的姑母陶大公主,寡居到50岁的时候,终于寂寞难耐。于是她看汇总了买珠宝的年轻男子董偃。于是少夫老妻的事迹在当时流传开来。后来这件事情传到汉武帝的耳朵里,汉武帝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亲自给两人赐婚。从此并且给董偃加官进爵,夫妻二人白头偕老。
6.摩梭人走婚风俗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丽江的泸沽湖畔,这里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女儿国”。摩梭人至今仍旧生活在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大家庭里。他们的生活是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生活。“走婚”的意思是用男子的“走”而实现婚姻。有走婚关系的男女就彼此称为“阿夏”,这是对有夫妻意义的情侣的称呼。
在摩梭人眼中,男女双方的走婚关系不会受到法律约束,也不会受到门第的界限。但是走婚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更不是群婚制度。在亲戚中间,比如姨表、叔伯、弟兄和姐妹之间是严禁走婚的。一个女子并不能够结交多个正式的“阿夏”,一个男子也不能同时与多个女子正式结交。
摩梭女子到了走婚的年龄,通常都会在花楼上拥有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花房,一旦结交了适合的“阿夏”,这间花房就会成为谈情说爱的小天地。一旦男女双方彼此都十分有意的话,便可以自主决定,经过双方私下或者托人交换礼物,真正确定走婚关系。一旦交换了礼物,男女便成了“阿夏“情侣,到了夜间,男子就可以到女方那里走婚了。
最初两位情侣的约会时避人耳目,悄悄地进行,男子常常会在深夜的时候,或者徒步,或者骑马到女“阿夏”家按照两人相约的暗号或者是抛石子到花房的楼顶,又或者采取吹笛弹弦等,采取多种多样的暗号等候女子开门。这时女子便将男“阿夏”引入卧室。到了拂晓的时候,男“阿夏”再匆匆离开。经过一段秘密时间的走访之后,女子便会把男“阿夏”公开,男“阿夏”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走访女“阿夏”,并且会享受到女方家庭的热情接待。
走婚男女有了孩子之后,一律都会随母而居,并且跟随母姓。同时会由家中的母亲、舅舅和姨母等共同抚养。当子女成年之后,将会对这些对他有过养育之恩的老人承担主要的赡养义务。女方家在孩子出世的第二天,要为孩子举行取名仪式,并且会带上向神灵和祖先供奉的食物以及甜酒等到男“阿夏”家道喜。男方家中会派一名女子带上丰盛的食物去看望女“阿夏”。
第一胎的孩子满月前夕,男方家中要杀猪宰羊,准备丰厚的酒席到女方家中举行隆重的满月酒仪式,并且会招待女方村内和邻村的男女老少。孩子到了13岁的时候会举行“成丁礼”,孩子也要到生父家中拜访,生父会给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表示祝贺。
如果是男方不情愿再维持“阿夏”关系,那么,可以请朋友或者身边的人通报个信,通知对方终止“阿夏”关系,或者干脆对女方说“我不来了”即可。这样一来,“阿夏”关系自然会解除。而女方若是不愿意维持“阿夏”关系,就可以直接告诉男方不要再走访她家,或者在男“阿夏”走访的时候面带难色,或者决绝同房,或者干脆避而不见,这样男方自然会觉得没趣,理智地退出。
7.“闹洞房”
闹洞房的习俗原先是始于先秦汉代时期,孔子曾经这样描述当时的嫁娶情景:“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归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这也反映了当时先秦时代的婚礼习尚并没有喧嚷和大操大办的场面。到了汉代以后,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于是婚礼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古板沉闷的场面。婚礼场面开始豪华热闹,同时各种各样的活动也开始举行。闹洞房也开始出现,并成为婚礼一道特别的风景。
关于闹房的习俗来历,我国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驱邪避灾。而另一种说法认为,闹洞房首先是在北方出现的,并且开始主要是闹新郎,这大概是和北方的民族生活习性有关。同时,刚开始在闹洞房的时候主要是让新郎接受棒打,这也可以证明男人是一个合格的大丈夫。世界上有些落后的民族会以自残和被虐来证明男子性格的坚定,甚至将猎取到的人头作为信物去求取婚姻,闹房在古代保留了这些原始的习俗。
闹洞房的风俗南北各地都有,新人在入洞房之前,新郎前一晚就必须睡在洞房,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天津人会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在入洞房之后,驱房内的邪气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新郎进屋之后会象征性地向新房的四周各射一箭,或者手执单刀在屋子的每个角落都虚砍一刀。同时还会唱歌,歌词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
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放置长明灯,而这就是洞房花烛夜的意思。同时,这实质上也是防止鬼怪进入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闹洞房的来历起源于一个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紫微星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随在一伙迎亲队伍的后面,他看出这是魔鬼在伺机作恶,于是他就跟随到了新郎家。结果那个女人先到,并且躲在洞房里。当新郎和新娘拜完天地要入洞房的时候,紫微星在房门口守着不让他们进去,并且说屋子里面藏着魔鬼。众人请他指点破解的方法,他说:“魔鬼最怕的就是人多,人一旦多起来,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恶了。”于是,新郎请客人们在洞房里嬉戏说笑,结果到了五更时分,魔鬼终于逃走了。由此,闹洞房一词来源于此。
8.偷娃娃(正月十五上元节)
人生的礼仪往往会发生在人生最重要的几个环节上,人生礼仪往往鲜明地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对人格的塑造。在很多特殊的地方,人生礼仪非常隆重,甚至作为一种必备的程序来完成。
在很多地方,人丁兴旺不仅仅意味着家族势力的扩大,同时也是人类抵抗自然,增添生活资料的必然要求。在旧时,民间为了祈盼家族人口的增加,在一些重要时期的节日和庙会等祭祀活动中均安排了祁子活动的内容。
偷娃娃习俗
在一些年节风俗中,正月十五上元节之际,人们在逛灯赏灯的同时,也怀有在新的一年里添丁增口的愿望。为了表示她们内心的虔诚,在正月十六的晚上,旧时北京的妇女们在走桥的时候,还要去正阳门或者其他城门,同时她们用金钱贿赂守门的兵卒,让兵卒允许她们可以用手触摸门钉,祈求生男。因为盖“钉”的音和“丁”是谐音,而且丁的意思就是男子的意思。所以妇女们这样做就是为了为家庭多添男丁。
在俗语中常说“少年无儿老来愁”,“积谷防饥,儿防老”,“人留后辈草留根”。所以人们祈求生子的愿望甚至超过了求财。很多结婚很久不孕的妇女都定期虔心地到东岳庙的殿堂或者其他娘娘庙去给子孙爷、子孙娘娘烧香礼。在行完了这些礼仪之后,她们又请值殿倒是用花红线将一个泥娃娃或者瓷娃娃拴住带走。道士大都本着神满众生愿的原则,连声保证,“心诚则灵,有求必应。”妇女在结果娃娃之后在心里不断念叨:“跟着妈妈回家啊,跟着妈妈走……”
等走到了家门的时候,妇女还需要大声喊:“娃娃栓来了!”随后家里的人也必须都齐声应和:“拴来了!拴来了!”很多年轻的妇女因为害羞的原因,不敢明栓,而是暗地里将香火钱投入功德箱里,然后趁人不备,将一个泥娃娃或者瓷娃娃揣如怀内,这就是“偷娃娃”。都说偷来的娃娃反而非常好养活,并且聪明伶俐,将来必定会成材。如果妇女一旦怀孕,就一定要到庙里去烧香、上供表示还愿。
9.“鬼婚”——亦婚亦丧的传统民俗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都非常注重成年礼,女子15岁而笈,男子20岁而冠。但是假如没有结婚便死去,就不能享受祭祀,而且在人们看来,死后做鬼也没有伴,非常可怜。所以,那些疼爱儿女的人便想出了这样的一个办法,为儿女再做一些什么,好让他们在阴间过的好一些。
人们所说的“鬼婚”,在民间它也被叫做“冥婚”、“阴婚”,意思为幽冥世界的婚姻。
鬼婚与人们正常的婚姻相差无几,甚至一样。男方死者的家长要如同儿子还活着一样的去女方死者家送彩礼,女方死者也要给男方死者家送奁具、嫁妆等。在鬼婚的当天,人们会用纸扎出一男一女,来代表已经去世的两个要结婚的人,把他们放在彩轿中作为象征,迎娶到男方的家中举行结婚典礼。唯一不同的是,在世的人们结婚都把良辰选择在黄道吉日,而为死去的人办婚礼,则尽量把结婚的日子放在三大鬼节的其中之一。
当完成鬼婚后,鬼夫妻双方的父母与儿女在世时结婚一样,和对方的父母成为亲家,每逢过年过节都要来回走动。
这一点是父母们普遍的心态,但在事实上,鬼亲之后,两家人之间因为多了一层亲戚关系,对于各自的家庭以及家族势力的壮大有着非常可观的利益。
由于鬼婚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疼爱,所以,在我国的民间,鬼婚仍还在流传。人们总希望亲人能够生活的幸福,不管他是在哪一个世界,依哪一种姿态存在。鬼婚同时也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它反应了古时人们对于人死后的一种解说,也反应了中国人“血浓于水”的浓厚亲情。
在五百多年前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一天的上午,一反平时平静的常态沸腾了起来。人们都被一个乡绅请了去喝喜酒,因为这一天,他要为自己的儿子娶妻。遇到这样的喜庆事,人们都非常的高兴,一大早就赶到了乡绅的家中,但乡绅的家中和平时一个样儿,并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放鞭炮、贴喜字。
就在人们猜测这是为什么的时候,乡绅出来了,他眉开眼笑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人们问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他却说只要和他一起出去便知道了。于是人们跟在他的身后走出了村子,来到了墓地中乡绅大儿子的坟前,只见这里事先已经放了好多东西,有彩纸糊的衣服、桌凳、家禽等,另外还有一个用彩纸做得非常漂亮的女子。
这时,一个人忍耐不住问道:“今天不是你二儿子的大喜日子吗?你把我们带来坟地做什么?”乡绅微笑着回答说:“各位乡亲,大家弄错了,今天不是我二儿子的婚日,而是我为已死去的大儿子所办的一场婚礼。”
“痛失了一个儿子,我们都知道你难过,但人死不能复生,你是不是糊涂了,哪有为死人办婚礼的?”乡亲们说。
“我没有糊涂,大家看这纸糊的女子,她是邻村张家的女儿,年仅17岁,和我大儿子一样,也是还没成家就已经……”说到这,乡绅心中一酸,哽噎着怎么也说不出来“死去”这两个字。
“我和张家人都为自己的孩子心痛,担心他们在‘那边’独孤,连一个伴都没有,是何等的凄凉!于是,两家商定,既然孩子们都还没有成亲,那么就为他们做主,为他们办一场婚礼,让他们在阴间结为夫妻,也好彼此有个伴。”乡绅接着说。
“这个方法好,谁还没有个孩子啊,我们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也能够理解你的一番良苦用心!”乡亲们纷纷这样说。
后来,乡绅的这个方法被大家所采用,因为每个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的苦楚,即使是已经不在人世的。所以,他们觉得应该为死去的孩子们找一个伴侣,让他们成亲,然后光明正大地下葬。
10.关于“亲上加亲”
在古代十分提倡亲上加亲,表哥和表妹结婚的例子非常多。这样对子孙会有很大的影响,近亲结婚患病的风险非常大,而关系越亲,风险越大。在欧洲皇室和清朝皇帝都是表哥和表妹结婚,导致的后果十分严重,甚至会接连绝后。唐宪宗和皇后郭氏是表亲,结果生的子女只活了20多岁。
当然也有例外,近亲结婚生出十分聪明的儿子,这种例子也是存在的,比如白居易的父母就是舅甥婚配。中国的婚姻法中严格规定了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很多人会羡慕国外的自由,国外就不管是否近亲,只要愿意就可以到教堂举行婚礼。但是,很多外国学者还是赞叹中国的婚姻法,因为政府对人口的质量十分关心,虽说外国的婚姻比较自由,但是这对人口的质量来说实在是个缺憾。尽管如此,很多人会认为既然家族世世代代都没有遗传病,那么子孙后代也不会因为近亲结婚而得遗传病。应对这种说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医院做个监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近亲结婚后的后代是否健全。
有人说不同民族之间通婚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现代人类没有生殖隔离,也就没有种之分。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之间的分子上的差异,就可能比一个北京人和一个上海人之间的遗传差异还要小。很多人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举例,说那里的近亲通婚使得那里的人个个都长得十分漂亮等等,用以来论证近亲通婚的好处。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这种宣传却是谬论,甚至来说是不负责任的。毕竟,某种部位的典型特征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遗传特征,而正是由于该少数民族本身就带有这样的遗传特征,因此跟是否近亲结婚没有必然联系。所以,这并不意味着近亲结婚的孩子会更有特征,更加漂亮等等。
由此可见,人们在对待近亲结婚的态度上还不够理智,很多人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近亲婚配对后代的影响很大,主要是表现在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并且会是先天畸形、早产和流产、幼儿夭折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在“亲上加亲”这一问题的看法上要有所转变,要顺应时代潮流,理性地选择婚姻对象。
11.论古今新婚男女年龄差别
中国的《婚姻法》中规定,男不得早于22周岁结婚,女不得早于20周岁结婚。晚婚晚育应当予以鼓励。在后来的《婚姻法》中关于男女婚姻法定年龄的修订中,改成男女相同或者是女大于男。但是在古代,男女结婚的年龄却大不相同。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代中律法规定“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到了战国,齐桓公规定:男三十,女十五。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规定:男二十,女十七。汉惠帝时期规定女十五岁可婚配,晋武帝规定女十七岁婚配。北周武帝规定男女结婚非常早,男十五,女十三。到了宋朝,对男女婚配的规定大都是男十六,女十四。清朝的规定和明朝相同,都是男十六,女十四。
由此可以看出,各个朝代都会会结婚的年龄层有所规定。古人结婚之所以比较早,这和当时人们的寿命也有关系。大约在两千年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是20岁,到了18世纪增长到30岁左右,而到了19世纪末,也仅仅有40岁上下。但是在婚姻年龄的规定中,男方一般都要比女方大。古代一直到民国年间,有些地方民间结婚的年龄比较宽泛,人们都崇尚早婚,婚龄一般都是在男子16岁至20岁,而女子在14岁至16岁左右。
受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都重视多子多福,早结婚就可以多生子。而民间更是流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能够让家族早有传人,早续香火,早婚现象就非常普遍。在当时,16岁以下的早婚现象是十分司空见惯的,而晚婚的现象非常少见。在民众的观念中,男子长女子一岁到三岁时非常理想的。
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女方比男方大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在古代姐弟恋也是十分流行的。多数父母都愿意给儿子找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媳妇,这样可以让媳妇照顾儿子。民间还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为了使媳妇过门之后能够立即料理家务和从事农活,父母情愿儿子娶年岁较大的妻子,也有女子比男子大上十来岁,这种现象并非鲜见。
12.现代式婚礼流程
现代人开始将追寻文化根源和重视传统民俗当成是现代人的新“时尚”。于是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身穿“凤冠霞帔、状元服”或者“清朝旗袍、马褂”的中式婚礼又重新卷土重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对中国文化的推崇。
中式婚礼的流程繁琐,包括:1、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要先祭拜祖先。2、迎亲车队的数目要以双数为佳。3、在迎亲礼车行驶过程中,要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4、新郎礼车到达女方家时,将会有一个男童端着茶盘自爱等候新郎,新郎应赏男孩红包作为答礼。5、讨喜,即新娘闺密将会拦住新郎见到新娘,除非新郎满足新娘所提出的条件。6、拜别,新人在上香祭祖之后,新娘应该向父母拜别。7、出门。8、新娘上车之后,女方家长应该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着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将不再过问,并且预祝女儿事事有双,有车有穿。
9、继续燃炮。10、新娘到达新郎家之后,一位小孩子将拿着橘子迎接新人,新娘要轻轻地摸一下橘子,并送红包给小孩。橘子要放到晚上,新娘要亲自剥皮,表示“长寿”。11、新娘走出礼车之后,应该由男方一位有福气的长辈将竹筛放在新娘头上,并且扶着新娘进入大厅,同时新娘在进门时不可踩到门槛。12、新娘进门之前要从炭火盆上跨越过去,表示洗去晦气和不详。13、在喜宴上,新娘可以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14、喜宴完毕之后,新人将立于家门口送客。15、闹洞房。
中式婚礼中男方向女方提亲时需要赠送礼物,而礼品常常是在中国文化中所表示的吉祥的食品,如茶叶、鸡蛋等。在婚礼上,需要有媒人,媒人常指双方家庭关系都非常密切的人担当。有童子,又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有全合人,由女方家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有婚礼司仪,有主婚人还有摄像师。
在传统的中式婚礼仪式中,一般早晨女方家里要准备“出嫁酒”,而中午男方家里操办喜宴。中午的时候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但是也会有很多新人会在饭店里摆设喜宴。
13.父母做主与自由恋爱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终身大事完全是由父母做主的,但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自由恋爱成为婚姻的主流。父母在儿女终身大事上的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动摇。而自由恋爱以一种更加符合社会潮流趋势的事态更快地发展。
现实生活中,若是问父母是否同意自己的儿女自由恋爱,大多数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同意”。甚至有很多的父母还会在茶余饭后提醒同龄人不要过于固执,并且还会义正言辞地说:“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而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话虽如此,但是在生活中,父母干涉子女恋爱自由的例子还是屡见不鲜。
经常会在父母反对子女婚姻时听到这样的话,“我去找一位阿婆祷告过了,她说你们结婚不合神的旨意”,“你如果跟他/她结婚,我就死给你看”,“你们不能结婚,因为我洗碗的时候,碗打破了”……当子女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语的时候,心里不免都会增加叛逆和不解。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儿女的婚姻是幸福美满的。父母的阻碍往往是为了儿女的婚姻幸福着想。
也许是因为儿女所选择的对象本身和父母的期望差距太大,父母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面始终是个旁观者,他们总是以许多客观的条件来衡量。他们当然不会对自己未来的女婿或者媳妇百般挑剔,但是他们也会始终会自己的儿女日夜担心。当儿女所选择的对象与自己的期望差距太大时,自然会引来冲突。
而青年人在面对父母的反对时,往往会有以下几种反应,一是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而强行结婚;二是将个人的幸福放在一边,依照父母的旨意行事;三是表面上服从,暗地里反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细节是,若是要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就会精挑细选、货比三家。但是很多青年人在面对婚姻的时候往往一时头脑发热。当然,两人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婚姻并不是单单地沉浸在“爱情”和“感觉”里面。
没有一对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儿女有理想并且美满的婚姻。他们的反对都有其理由和苦衷。这些未必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够理解的。首先子女要体谅父母,而不是一味地背叛。其次,旁观者清,有时候父母的反对是正确的,做子女的就不应该不孝顺,而是更要理智地考虑一下自己的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14.解析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
包办婚姻是随着私有制和“一夫一妻制”的确立而产生的。在整个古代,婚姻的缔结都是由父母包办,而当事人只能安心顺从。在中国古代的礼法中,都把包办子女的婚事作为父母和尊长的特权。婚姻成立的首要条件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时发源于奴隶制社会的“六礼”,也为包办婚姻提供了礼制上的根据。
历代封建王朝的法律都有关于主婚权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大都将父母作为婚姻的主婚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婚姻的成立一般不再具有包办的强迫性质,法律以双方当事人的合意为订婚、结婚的条件。但是学过国家的亲属法规定,未达到一定年龄的人若是结婚,就必须得到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包办婚姻有各种形式,包括娶童养媳、包办寡妇婚姻、转亲、换亲等。而自主婚姻和包办婚姻的界限就是以结婚是否出自于当事人的意愿为依据。于是尽管有些父母待子女订婚,双方经过了解和建立感情之后自愿结婚的,也属于自主婚姻。
包办婚姻所遵循的原则就是门当户对,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特别的形式。因为是由父母出面主持联姻之事,所以他们更看重的是门第、名望、财产等各方面的显在因素。但是这中间唯一少的就是当事人的情感因素。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个戏剧性的故事。它所描写的就是一对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一对男女,而为了婚姻上的自由,两位年轻人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和封建制度抗争。
在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法律中明确地将父母等法定代理人的意见作为订婚、结婚的必要条件。当时还流行着早婚习俗,这就为父母包办和干涉未成年人的婚姻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从此也导致了多种悲剧收场。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包办的婚姻在夫妻的门当户对上十分切合,但是因为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新婚夫妻的相处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磨合,而若是其中有一方不能够真心实意地对待婚姻,这就为婚姻的悲剧收场埋下隐患。加上新婚夫妇的年纪尚轻,就更不容易相互迁就,从而造成婚姻的不幸。
15.门当户对
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小事能够反映出来文化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小事也能够成为夫妻关系中最难逾越的一道心理鸿沟。在日趋增多的婚姻危机和家庭解体事件中,常听到的原因就是“感情不和”、“性格不合”、“缺少共同语言”等等。而究其本质,就是夫妻双方的身份不够相符,这也就是说是门当户对在作祟。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境遇的两个人,在经历了二三十年的固定生活方式之后,在自己的家庭里已经形成了一些生活方式,其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都应经成为一个定式。要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若是两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免会经历很多磨合。双方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经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家庭熏陶的积淀,但是要想从根本上磨灭家庭文化背景在二三十年的岁月中给个人留下的烙印,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择偶时一定要注意门当户对,因为夫妻双方的生活背景不同,必然会引起两人在文化素质上的差异。文化素质体现着人的文明教养,这是在个人的家庭成长环境中接受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意义。所以,选择了门当户对的婚姻,自然会让生活更加和谐。
有一对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妇去办理离婚协议。双方所陈述的离婚理由都十分简单: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差别太大,谁也无法改变谁。妻子首先开始抱怨,自从她怀孕以来,婆家从来就没有为她提供过一顿可口的饭菜,直到自己的父母上门大骂,说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受委屈。但是身为教授和律师的公公婆婆也十分委屈,两人的工作太忙,根本就无暇照顾媳妇。有些时候自己都顾不得正常吃饭。每次见到儿媳,就连忙送上罐头什么的让她补身体。
而丈夫对妻子也颇有意见。说每次去她们家,她家的习惯有些时候真让他无法忍受。妻子的兄弟经常拉着他喝酒,并且在酒桌上他们家人的言谈举止实在是让他感到反感。用他的话说就是“小市民习气”,所以时间一长,他流露出厌恶之情。而两人的矛盾也一触即发。由此可见,门当户对对婚姻来说多么重要。
16.为何古代女子婚后要盘发
在古代,头发被认为是人的身体上最为神圣的一部分。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都代表着主人的身份,而女性的头发被认为是最有性感魅力的部分,以至于女性在结婚后都要将头发遮掩起来,以免引起他人的欲望。
中国的古代女子不一定是结婚之后才会将头发盘起来。古代的女子到了15岁的时候,都要举行成人礼。将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从这一刻起,女子已经成年。所以古代将15岁称为“及笄”的原因。到了清末民初,女子的习惯开始有了改变。幼年女子留双短辫,少女梳单长辫,成年妇女挽发髻。成年妇女束发表示结束女孩生涯,同时这也是“结束”一词的由来。
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由此可见,这也是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不肯理头发,而也不会轻易剪头发的原因了。而古时候人只要一剃度就算是出家,遁入空门。明末清军要求汉人剃发也引起了很大的反抗,并造成了历史上的大屠杀。曹操以身作则,用割发代替了砍头。这些都表明了头发在古时候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在未成年之前,小孩子的头发都是自然下垂的,人们就用“垂髫”等词语来指代儿童或者童年。但是女子留的头发是垂于额头中央的胎发,而女子成年之后,有的时候从打扮上考虑,依旧会让额头上的头发自然下垂。到了唐代,就有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而“刘海”的发音又与“留孩”的谐音是相同的,于是女孩的这种头发就被称为刘海。到了成年时期,刘海就会被盘成头发束起来,代表成人。
妇女盘发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妇女一生不理发,头发越来越长,到了15岁的时候就必须要盘起来,这样才不至于妨碍行动。后来,人们就赋予这个事情一个特殊的意义。古代女子盘发时刚好是成人礼,于是就将这个行为代表女子成年。古代女子盘发的年龄就代表到了出嫁的年龄,词语“及笄年华”就是这个意思,到了盘发年纪的女子,父母就已经给她定下婚事了。而女子大都在“及笄”那年出嫁,所以结婚的妇女都是盘发的。
17.从“凤冠霞帔”到“婚纱”
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嫁衣是女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服装。大多女孩子从刚开始学习针线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做嫁衣。一直到自己出嫁前才会完成。因此嫁衣也几乎寄托了女孩子少女时代的全部梦想。无论时代是如何变化,那一袭嫁衣,都是一个待嫁的女子魂牵梦萦的衣服。
在凤冠霞帔延续了数百年之后,到了现代,中国人的嫁衣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不伦不类。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仪式,嫁衣的式样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大红绣袄、西式婚纱、碎花翻领的确良、自制连衣裙到港式婚纱,个性婚纱,这些嫁衣身上相同的是都寄托了女人对后半生的无限憧憬。
20世纪初,中国的结婚庆典仍然保持着自明朝以来的传统风格。新娘的穿戴还是头戴凤冠或者丝绸的红盖头,身穿宽大的红袍,新郎则是头戴璎珞之冠,身穿长袍马褂。两位信任的服饰上需要有龙凤,象征着皇帝和皇后般的尊荣。到了“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的结婚典礼上还是崇尚红色,新人绝对是禁止穿白色衣服。而20世纪20年代,西式婚纱开始在中国流行,并渐渐的深入到中国的婚礼文化之中。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等各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纱礼服结婚,并且在上世纪40年代前后成为一种风尚。从此,中国的婚礼服开始盛行西式风格,并且婚纱照也开始流行。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婚礼服出现了断层。中国女子在婚礼上开始流行碎花小翻领衬衫,而新郎多选择穿中山装。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婚纱像旗袍一样开始成为旧时代的物品。而那时的人们开始为能穿上绿军式的“红卫兵服装”而感到光荣。到了80年代,封杀多年的旗袍和婚纱又再次浮出了水面。婚纱和礼服开始登堂入室。青年男女都通过穿戴照相馆准备的婚纱,在仿造的西方宫廷或者园林景致的背景中拍摄婚纱照,并且将此作为点缀新房的必备饰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婚纱影楼掀起了港台之风,出于对美的追求,婚纱的租赁业随着婚纱摄影的风靡而席卷全国。到了今天,各式各样的专业量身定做的婚纱实体店面已经随处可见。新人都喜欢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婚纱来见证自己美好的爱情,而白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18.花轿与婚俗
花轿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出现,经过时间的洗练不断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办喜事时的迎亲花轿了。不管经济再怎么拮据,办婚事的时候总是要力争到轿行去租顶花轿来热闹一下。而在当时,明媒正娶的代言词就是“我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
在旧社会,再嫁的寡妇只能坐车而不能坐轿。南方有一些地方有的填房和小妾可以坐轿,但是只能坐黑轿。北方有些地方正式纳的妾也只能坐车,没有资格坐轿。由此,坐轿成了旧时代的妇女一辈子都值得骄傲的事情。很多时候,夫妻在吵架的时候,妻子就会说:“我是坐轿子来的。”其意思就是说我是明媒正娶的,你别想给我脸色看。而有些俗语像“破扇子扇扇有风,破轿子坐坐也威风”流传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花轿,也叫喜轿,又叫彩轿。轿子的类型分成“硬衣式”和“软衣式”两种。轿子的样式十分精美,轿框笼罩着红色的绫罗帷幕,绣着金鱼闹荷花等图案。在婚嫁的日子,各地的轿行或者花轿行,都会连同仪仗队等一起出租。而供民间嫁娶用的轿子多是四人台,因为轿子本身比较重,还需要在中途加人换着抬。
在出嫁之日,轿行出租的花轿,需要轿夫四人,有的会用到六人。四个人抬轿,另外两个人一个在轿子前面打伞,一边放着鞭炮。若是讲究排场的人往往会租用16到20个人,八个人管抬轿,剩下的人都用于轿前高挑灯笼和宫灯,人数方面一定要成双成对。轿行还管供应新娘头上的凤冠和红盖头,甚至是怀里所揣的三官经,以及下轿时新娘新郎要踏的红毡等物品都一一提供。
在娶亲当天,租用的花轿以及全部收支喜具的人都会在迎亲家的门外摆齐,这被称为“亮轿”。除了新娘所乘坐的花轿是艳丽的红花轿之外,其他的都是绿轿,分别是新郎、娶亲、送亲的太太乘坐。有的时候新郎也会乘坐小一些的红轿。在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轿铺的人便来请示娶亲太太,何时发轿?禁忌的是哪几个属相?是发轿前由童男在新房内敲三声锣,还是在轿子进门之后再敲?敲响房事为了驱走泄气,敲完之后,新娘就可以趁着吉时进屋。
19.汉族婚礼的两种典型风貌
尽管婚礼仪程的结构一直是保持稳定的,但是就婚礼的风貌演变来看,变化还是相当明显的,而汉族婚礼有两种典型的风貌。分别是周礼婚制和后世汉族婚礼。周礼婚制的基本特征是庄重典雅。其发扬于君子风范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漫长的历史中始终是作为华夏婚礼的蓝本。
周朝时期的婚礼叫做婚礼,那时候的婚礼并没有奢侈的聘礼,也没有铺张的排场,甚至连宴席都没有。婚礼最注重的是夫妇的结发之恩,所以并不把此看作是可以喧闹的事情。婚礼十分简朴,也没有挑盖头和闹洞房这些花样。夫妻在“共牢而食,合卺而酳”之后就携手入洞房。次日之后,夫妻二人前去拜见舅姑,三个月后告见家庙。从此之后,新婚夫妇正式进入夫家家族。那个时代的婚礼的服装师端庄的玄色礼服,这种颜色是黑中扬红,代表着五行思想,具有神圣的色彩。
嫁女之家三日之内不可以将烛火熄灭,此行为象征着对女儿的思念。夫家三日之内不举行欢乐的活动,用以安慰思念双亲的新娘。所以整个结婚仪式非常安静,并没有喧嚣的场面。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之后,汉族婚礼开始发展成为喜庆热闹的活动。经过周制婚礼基础上的逐渐演变,后世汉族婚礼中混杂了许多非汉族来源的婚俗礼仪,中间存在不少的变异,所以被称为是周代婚礼的“发展型”。
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频繁的战乱,或者是夜晚不安全的因素,婚礼由周代的夜晚举行变成了白天。而因为感染了胡俗的习惯,后来的婚礼排场也逐渐变大,时间的持续也变长。欢庆的仪式往往会持续一整天。与后世婚礼不同,先秦至两汉婚礼,女方父亲将女婿迎于门外,礼节方面十分注重,根本没有刁难女婿的事情。自从婚礼有了贺客和婚宴开始,婚礼的世俗欢庆气氛也渐渐扩展。
婚礼欢庆的气氛是生民常态,同时也是因为受了华夏周边的风俗浸染。胡俗的婚礼非常喜庆,后世的婚礼中却有许多混杂的元素,比如闹洞房本事契丹的婚俗,跨火盆来自满族。根据周礼,婚礼时没有盖头的,但是演变到后汉族,红盖头却成了世俗婚礼的象征。周礼中的婚礼不举行宴席,只是在新房中位新郎和新娘专设一席。而到了后世,宴席成了婚礼中必不可少的程序,而闹洞房也成为了保留节目。这就是华夏婚俗文化演变的现状,婚礼上的内容也逐渐更加丰富多彩。
20.聘礼10001——万里挑一
在中国的婚俗文化中,男女双方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般在农历的二月二火花则八月某天的双日子,男女双方的父母以及本家的长辈都会聚集到一起,商议男女双方结婚事宜。男方到女方家里去商量,女方家设宴招待。而商量的主要内容是结婚的大致月份,男女双方需要准备的东西,女方准备陪嫁的东西,男方准备的生活用品以及聘礼的种类和数量。
男方所准备的聘礼大致有冬夏衣服和三金等。如今也有男方父母给钱,让女方自己购买。现金的都少都视男方的经济条件而定。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会给10001元,意味着万里挑一,或者是15010元,寓意是万无一失之意。
对女方来说,更重要的是表示对婚事的认可,通情达理者往往并不在乎礼品的多少与贵重。也并不会不切实际地向男方索要聘礼,弄到男方家捉襟见肘,于是不免会挂上买卖婚姻之嫌。女方对聘礼可以灵活使用,或者用于给女儿购置嫁妆,也有的会原数返还给女儿,用作“压箱底”。
在建国前,聘礼大部分是一套衣料、两双袜子、一个包袱皮、首饰、胭脂等物品。建国之后,聘礼的数量就逐渐增多,而质量也在不断改变。一般式两套衣料、两双袜子、一双皮鞋、外加101元钱。那时候国家不富裕,101元钱已经算是高价,其寓意是百里挑一。到了80年代之后,开始流行送1001元钱、10001元钱,寓意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结婚前要择定良辰吉日,并且在喜日的前一天,男家派族人到女家送礼品以及化妆品,名曰“催装”。喜日的早晨火花则前一、二天,男家差人到女家抬取嫁妆,俗称叫“抬喜盒”。
除了聘礼,男方还要带烟、酒、肉等礼品,并且要选“四样菜”。其中“四样菜”包括一个“礼条”和三样素菜。所谓“礼条”就是指从猪的肋骨处,顺着肋骨的走势选择一条平直的形状,而“四样菜”的选取可以从下列的几样菜中挑选。比如黄花菜,寓意黄花幼女,葱寓意着聪明,芹菜寓意勤快,莲菜寓意藕断丝连,永不分离。韭菜寓意天长地久,粉丝寓意天长,黄豆芽寓意事事如意,香菇寓意和和美美等等。男方可以任选四样菜作为聘礼,经过双方父母同意之后,男女双方在领取了结婚证之后必须要择定吉日男方上门迎娶,女方陪送嫁妆之后才可以共同生活。
21.说说“伴娘”与“伴郎”
伴娘和伴郎应该可以说是婚礼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通常,新人会请自己一个要好的女伴做伴娘,也有人请6至12位女友或者姐妹,其中有一位是主伴娘,其他的可以称之为“伴嫁”或者“女傧相”。当伴娘只有一位时,有些新郎也会邀请2至6位好友跟随车队前往去迎娶新娘。这样在声势上显得比较风光,除了一位做主伴郎之外,其他的称为“男傧相”。伴郎的人数要和伴娘的人数成对。
伴郎和伴娘,顾名思义就是新人的陪伴和代表。除了在迎亲和闹洞房的时候伴郎和伴娘的任务略微有所差别,大多数时间里,他们都需要完成既定的使命。他们首先要做新人的贴身管家,不能离开新人左右,随时陪伴新人,尤其是新人站在舞台上的时候,伴郎和伴娘必须在舞台的一侧等候。他们要时刻关注新人的形象,比如要帮助新人简单地整理西装下摆,礼服的裙摆以及头纱。必要的时候他们要随时召唤化妆师支援。
伴娘和伴郎要随时关注新人的需要,他们最重要的是要有“眼色”,开车门的是伴郎的首要工作,要随时帮助新人拿东西以便他们能够腾出手保持良好的仪态。新人口渴的时候,伴娘和伴郎要递上水。看到新人热泪盈眶的时候,要及时地递上纸巾。婚礼中有许多新人因为忙碌或是激动会忘记休息和饥渴,伴娘和伴郎一定要记得提醒他们。
伴郎和伴娘要熟悉新人的随身物品和工作人员的安排,以便能够更好地帮助新人分担,伴娘尤其要熟识新娘礼服所要搭配的鞋子和饰物,以便在新人需要更换的时候能够及时找到。合格的伴娘伴郎还要尽量起到疏导和安抚新人紧张情绪的作用。
在迎亲的时候,伴娘要想尽一切办法整新郎,不要让他轻易地将新娘娶走。要尽量让新娘享受迎娶的喜悦和荣耀,伴郎则要替新郎和伴娘等姐妹团“交战”,帮助新郎圆场和顺利赢得美人归。在迎宾时,伴娘的任务是接应新人和关注新人的仪容,伴郎和男傧相们则要担当大部分的接待宾客工作。
在宴席中,当有人出了难题难为新娘的时候,伴娘要挺身而出,两肋插刀。伴郎帮助新郎挡酒是责任所在,更是不能推脱。伴娘和伴郎要为新人点上蜡烛并且要跟随在新人的身后。在仪式中,要迎送证婚人,迎送双方家长。
闹洞房的时候,伴郎要带领宾客闹开头。若是闹不起来,伴郎就要带头主持。闹开之后就要把握尺度,最后还要知趣地为新人送客。伴娘闹不闹是随自己心愿,但是要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帮助新娘挡驾或者是转移大家的注意力,顺便可以转移话题。吸引观众和保证朋友之间的友谊才是最重要的,伴娘和伴郎的任务非同小可。
22.同姓不婚禁忌
同姓不婚的婚俗禁忌在中国各民族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在母系社会时代,两个不同姓的氏族之间如是发生了婚姻关系,出嫁的不是女子,而是男子。女子不出嫁表示着血统的姓氏将不会改变。知道母系社会逐渐丧失了权威,用于女子的姓逐渐被用于男子,正是因为这一转变过程的存在,所以在姓与氏的问题上也逐渐混杂起来。
同姓不婚始见于周,同姓一定要禁忌结婚这其中有许多说法。同姓同血统,同姓若是婚配,会影响后代子孙的生育。更是有资料中记载:“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尽管这种说法在优生学上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血缘相近的人通婚对后代人的健康不利。还有说法说同姓的人结婚会带来灾难,人们认为同姓结婚是“乱来”,迷信的说法是同姓的人结婚会得罪“天”,因此会遭受到惩罚。因此若是有同姓结婚者,要受到双方族人和寨中人的集体惩罚。
可见,同姓不婚禁忌在有些民族中仍旧是十分严厉的。在丽水地区,有关于“竹节部分,同姓不婚”的说法,而对于这些同姓不婚的缘由,有说法是将同姓不婚的原由归之于色欲和嫉妒心的避讳上。同姓不婚与原始社会的掠夺婚,以及后来的买卖婚的遗俗是有关系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有同姓婚配的发生,新人及其家族都会受到族人的严厉惩罚。
有的村寨在实行同姓不婚的原则之下,还要求同一“长房”之内的关系决不能通婚。“长房”就是居住的一种竹楼,是一个家族大集体共同居住的地方。房子中间是同道,两边各有很多独立的家庭。即便是如此,一座“长房”内绝不能通婚,这种思想都与古老家族的血统观念有关。
现代社会,由于姓氏观念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尤其是一些姓氏已经不再是同一血统的标志,所以同姓不婚的禁忌并不那么严格。但是就汉族来说,仍旧对同姓结婚有所禁忌,人们更加关心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观点也变得科学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