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即古六礼之“亲迎”,也叫“娶媳妇”。这是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的仪式,也是整个婚礼中最主要的程序。亲迎有二种,一种是新郎亲迎,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等等,迎娶中有许多讲究与礼节。完美的成婚礼中,迎娶是高潮部分,也是最繁杂的部分。
1.安床
迎亲先一日,男方要“安床”,由一位“全福”妇女,取24双筷子系扎红线,安放新郎席子下,称“安床”。婚前一至三天夜里,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伴新郎同睡,睡于床的里边,称“伴郎”。到了晚上,要给这个小男孩吃包子、花生、鸡蛋,寓“包生儿子”意,待“好日”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挈出尿瓶”。
在汉族的传统习俗中,婚礼前要举行安床仪式。先准备铜钱一百零八枚,把八枚铜钱垫在床腿下,象征“八字合同(铜)”。一百枚铜钱分别放置在床头床尾,取“同(铜)心同(铜)体”之意。还有一点就是,安床讲究选择吉日吉辰,安床的位置也要配合男女双方的生庚干支,并视门窗与神位坐落的方向而定,民间俗信,非常忌讳床与桌椅柜橱的尖角相对。安床仪式完毕,还要祭拜“床母”一番。
安床——婚后如意吉祥
结婚佳期来临之前,男家须将居宅装饰一新,把新房布置停当,忌以曾作过新房的房间重派其他用场,每件家具一旦到位,忌随意更动。其间尤重新床的摆放。“安床”之礼举行时,将铜钱一百文中的八文与双方八字相符,安置于床脚,其余压于床头床尾,取夫妻“同心同体”之意。还须请一位有“福气”好的妇女(或丈夫健在、子孙满堂的老者;或丈夫健在、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中年人)来缝制被褥、挂帐、铺床。对于床放在哪个地方,也要视男女双方的生庚干支,视门窗与神位座落的方向而定,禁忌床与桌椅柜橱的尖向相对。
当是的晚上还要祭拜床公床婆。房中只有床、衣橱、褶衣桌及幢橱等大件家具由男家自备。安床仪式之后,要选一父母双全的男孩与新郎同睡。通常,新床上都会放置一些寓意早生贵子、富裕康乐之类的物品,同时也反映出重男轻女的思想。
另外,结婚当天晚上,新人进新房后,可邀请小孩子在床上食喜果,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在闽南、台湾民间,还有不少婚床的趣俗,如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这段时间,新郎如要睡新床,要有男童陪伴,俗谚云:“睡空铺,不死夫,也死妻”。新娘出嫁时,娘家要让她带上公鸡和母鸡一对,进洞房后,由男方的姑嫂们放入床底下,亲友贺客围观着看哪只鸡先走出床底,若是公鸡先出来,人们会喝彩:“头胎生查埔(男)!”要是母鸡先露面,同样也有欢笑声:“先生阿姐招小弟!”此情此景不啻于在观赏一个精彩节目!结婚当晚,新郎家要选一个男童上婚床翻滚,这一婚礼谓之“翻床铺”。事先大人要教会男童说几句吉语,如“翻床铺,生查埔(男)。翻过来,中秀才。翻过去,都如意”。
广东湛江民间,非常注重结婚新房的安床仪式,专请相貌好、多子多福的妇人摆设床铺。习俗是:床门向窗,衣柜顺堂,门不对柜,镜不向床。安床分铺床、升帐、开铺等步骤进行,还在床上撒些花生、红枣,象征早生贵子。民间传说新娘床可减少腰骨痛,闹新房时人们都喜欢到婚床上躺一躺,甚至滚一滚。
2.嫁妆
女人在结婚时带到她丈夫家里的钱、物。也称“陪妆”、“妆奁”。发送后,女方即准备嫁妆,某些大户人家当女儿出生时还特地酿酒,装入酒埕,埋在灶口地坑,称“女儿红”,待出嫁日,让亲友分享。嫁妆穷富悬殊,厚薄不一。
“嫁妆”,是娘家为出嫁的女儿送的物件。这是女家聘姑娘办喜事的开始。按礼仪程序,有条件的要治筵招待亲友一至五天不等。讲究的富户有“前三后二五”的安排。即第一天“添箱”,第二天“送妆”,第三天为聘女,第四、五两天为庆祝。不过,在一般人家则只安排聘女正日这一天,至于贫户之家,也就没有了治筵庆贺的各种举动了。
嫁妆——娘家为出嫁女儿送的物件
所谓送嫁妆,就是发奁。女儿出嫁,首先要准备嫁妆。近代多流行于汉族某些地区。陪嫁由女方自备,其种类可分为铺陈、摆设、日用等物品,因世俗视嫁妆多寡而论新娘身份高低,故而一般人家不得不倾其所有,大事铺排,以争体面。陪嫁物多为衣服、蚊帐、被絮、澡盆、脚盆、洗脸盆(架)、提桶、木箱、木柜、屉桌、大桌大椅、小桌矮凳、火盆、木炭、茶具、餐具等,多者可达十余抬。为显丰厚,大件为2~4人共抬,小件也要2人合抬。远远看去,因为物多人众,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宝贵人家多有陪送田地、山林者。
对于贫寒之家而言,也有由男方备办一部分陪嫁,事先悄悄送至女家,过礼之日再一同抬回男家的习俗。由于女儿陪嫁丰盛,民间俗有“生崽满堂红,生女一场空”之说。
在陕西汉中地区,有这样一句俗语:“嫁妆没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腌菜的种类做得越多,女方显得越有面子。腌菜作陪嫁这个风俗,在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
作为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这里产的“腌菜”味醇色泽亮,凡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美味叫绝。久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这种菜制作精细,品种较多,像春波浪、椿芽子、茴香菜、春笋等均可制作。做腌菜的材料都是不用切的,捆把入坛,所以又称“把把腌菜”。这里的腌菜不但是嫁妆必备品,同时也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而在这特殊的嫁妆当中,最为光彩的是“腌菜酒”和“腌菜茶”。
在随后新婚之夜的“闹洞房”仪式中,“腌菜酒”是必备品。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水果等。新郎新娘坐在一起,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坐在一圈,边吃边喝,连唱喜歌。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早,就该吃“腌菜茶”了。先将“陪嫁腌菜”摆起,再泡上浓浓的巴山茶,然后请亲友和双方亲属围桌而坐,喝茶品茶。与此同时,亲友们还要挨次歌唱助兴,如:
“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
妹子贤惠郎勤俭,
劳动制服建家园。”
不管新娘嫁妆厚薄,一律还要放进一对榴花(红花)或榴枝。如果没有,对方会认为不吉利或无彩头,有时好端端的喜事就因榴花一事而发生冲突。假如错过榴花开时节,可以用花枝代替,也算盛情之至了。
以前,人们对嫁妆是极重视的,若是稍微疏忽就会受到夫家的非议。传说有个新娘出嫁时,娘家忘了随嫁柴炭,引起公婆不满,新娘只得每天用随嫁的布匹当柴烧饭。直到归回娘家,告诉了双亲,这才雇了一百八十名挑夫,补上一百八十担柴炭才算完事。
3.上头、开脸
姑娘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称“开面”,事实上就是对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
“上头”、“开脸”这一系列的程序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因此筵席很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在筵席上,长辈、邻里不但会表示对待嫁姑娘的祝贺,而且还会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上头、开脸——婚礼前的重要一环
新娘出嫁那天要梳妆打扮。第一道程序便是更改做姑娘的发式,表示从此不再是闺女了,俗称“上头”或“加冠笄”。上头由新娘的女性亲戚如伯母、婶娘等动手,通常是把头发挽成盘形的发髻,用纱网套上,再簪一根笄,插上金花玉珠之类。
上头后的第二道程序是开脸,亦称“绞面”、“开面”等,就是对新娘作面部修饰,包括用细线绞去脸上的汗毛,把眉毛修整得弯弯细细形如柳叶,梳理鬓角、涂脂抹粉等。女人一生只开脸一次,往后倘有离婚改嫁等变故就不开脸了。有的地方开脸之前,主家要煮“开脸饺”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吉祥。也有开脸时要唱开脸歌,预祝新娘生育的。
上头许嫁是古礼,开脸却是民间习俗。相传,当年隋炀帝三下江南,专门让爪牙们拦截民间娶亲的喜车,看谁家的新娘长得漂亮,就强行夺走,吓得老百姓不敢再行迎亲之礼。正巧,有个聪明人要娶媳妇,新郎让媒婆先用细线把新娘脸上的汗毛绞净,再把眉毛修得弯弯的,再匀施脂粉。接着让新娘坐在朱红描金的台阁上,请一班闹社火的吹吹打打,左右护卫。官兵迎头拦住盘问,新郎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在出庙会,没看见抬着城隍娘娘吗?”官兵仔细端详,这娘娘脸盘光洁得连根汗毛都看不见,果然不同凡人,于是拱手放行。这以后,大家都跟着学样,日子一久,便形成了初嫁开脸的习俗。
南朝梁简文帝《和人渡水》有诗云:“婉娩新上头,湔裙出乐游。”晋乐府《欢好曲》云:“窈窕上头欢,那得及破瓜。”又,花蕊夫人,《宫词》云:“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又,《明宫史》云:“皇女……至十余龄留发,约年余又择吉打扒角,至选婚有驸马,始择吉上头。”后来,逐渐演变为在娶、嫁前三日或一日或当日举行,男更成年装束,女改妇人衣饰,既标志成年同时标志可婚嫁。后作为女子出嫁前更改发型的专用仪式。
4.迎亲
中国传统的迎亲方式是:新郎亲自去迎接新娘叫迎亲。按我国多数地区的婚俗,迎娶新娘有两种形式:一是迎亲,一是等亲。迎亲,新郎要随着迎亲队伍一起去女方家中,现在所说的娶媳妇,主要指这一种。而等亲,是男方不去女方家迎娶,而是由女方把闺女送过来。这种娶亲形式在现代已不多见。
所谓迎亲,就是由新郎迎接新娘。在过去,新郎是受父亲之命去迎亲的,到了女方家,女方的人要出门相迎,新郎进门要献上礼品雁,这个礼俗叫“奠雁”,是古婚中比较重要的仪式。
迎亲——“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
旧时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在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着走。迎亲回来时,还要最一条路回去,以取不会走回头路之意。若是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张红毡子将花轿遮着,作为‘避邪’的意思。
若是迎亲的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究竟为何会这样呢,遇到出殡的队伍会是财宝吗?原因就在于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普米族的女孩出嫁的时候,必须由男方前去“逮捕”新娘。迎亲那天,男方要派媒人、两位伴娘和几个精明强悍的小伙子前去迎亲,在女家的巧妙配合下,装模装样地将女孩抢走。即将出嫁的新娘在父母的有意安排下到山上或田间劳动,迎亲的人来后,由一位小伙子找到女孩,对她大声说:“你已是xx家的人了,xx家请你去吃茶,跟我们去一趟吧!”说完上前迅速“逮”住假装要逃跑的女孩。这个时候,事先埋伏好的几个美丽健壮的女孩便一拥而上,对“逮捕”新娘的“凶手”拳打脚踢,甚至撕坏或扒下他的衣服,逼迫他投降交出新娘。这之后,人们便一起簇拥着新娘回到女家举行出嫁礼,唱歌喝酒,为她送行。
还有就是锁“媒人”,当新娘的弟弟将新娘从闺房中背出来,随新郎的接亲队伍上路之后,媒人不仅不能随队伍离开女家,反而要被女家扣留下来,送到一间屋里锁起来,同时被被“关押”的还有女方的一位歌手。于是,两人便在“监牢”中比赛唱歌,决定胜负。屋外则由两个女孩手拿钥匙守门。主客双方对歌后,一直要到媒人唱赢了,守门的女孩才会开锁放人,媒人就会去追送亲的队伍。媒人要是唱不赢,就得去向女方父母敬酒或送钱,这样即使媒人出了“监牢”,走到村寨口,女方村寨中的各家各户都要来敬酒,无论媒人酒量再大,最后也会烂醉如泥。若是不想喝,还得和敬酒者一一对歌,比赢了,可以不喝他手中的酒。一旦将这最后的防线突破了,媒人的任务就算完成,赶上接亲队伍。
各地的婚俗自有其地方特色,在潮州婚俗六礼中,前五礼与古礼基本一致,惟第六项的“亲迎”却一变而为“迎亲”,即婿不亲往迎娶,而是请有名望有福气的妇女坐轿前往女家迎亲。《潮州的习俗》载有:“迎亲的手续,是由男家备了一乘花轿,花轿前有两人提着一对大灯笼并几个吹唢呐和打鼓的,花轿后跟着一两乘轿子,轿子里坐着男家请往迎亲的人(请往迎亲的人,要有名望而且有福气的),到女家去迎娶新娘”。不过,这当中的仪注配备,有因官民、贫富以及因地而异。
5.哭嫁
迎娶新娘是传统婚礼中最隆重、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说是核心内容。而从古到今,在许多地区,女子哭嫁也是整个婚礼过程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仪式。
传统婚礼中,哭嫁这种喜悦中的悲伤几乎是传统婚礼最打动人的元素,通过哭嫁才能理解传统婚礼全部程序背后的文化含义。
《笑府·闺风》中载有:女初出阁,正哀哭,闻轿夫觅扛不得,乃带哭曰:“我的娘,轿扛在门角里。”
旧习俗里,女儿出嫁时都要哭,不哭的女儿不孝顺,其实也是表示女儿的感恩,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在中国传统的婚嫁风俗中,新娘出嫁时,除了迎亲的花轿和嫁衣这些表层的东西之外,“辞堂”、“拦门”、“哭嫁”等程序也是一定要有的。
哭嫁的典故
对于哭嫁的由来,人们也不知从何追溯,不同地区也有各自的说法。可不管哭嫁起源于何时,可以确定的是,它是历史发展所遗留下来的产物,时至今日也仍然是一些地区坚持的婚嫁风俗。
可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新娘为什么要哭呢?有些甚至是与母亲抱头痛哭,这里面有些怎样的讲究呢?
一、表示对娘家的不舍与感恩
传统中国是个夫权社会,女子出嫁,等于成了别家的人,而娘家则失去了一个正当年华的好女儿。而且那时候规矩多,公婆管教严,回娘家省亲不易,所以才要哭。
传统婚礼中,新娘在上花轿前一定要哭,如果不哭就会被他人指责没良心。传统的“母女对哭”最具特色,母亲哭诉十月怀胎及养育的艰辛,讲女儿在家的勤劳乖巧,嘱咐她在婆家不能像在娘家可以撒娇,要孝敬公婆等。新娘则哭父母恩深,自己不能伺候了二老了,到了别人家中,没有了娘家父母兄弟的爱护……有的哭得惊天动地,娘家的女性亲眷也跟着哭,主事者一再催促,才上轿。
二、以悲衬喜
哭嫁也有是为了渲染气氛,以悲衬喜。出嫁时因对父母亲人的不舍,就有有感而哭的,那是发自内心喜悦的哭。母亲因为自己女儿找到归宿而欣慰地哭,新娘子为了“喜庆”,也要根据风俗而大哭,哭得越厉害,就可以为娘家讨得好兆头——多添金豆子。
三、忧心的哭
出嫁时哭泣与古代的婚姻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古时有强抢婚姻、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女人大都是根据“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入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在当时的社会风俗中,女方根本就无法对男方进行深层了解,所以对未来生活充满担忧。在这种婚姻制度下,女人的婚姻通常是不幸的,因此哭也成了必然。那是发自内心悲痛的哭。
四、哭给男方看
此外,在离开娘家前哭,也存在着另一层含义——哭给男方看。在新郎和娶亲的男方人面前哭泣,意在告诉他们:养大一个女儿是多么得不容易,到你们家要善待。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哭嫁”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后娘嫌弃前房留下的女儿,不是打就是骂。等到女儿十六岁时,便给她随便找了个婆家。在出嫁的那天,按风俗当娘的只能对女儿说吉利话。
可后娘偏偏哭道:“女儿啊,你蓬头去,插花归;空身去,抱儿归……”她这样一哭既遮盖了她嫁女儿勿置嫁妆的“煞心”又自认为在大喜的日子一闹,今后这个女儿会一世晦气,日后穷苦。女儿知道后娘起着歹心咒骂自己,可她也没办法,只得哭着空手上轿了。
后来她在婆家吃苦耐劳,夫妻和睦,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儿子,日子越过越好。不久,后娘给自己的亲生女儿找了个富贵人家,临上轿前,母女俩有说有笑,说了一大堆吉利话。谁知女儿在家娇生惯养,出嫁后故态不改,婆媳吵嘴,夫妻打架,闹得不可开交,不到一年,家也败落下来。
从此以后人们就认为女儿出嫁时,还是哭比笑好。代表着越哭越发,越哭越富。
哭嫁的唱词
中华民族的领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哭嫁的形式也并不是单一的哭说,有些地区以哭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地方的人们将哭述的内容逐渐衍化成有一定调式和韵律的曲子,成了“哭嫁歌”,形成了又一传统的文化特色。
所谓的哭嫁歌,其内容一般都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妹妹的深厚情谊和离别之苦,或者是表达自己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担心等等。旧时坊间丛刻中有《训女哭嫁》一种。这本小书的目录有《闺声哭》、《娘训女》、《嫂哭妹》、《哭爹妈》、《哭哥嫂》、《花轿到屋哭》、《哭叔爷》、《哭兄弟》、《哭外公外婆》、《哭舅爷》、《拜香火哭》等等,编次有点凌乱,似乎随手所记,未经文人之手。其中几段如下:
闺声哭
娘听后园鸟雀惊,要听房中女儿声。
我娘当门苦葛藤,手攀苦葛诉苦情。
我娘苦情苦过了,女儿苦情才起根。
……
桔子开花叶子青,阳雀开声我开声。
新打铜盆才装水,新打剪刀两面青。
娘不开口我开口,娘不开声我开声。
当门一根木莲树,目连树上挂卷经。
一本经书背完了,未见我娘来开声。
亏了我娘睡得稳,爹妈眼泪贵如金。
哭爹妈
月亮弯弯照华堂,女儿开言叫爹娘。
父母养儿空指望,如似南柯梦一场。
一尺五寸把儿养,移干就湿苦非常。
……
劳心费力成虚恍,枉自爹娘苦一场。
哭兄弟
黑漆茶盘乌木头,姐姐离娘弟不留。
留到姐姐吃你饭,留到姐姐穿你衣。
兄弟当家挣家忙,嫁了姐姐买地方。
上头买齐潼川府,下头买齐遂宁乡。
……
这个本子所记是川北的歌词,该书所记哭嫁词虽有“只怨媒人莫良心”等语,却没有列出骂媒专目。
古时,骂媒也是哭嫁中必不可少的节目,是最具反抗色彩的哭嫁歌词。旧社会,妇女无婚姻自由可言,由于“三从四德”的束缚,平时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几乎不能置一词,全由媒人和父母摆布;因此,这登花轿之前的“骂媒”,便是难得的发泄机会。这早已反映在戏曲和民间说唱等艺术之中。
不过,据说,媒人反倒以被骂来讨彩头。她们从来不怕新人骂,反倒怕不骂;如果不骂,她的“霉(媒)气”反而脱不了。这也是风俗民情中的一种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