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7999200000008

第8章 搭配选才,人才互补

企业的业务是多方面的,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所以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就要全面选择,从而获得各个方面的人才,这样就会达到人才互补,从而使企业顺畅运行。

人才互补对公司的重要性,正如同骆驼的各种器官对骆驼的重要性。骆驼长有长长的睫毛,能够阻止沙粒进入眼中,从而能够在强烈的风暴中辨清前进的方向;高耸的驼峰能够储存足量的养分和水分,能够使骆驼在长途跋涉中免受饥渴之苦;厚而宽大的脚掌能够大幅度地减少负重时身体对沙子的巨大压强,从而在柔软的沙中行走自如。同理,企业只有具有了骆驼的“睫毛”、“驼峰”和“脚掌”,才能够走出荒漠,奔向事业的绿洲。

古代凡有作为的皇帝,都能够做到灵活搭配人才,用互补的人才结构来完成自己的大业。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便是这样一位皇帝。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心情大为高兴。一日,他召来众诸侯和将领,与他同饮美酒。饮酒间,高祖问道:“诸位不要隐瞒,务必实话实说。我为什么能够得天下,而项羽为什么会失天下呢?”高起、王陵二人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后,就顺便将地盘划给有功者,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这是陛下得天下的原因;而项羽会杀害有功者,对贤者常常抱有疑心,一个人独享利益,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高祖听了他们的话后,首先说他们“知其一,未知其二”,接着分析了自己得天下的真正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后又分析了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禽也。”

从汉高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的人才结构是互补的。内有运筹帷幄的张良,中有安抚后方、增援粮草的萧何,外有战无不胜的韩信。这三种人才缺一不可,汉高祖正是有了他们三人,最终才能够问鼎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是一个合理搭配人才的高手,正是因为他的用人睿智,使得唐朝国富民强,天下太平。

王珐是唐太宗的一位大臣,他不仅有过人的识人本领,而且擅长言论。一次,唐太宗在与他交流的时候,对他说:“朝中有众多大臣,我想听听你对他们各自才干的看法。另外,将你自己和他们放在一块比较一下,说说你自己有哪些过人之处和不及之处。”

王珐略作沉思,脱口而出:“房玄龄为国鞠躬尽瘁,事无巨细,只要知道有没有处理妥当的,便会尽力为之,在这点上我不如他;魏征见微知著,常常关注皇上言行举止,敢于直言进谏,这点我比不上他;李靖能文能武,外可征讨匈奴,内可辅佐皇上执政,这点我比不上他;温彦博处理公务一丝不苟,刚直不阿,并能够简单明了地传达皇上地命令和向皇上汇报工作,这点我比不上他;戴胄智谋过人,善于处理各种疑难问题,这点我同样比不上他。但在惩恶扬善、维护正义方面,我能够做得有声有色,并认为这点便是我的过人之处。”

除了古代皇帝外,现代同样有精通此道的人,闻名世界的长江实业集团总裁李嘉诚便是一个典型。

在李嘉诚旗下,有霍建宁、周年茂和女将洪小莲三人。他们是长实内部的核心管理人物,被舆论界并称为长实系的“三驾新型马车”。

在长实管理层的后起之秀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霍建宁。他的引人注目,并非因为他经常抛头露面。实际上,他从事的是幕后工作。此人擅长理财,负责长江全系的财务策划,他处事较为低调,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干将,而是一个专业管理人士。

霍建宁毕业于香港名校香港大学,随后赴美深造。1979年学成回港,被李嘉诚招至旗下,出任长实会计主任。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考取了英联邦澳洲的特许会计师资格证(凭此证可去任何英联邦国家与地区做开业会计师)。

李嘉诚很赏识他的才学,1985年委任他为长实董事,两年后又提升他为董事副总经理。此时,霍建宁才35岁,如此年轻就担任香港最大集团的要职,实属罕见。

霍建宁不仅是长实系四家公司的董事,另外,他还是与长实有密切关系的公司如熊谷组(长实地产的重要建筑承包商)、广生行(李嘉诚亲自扶植的商行)、爱美高(长实持有其股份)的董事。

传媒称霍建宁是一个“浑身充满赚钱细胞的人”。长实全系的重大投资安排、股票发行、银行贷款、债券兑换等,都是由霍建宁亲自策划或参与决策的。

这些项目,动辄涉及数十亿资金,亏与盈都取决于最终决策。从李嘉诚对他如此器重和信任来看,可知盈多亏少。

霍建宁本人的收入也很可观,他的年薪和董事袍金,再算上非经常性收入如优惠股票等,年收入可能在1000万港元以上。

人们常说霍氏的点子“物有所值”,他是香港食脑族(靠智慧吃饭)中的大富翁。

霍建宁不仅是长江的智囊,而且还为李嘉诚充当“太傅”的角色,肩负着培育李氏二子李泽楷、李泽钜的职责。

在长实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少壮派中,还有一位名叫周年茂的青年才俊。

周年茂是长实的元老周千和的儿子。周年茂还在学生时代时,李嘉诚就把他当作长实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并把他和其父周千和一道送赴英国专修法律。

当周年茂学成回港后,很自然地就进了长实集团,李嘉诚指定他为长实公司的代言人。

1983年,回港两年的周年茂被选为长实董事,1985年后与其父亲周千和一道升为董事副总经理。当时,周年茂才30岁。

有人说周年茂一帆风顺,飞黄腾达,是得其父的荫庇——李嘉诚是个很念旧的主人,为感谢老臣子的忠心耿耿,故而“爱屋及乌”。

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尽然。李嘉诚的确念旧,却不能说周年茂的“高升”是因为李嘉诚对他的关照。其实,最主要的一点,仍然是他自身具备了相应实力,有足够的能力担此重任。

据长实的职员说:“讲那样话的人,实在是不了解我们老细(板),对碌碌无为之人,管他三亲六戚,老细一个都不要。年茂年纪虽轻,可是个叻仔(有本事的青年)呀。”

盛颂声移居加拿大后,周年茂升任副总经理,顶替盛颂声的缺位,长实系的地产发展中人自然落到了这位年轻人身上。

周年茂没有辜负李嘉诚的期望,他走马上任后,具体策划并落实了多处大型住宅屋村的发展规划,如茶果岭丽港城、蓝田汇景花园、鸭俐洲海怡半岛、天水围的嘉湖花园。在他的努力下,李嘉诚的迂回包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他的突出表现为他赢得了李嘉诚的信任和认可。于是,李嘉诚将更大的重任托付于他。

在以后的工作中,压在周年茂肩上的担子比盛颂声在职的时候还要大,肩负的责任还要多。但他不负众望,努力扎实地工作,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好评。

长实参与政府官地的拍卖,原本由李嘉诚一手包揽,全权掌握,而现在呢?同行和记者经常看到的长实代表,却是周年茂那张文质彬彬的年轻面孔,而李嘉诚那张老面孔则不常见了,只有资金庞大的项目出现时,大家才见得到李大超人的尊容。

周年茂虽然看起来像一位文弱书生,却颇有大将风范,指挥若定,调度有方,临危不乱,该进该弃,都能较好地把握分寸,收放自如,这一点正是李嘉诚最为放心的。

除了他们二人外,洪小莲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实上市之初,洪小莲就作为李嘉诚的秘书随其左右,后来出任长实董事。洪小莲在长实内部称得上是个大人物,她是有名的“靓女”。不仅相貌较好,而且颇具风度。另外,洪小莲的为人处世之道也值得人们称赞。她对人非常热情,让人们能够感觉到她的平易近人;做事的时候,她好像换了一种风格,变得异常果敢坚定,给人留下一种泼辣的形象。长实是个超级商业帝国,每年与其合作的单位和个人数以万计,业务往来跨越大半个地球。日常事务自然繁多,然而洪小莲却能够将这些千头万绪的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要处理日益庞杂的事务,需要有旺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需要有日理万机的工作效率,然而洪小莲做到了。提起洪小莲,在地产界,在中环各公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商业界称她为“洪姑娘”。

洪小莲不但勤奋过人,她还非常务实,工作作风颇似李嘉诚。就连一些琐事比如面试一名信差、会议所需的饮料、境外客户下榻的酒店房间等,她都要亲自过问。

跟洪小莲有过交往的记者说:“洪姑娘是个‘叻女’(有本事的姑娘),是完全‘话得事’(说话算数,能拍板)的人。”

正因为自己的出色能力和勤奋敬业,洪小莲不到40岁时,就已经得到了李嘉诚的充分信任,开始全面负责长实楼宇销售工作。

霍建宁、周年茂和洪小莲三人在三个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才能,他们如同李嘉诚的左膀右臂,为常识的发展和辉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其实,人才的搭配并不局限于中心骨干,而是包括了方方面面。比如,企业需要多种人才,如技术工人、研发人员、市场开拓人员、财会人员等等。企业在搭配人才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才的多样性,还要考虑到各种人才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最佳的人才互补。

用人管人一点通:

无论是成就雄霸天下的大业,还是成就一番事业,都需要人才的合理搭配。所以,管理者一定多方面选拔人才,这样才能够加速企业壮大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