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7999200000047

第47章 按劳分配,有功必赏

按劳分配,不但会显示出公司对员工的公平,而且还会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竭尽所能的为公司做事。

一个人要出门办事,他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了驴和骡。

当驴看到自己背的东西和骡子一样多的时候,气愤地对主人说:“你给骡子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为什么让我和它驮负一样重的货物呢?”

走了一段路后,那人看到驴有点支持不住了,于是把驴身上的货物取出一些放到了骡子背上。又走了一段路后,驴实在没力气了,那人只好把货物都放在了骡子身上,此时驴的身上空无一物。

这时骡子瞪着驴说:“你现在还认为我不该多比你吃一倍的食物吗?”

驴不甘示弱,它强辩说:“当然,你吃得多,力气自然大。如果主人也给我那么多食物,我比你还能干。”

主人听到骡子和驴的对话后,没说什么。

第二次出门前,他给了它们同样多的食物,然后同样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驴和骡。

然而,这次驴子的体力情况与上次相比并没有变化,在一段跋涉后体力不支,骡子把货物全背在身上。

管理者要想服众,公平是主要的。要想做到公平,就要正确面对员工的成绩,做到名副其实的按劳分配。不仅如此,管理者还要在奖赏上做到公平。

(1)有功必赏

众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时,鲍忠被董卓手下的一位名叫华雄的上将斩杀。于是,袁绍招来众诸侯商议此事。待众人坐定后,袁绍说道:“前天,鲍将军的弟弟不听从调遣,擅自出兵作战,结果被华雄所杀。今天,孙文台又被华雄打败,大大挫伤了我军锐气,该如何是好?”众诸侯沉默不语,袁绍抬头扫视了一周,发现北平太守公孙瓒背后站着三个人,他们容貌不凡,嘴角带着冷笑。于是问道:“公孙太守背后站的是什么人啊?”公孙瓒让刘备站出来,然后向众人介绍道:“他叫刘备,是和我从小住在一起的兄弟,现任平原令。”交谈中,曹操知道刘备是汉室宗室后,赐座给他。刘备坐下后,关羽、张飞二人站在他背后。

正在交谈之际,探子来报说华雄来此叫阵。袁绍大声说道:“谁敢前去迎战?”袁术身后的骁将俞涉自告奋勇,表示愿意迎战。结果,不到三个回合,俞涉被华雄斩杀。接着,太守韩馥手下的上将潘凤前去迎战,同样被华雄斩杀。众人大惊失色,无可奈何。袁绍叹道:“只可惜我的上将颜良和文丑还没有赶到,他们二人只要有一人在,就可以对付华雄了。”袁绍话刚说完,关羽从台下大呼而出:“小将愿意前去取下华雄人头!”袁绍对其观察一番后,问其是何人。袁术从袁绍与公孙瓒的交谈中了解到关羽是刘备的兄弟、现任马弓手后,顿时大怒,认为关羽在此胡言乱语,“欺吾众诸侯无大将”,令人将其赶出。曹操此时以“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为由,让关羽出战。争辩过后,关羽准备出战。曹操本打算与其共饮热酒,关羽却说战后再饮。一阵厮杀过后,关羽将华雄的人头献上。此时,曹操为他斟的酒还是温的。张飞此时插话,惹得袁术再次大怒道:“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操此时则反驳说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

事后,曹操为了避免引起袁术等人的不满,私下派人送给刘备三人酒肉,表示犒劳。

(2)论功行赏

汉高祖五年,项羽自杀后,天下平定。于是,高帝论功封赏。当时,群臣纷纷争功。高祖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于是封萧何为酂侯,并赏赐了他很多封地。

有功之臣愤愤不平地说道:“臣等领兵打仗,冲锋陷阵,多则经历了百余次战争,少则也经历了几十次战争,辛辛苦苦为大王攻城略地。而萧何从未立过战功,只是舞文弄墨而已,受到的封赏却在臣等之上,大王为什么这么做呢?”

高祖反问道:“你们熟悉捕猎吗?”

群臣答道:“熟悉。”

“那你们知不知道猎狗的作用呢?”

“知道。”

高祖接着说:“捕猎的时候,猎狗的作用是追杀野兽、兔子等猎物,而人的作用是发现猎物的踪迹并指给猎狗。如果没有人的作用,猎狗就不能捕到猎物。如今,你们的功劳就如同猎狗的功劳,而萧何的功劳正如同人的功劳。你们投奔我的时候,最多不过两三人一起前来,而萧何却能够举荐几十人为我效命,我怎么能磨灭他的功劳呢?”

群臣听了高祖的话后,都默不作声。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改年号为贞观。就在这一年,唐太宗召集群臣,准备赏赐开国的众多功臣,赏赐的标准同样是论功行赏。

经过几日的整理后,唐太宗宣布了奖赏名单。其中,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五人居首功。房玄龄被封为邢国公,杜如晦被封为蔡国公,分别得食邑一千三百户。

唐太宗封赏完毕后,总结性地说道:“如今,我已经按照大家各自的功劳给予了相应的赏赐。虽然我是论功行赏,但难免会有纰漏之处。如果有人觉得我奖赏不当,只管提出来,我会酌情更改的。”

唐太宗话音刚落,他的叔父李神通说道:“皇上的封赏令我不服。当初,皇上刚举起义旗,我就立即响应,并率领军队前来帮助皇上成就大业。可如今,面临分封时,我的功劳却远远排在房玄龄、杜如晦的后边,这是为什么?”

唐太宗听了叔父的抱怨后,义正词严地说道:“起义之初,并不是只有叔父您一个人积极响应。为了推翻腐朽衰败的隋朝,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加了起义。所以,您的积极响应并不能证明您有多大的功劳。起义后,您不仅没有立过战功,而且每战必败。在平定崤山的战役中,您被窦建德率领的南侵大军打得片甲不留,除您之外,其他将士无一生还。后来,您奉命前去平定刘黑闼等人的叛乱,结果您望风而逃,不战而败。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虽然没有带兵打仗,但他们却能够统观全局,运用出色的智谋引导全军一步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并走上胜利的道路。因此,他们的作用无异于汉朝的开国功臣萧何,给他们最高的封赏是无可厚非的。请叔父您仔细思量,不要凭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就随便与功臣争功。”

听完唐太宗有理有据的一番话后,李神通满脸通红,不再作声。李神通虽是皇上的叔父,却落得个自讨没趣。一些心存不满或抱怨的大臣见到这种情况,觉得理亏,不想当众出丑,于是默不作声。

用人管人一点通:

如果管理者真正做到了按劳分配、有功必赏、论功行赏,员工自然不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而且,管理者的这种做法会让员工产生“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