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7999200000034

第34章 慎对建议,有益沟通

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员工会给你提出一些建议。而你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些建议后,给员工一个接受或者不接受的理由。

孟达守新城失败后,被乱军所杀。在祁山寨坐镇的诸葛亮听到这一消息后,猜测司马懿此次出关,一定会尽力夺取街亭。如果街亭失守,就等同于割断了蜀军的咽喉。

诸葛亮深知守街亭任务艰巨,于是大声向众将领问道:“谁敢率军去守街亭?”参军马谡立刻回答:“我愿意率军前往。”诸葛亮说:“街亭虽然是个小地方,但它的位置很重要。如果稍有差池,街亭失守,我们的大军将面临覆没的危险。你虽然精通各种谋略,但此地既没有城郭可以依恃,也没有天险作为屏障,要想固守,难度很大。”马谡自豪地说道:“我从小就熟读兵书,颇谙兵法,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街亭都守不住吗?”诸葛亮劝诫马谡:“司马懿并不是等闲之辈,而且他的先锋张郃是魏国的名将,我担心你没有把握取胜。”马谡夸口道:“不要说是司马懿和张郃,就是曹睿亲自率军前来,也没有什么好怕的。”结果,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除了拨给马谡两万五千名精兵外,还让处事谨慎的上将王平同去,并细细嘱咐了王平一番。然而诸葛亮仍不放心,他唤来高翔,让他率一万士兵,在街亭东北处的列柳城屯兵,一旦街亭有难,立即前往救援。接着他又把大将魏延唤来,让他屯兵在街亭之右,以便对付魏军先锋张郃。

马谡和王平率军来到街亭并察看地势后,便笑着对王平说道:“不知道丞相为何这么担心街亭失守,这里的位置如此偏僻,魏军敢不敢来应战还是两回事呢。”王平建议在五条通往此处的道路总口扎寨,然后砍伐侧面山上的木头做栅栏。马谡则认为侧面的山与四面都不相连,而且树木茂密,可以看作天险,打算在山上屯兵。王平不同意马谡的步兵策略。他劝说道:“如果在路口屯兵并用木头建起城墙,魏军就难以从此处通过。如果抛弃这个要道而将军队驻扎在山上,魏军就会长驱直入并直逼山下。到时候,我军面临四面被围的境地,还如何保住街亭?”马谡称王平的看法是女子之见,并引兵法中的“凭高视下,势如劈竹”来证明驻军山上可以把魏军杀得片甲不留。王平并不放弃,他继续劝道:“我数次跟随丞相一起,见过了许多排兵布阵的方法,并且常常得到丞相的诚心指导。如今,我观察了此地的形势后,可以毫不犹豫地肯定驻军山上是条绝路。如果魏兵将我们围困并从山下断了我们的水道,我军军心必会动摇,再作战前已经自乱阵脚。”马谡怒道:“你不要瞎说!孙子曾经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我们的水道被切断,我军军士没了依靠,难道不会拼死杀敌吗?到时候,我军可以以一挡百。我读遍了兵书,丞相有时候还要同我商讨兵法,你有什么资格阻止我这样做呢?”王平见马谡主意已定,于是便请求他分给自己部分兵力,以便在山的西面驻扎一个小寨,与山上驻军形成犄角之势,以便接应。马谡不同意,于是王平准备辞他而去。马谡对他说道:“你既然不听我的命令,我就给你五千士兵。我破了魏兵后,你可没有功劳!”王平带着五千士兵下山后,在离山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立即将详细地形和蜀军在街亭的布局画成图本,派人火速送往诸葛亮帐中。

魏军这边,司马懿先派次子司马昭前去探路。司马昭回来后,将具体情况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听后,先惊后喜。惊的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在街亭这个咽喉之地驻军把守;喜的是蜀军屯兵山上,容易攻破。这天夜里,司马懿更换衣服后,亲自出城去查看地形。回城后,他又派人打听到守街亭者是马谡以及王平的扎营情况,然后认真作了部署。

第二天天明时分,魏兵名将张郃前去阻拦王平,使其不能够增援马谡;申耽、申仪各带一路兵马前去围山,断了马谡的水道。随后,司马懿率军直达山底,把山团团围住。山上的蜀兵见魏兵众多且列队严整,顿时心惊胆战。马谡在战前曾对各位将领说过,一旦他们看到山顶红旗摇动,便可冲下山去,与魏兵大战。此时,任马谡如何摇动红旗,将领们无一敢动。马谡杀了两位将领,以儆效尤。但蜀兵刚冲下山去就被魏兵严阵以待的气势吓得退了回去,马谡无奈,只好严守山上各面寨门,等待支援。然而,山上蜀军被围困了二十二个小时后仍然不见援军到来。此时正是深夜,由于山上无水,蜀军既无水喝又不能做饭,在饥渴难耐之际吵嚷得更加厉害,随后便纷纷下山投降。司马懿见蜀军营中大乱,立即沿山放火,弄得蜀军更加混乱。马谡已无回天之力,只好带着残兵突围逃奔。司马懿放过马谡后,张郃追了上去。魏延一路赶来,将追赶马谡的张郃杀退,并紧随其后,准备将街亭夺回。

结果,魏延在直奔街亭的途中,中了魏兵的埋伏,被切断了后路。张郃立即调转马头,开始夹击魏延。幸好王平率兵赶来,好不容易将魏兵击退。魏延、王平二人率军继续赶往街亭,正打算奔回山寨时,却见申耽、申仪从寨中杀出,他们只好前往列柳城投靠高翔。在前往列柳城途中,他们正好遇到前来支援的高翔。三人商定计谋,准备在天黑之际劫取魏寨。

到了夜晚,魏延、王平、高翔兵分三路前往街亭。结果,魏延、高翔中了魏兵埋伏,王平赶到后救了二人。三人正往列柳城方向逃奔时,又遇到了魏都督郭淮的军队,一番血战之后,他们赶往阳平关。此时,蜀军伤亡惨重,街亭已经无力夺回。

如果马谡听取了王平的建议,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可惜的是,马谡一意孤行,根本不愿意去理会王平。

马谡是一位听不得他人意见的人,而有些人表面上表示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其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仍然表现出马谡的一意孤行,下面故事中的蹶叔便是这样一位典型的人物。

古时候,有一位名为蹶叔的人。此人脾气古怪,性格倔强,很难接受他人的意见,哪怕是自己好朋友的话,他也听不进去,直到尝尽苦头后才知道悔悟。

蹶叔种庄稼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在地势高的地里种水稻,在地势低的地方种高粱。他的好朋友知道后,立即赶来劝阻。他对蹶叔说:“水稻喜欢潮湿的环境,而高粱喜欢干旱的环境。地势高的地方难以蓄水,而且比较容易干燥;地势低的地方容易蓄水,而且容易保持潮湿。可如今,你违背了作物的生长习性,将水稻和高粱的生长环境互换,丰收对你来说,一定是遥不可及的。”然而,蹶叔对朋友的苦心劝说毫不在意,继续按自己的方式种地。恍惚间,十年的光景过去了,蹶叔的丰收梦从来没有实现过。每年年底结算的时候,他都是入不敷出。在这十年里,他的生活一年不如一年。此时,他想起了朋友对他说的话,责怪自己没有听取朋友的屡次劝阻,以至于走到了今天的地步。他来到朋友家,真诚地向朋友道歉,感谢朋友对自己的关心,并表示以后一定虚心接受朋友的意见。

蹶叔不愿意再种庄稼了,他将家中的地卖掉后开始做起了生意。蹶叔既没有经验,又不愿意思考,只是肤浅地根据市场上的需求来采购需求量最大的货物。他的好朋友再次劝阻他说:“成功的商人在做生意的时候是不会像你这样做的。他们眼光独到,而且善于把握时机,看准某种货物有盈利空间时,便会在其价格猛降的时候囤货。当下一股抢购热潮到来时,他们便能够利用其中的差价赚得丰厚的利润。与他们相比,你的做法恰恰相反,这样做是很难盈利的。因为某种货物一旦出现抢购热潮,采购价格一定会相应地上涨。如果此时购进这种货物,必然会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败下阵来。”然而,蹶叔又恢复了他的一贯作风,对好朋友的话置若罔闻。如此以来,蹶叔的货物进价高,售价自然不会低。在竞争过程中,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商户竞相压价,而自己却不敢参与。因为对他来讲,参与就意味着亏本。可是到了后来,它不得不将积压的货物处理掉。在做生意的这十年中,他的境况与种庄稼时相似,同样是一年不如一年。朋友的话总能在这个时候,并且只能在这个时候唤醒他的大脑。他带着愧疚来到了朋友家,再一次真诚地道歉,真心地感谢。

蹶叔回家后心情烦躁,想出海放松一下。朋友陪他来到海边,在他将要出发的时候诚心对他说:“出海后,行至海水归聚处便可,千万不要继续向前行驶,否则将无法返回。一定要记住!”蹶叔答应朋友,一定会记住他的忠告。随后,蹶叔一个人划着一叶扁舟向大海深处驶去。几天过去了,蹶叔来到了海水归聚处。此时,他虽然仍然记得朋友的劝诫,但他不愿意那样去做,仍然一意孤行,毫不犹豫地前行。就在一刹那,蹶叔和他的扁舟被双双卷入了深渊之中。蹶叔此时叫天天不应,叫水水不灵。在这不见天日的深渊中,蹶叔别无选择地忍受着黑暗、孤独以及大浪的撞击。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一天,海中的鲲在化作鹏的瞬间,激起了千层巨浪。在这巨浪的狂啸下,蹶叔和他的扁舟从深渊的下面被抬了起来。此时,蹶叔满脸泪水,划着船回家了。

此时的蹶叔,双鬓斑白,形容枯槁,犹如风中残烛。他脚步蹒跚地来到了朋友的家,见到朋友后,他费力地向朋友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道:“你是我一生最真诚的朋友,你的话我却从来没有认真听过,尽管你每一次都是正确的。我发誓,今后一定认真悔改。”

朋友没有任何表示,只是淡然地说:“如今,即便是真心悔改,又能怎样?”

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听到员工提出的一些建议。如何处理员工提出的建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当员工提出了与管理者不同的建议时,管理者不应该立即否认员工提出的建议,而应该先确定员工的建议是否具有可行性。

如果员工的建议的确具有可行性,就应该按照员工的建议去实行。如此以来,既有利于解决问题,又能够让员工产生一种自豪感。如果像马谡那样自高自大,把下属提出的建议抛在一边,不仅会导致任务失败,而且会降低自己的威信。试想,一个管理者因不能听取员工的建议而导致失败,下属能够认为他是一个有威信的管理者吗?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管理者在员工面前难免会感到尴尬。

如果员工的建议不具有可行性,管理者也应该心平气和地把理由告诉给员工。

不过,要想做到这些,管理者首先要摆脱自高自大、轻视下属的心理。

第二,管理者不能口是心非。当员工提出建议后,管理者除了要用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员工的建议外,还不能对员工进行敷衍。如果蹶叔是一为管理者,绝对是一位十分糟糕的管理者。

一个管理者如果总是敷衍下属,表面上接受员工的建议,但在实际行动上体现不出来,员工就会慢慢地不愿意与管理者积极交流。因为,人都是有思维的。一次、两次的交流后,如果下属发现了管理者者习惯于下敷衍,在以后的交流中,下属就会变得很被动。因为他们从管理者的行为中看出,管理者与他们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他们,而是为了找人解闷。

用人管人一点通:

有些管理者爱敷衍员工的建议,根本没有顾及到这是员工们思考后的劳动成果。这样就会令员工的情绪低落,认为上司不尊重他们,导致双方的关系恶化。

§§第四章 以情感人,获取赤诚之心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感情投资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员工同样需要被尊重、被认可、被重视。赤裸裸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会在管理者和员工见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沟壑,使双方总是保持着一段难以跨越的心灵距离。要想填平沟壑和消除距离,以情感人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