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73

第73章 山村经行因施药(五首录二)

耕佣蚕妇共欣然,①得见先生定有年。②扫洒门庭拂床几,瓦盆盛酒荐豚肩。③

【注释】

①“耕佣”句:耕佣:被人雇用耕田的农民。蚕妇:养蚕的妇女。②“得见”句:先生:指陆游。有年:本指丰收之年,这里作有幸、有福气讲。③豚肩:猪蹄髈。

驴肩每带药囊行,①村巷欢欣夹道迎。

共说向来曾活我,②生儿多以陆为名。

【注释】

①“驴肩”句:这句是说诗人每次外出总是把盛药的袋子挂在驴背上。②“共说”句:都说过去曾被先生(陆游)救治。

【品评】

诗作于开禧元年(1205),是年诗人八十一岁,致仕居家。

陆游是高寿的诗人。据说,陆家四代都有学仙修道的经历,陆诗《道室试笔》曰:“吾家学道今四世,世佩施真三住铭。”陆游《家世旧闻》中记载高祖陆轸曾炼过炼丹辟谷之术。不食谷物将近二十年。陆游从南郑前线调回成都后,四赴青城山访仙学道。其学习养生是因自身生理早衰而起。但他懂医道,喜爱方药,曾整理过祖传《陆氏集验方》一书,深谙摄卫养生之道,后来自己身老愈健,六个儿子全是皓首童颜。难能可贵的是,陆游并非只关心个人的保健,而是持了儒者推己及人、民胞物与的精神,去救治那些穷苦的百姓。陆游晚年长期住在故乡山阴农村,看到乡民为疾病所困,缺衣少药,就主动上门免费为他们诊病送药,因此获得了耕佣蚕妇最高规格的礼遇,不仅如此,因为他救活了不少人,还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尊敬爱戴,其善行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陆游一生广交天下朋友,普通的村民成为其诗描写歌咏的对象。他经常与村邻聚饮,同他们谈论国家大事,是一种平等的交往。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有别于青史留名的另一种不朽的途径,就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活在民众心中。同杜甫关爱花鸟鱼虫一样,陆游对自己家里喂养的猫、鸡同样予以爱护,前面我们选了其《赠猫》诗,诗人因为家贫而对猫感到歉意;诗人另有《迁鸡栅歌》,写家里的乌鸡每天早上器宇轩昂地鸣唱,小孙子刚出生听到鸡叫就吓得啼哭。家人商议把鸡卖人,只有诗人一想到鸡将被杀心生哀怜,但又陷入了两难境地。最后想出了给鸡搬家的好办法,让乌鸡带着妻儿到东园去享受天伦之乐吧。诗自杜甫《缚鸡行》化出,但杜老对“鸡虫得失无了时”想不出好办法,陆游却能想出两全之策,故高出一筹。很难想像,一个对动物的哀鸣毫无怜悯之心的人,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同类?一个对同胞的苦乐漠不关心的人,又怎么可能去爱自己的国家?明乎此,才可以理解,陆游对国家的热爱是与其博大深沉的“泛爱众”精神密不可分的。与一般端居庙堂的士大夫不同,陆游长期生活在民众中间,他对民众悲苦与福祉的理解深入骨髓与灵魂,惟其如此,他才能超越一己之忧乐,更准确体察普通人的内心世界,成为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深具苍生情怀的“广大教化主”(王世贞《艺苑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