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72

第72章 书事(四首录三)

闻道舆图次第还,①黄河依旧抱潼关。

会当小驻平戎帐,②饶益南亭看华山。③

【注释】

①舆图:地图,这里指代疆土。②平戎帐:平戎将军帐幕。③“饶益”句:陆游自注:“饶益寺南亭尽得太华之胜。”

关中父老望王师,想见壶浆满路时。①寂寞西溪衰草里,断碑犹有少陵诗。②

【注释】

①壶浆:用以慰劳王师的汤水。②“寂寞”二句: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西溪,其旁有西溪亭,亭旁小寺梁间揭有柟木板,上面写有杜甫的诗。乾元元年(758)杜甫路过西溪时,有《题郑县亭子》一诗:“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连临大路,天晴宫柳暗知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所谓“郑县亭子”,就是西溪亭。

鸭绿桑乾尽汉天,①传烽自合过祁连。②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③

【注释】

①“鸭绿”句:鸭绿:江名,在中国和朝鲜交界处。桑乾:河名,在河北省。②“传烽”句:合:应当。祁连:山名,在今甘肃。③“功名”二句:意思是说你要是能恢复失地,立功扬名,那就和我自己立了功名一样,但可恨的是没有人肯扬鞭跃马,争取立功。著鞭:即加鞭,策马前进的意思。

【品评】

诗作于嘉泰四年(1204),是年诗人家居山阴。

这一年夏天,朝廷明诏追封岳飞为鄂王,表彰抗战忠烈,反攻已成定局。战争虽未开始,但形势已经明朗,诗人毕生夙愿即将实现,禁不住炊欣鼓舞,整年的诗篇里,都洋溢了舒畅、欢快之情。

这组诗的第一首,是充满浪漫乐观想像的冀望之词,诗人想像着失去的疆土依次回到祖国的怀抱,希望自己能够在军队的营帐中眺望华山胜景;第二首,写关中父老箪食壶浆迎接王师,更有西溪衰草里的少陵诗碑,见证这一千古盛事。第三首,写东北、西北边疆,都回归祖国版图,一想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不论谁立功扬名,都同我自己立了功名一样而欢欣鼓舞。陆游早年诗中,还颇有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由于岁月的沉淀和胸襟的开阔,他能够放弃小我,完全与国家的整体利益融为一体。

诗人这种既超脱又高昂的姿态,令人想起《墨子·耕柱》篇中的一段对话:“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如同筑墙需要挖土、填土、夯土的角色分工一样,收复大计既需要当政者庙堂帏幄的谋划,更需要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也需要诗人宣传鼓呼!尽管角色有分工、地位有高低,而目标却是共同的。有这样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共同的远大目标,自然会产生“功名在子何殊我”的高远境界。但问题是,墨子把情况想像得太过完美,“执事者各司其职”完全是一种对人性理想状态的期望。实际的情况却是,有些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并不如墨子所意料的那样尽其职守,南渡之后七八十年的历史,不是已然充分地证明这一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