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69

第69章 养生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①药裹不离手,②对酒盘无梨。③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

咀嚼虽小艰,④幸未如牛呞。

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

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

惟有庖丁篇,⑤可信端不疑。

爱身过拱璧,⑥奉以无缺亏。

孽不患天作,⑦戚惟忧自诒。⑧挛躄岂不苦,⑨害犹在四肢。

二竖伏膏肓,⑩良医所不治。

衣巾视寒暖,饮食节饱饥。

虎兕虽在傍,牙爪何由施?

老人不妄语,聊赋养生诗。

【注释】

①遽:疾,速。②药裹:药袋。③盘无梨:韩愈《赠刘师服》:“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④“咀嚼”二句:韩愈《赠刘师服》“合口软嚼如牛呞”,呞,《玉篇》释:“牛噍也”。⑤庖丁:《庄子·养生主》中有“庖丁解牛”故事。⑥拱璧:两手拱抱的圆玉,泛指珍贵之物。⑦“孽不”句:《孟子·离娄上》:“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⑧“戚惟”句:《诗·小雅·小明》:“心之忧矣,自诒伊戚。”这二句意谓,自己要善自珍重,不要自寻烦恼。⑨挛蹙:谓手足蜷曲残废。⑩二竖:病魔。《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违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因称人患的疾病为二竖,疾至不可救药为病入膏肓。虎兕:本是两种凶猛的野兽,此当指各种致病因素。

【品评】

诗作于嘉泰三年(1203),诗人时年七十九岁。中国传统习惯,大寿生日做九不做十,七十九岁时可先做八十大寿,故诗中有“岂料今八十”句。本年一至四月,诗人在京修史,五月返乡。

陆游是不可多得的长寿诗人,享年八十五岁。这与其精通医术、善于养生有很大关系。他年轻时喜爱方药,有“少时喜方药”(《春日对花有感》)之句,五十一岁在成都时,曾整理过祖传的《陆氏集验方》。晚年隐居山阴,一边读书,一边行医乡里。陆游一方面给人治病,一方面重视自身的摄养,这首《养生》诗,就是其自身养生经验的宝贵结晶。

陆游九千多首诗中,涉及养生的为数不少,若加爬罗剔抉,可以发现很多可资借鉴的东西。首先,陆游腿脚保养得好,如“老翁垂七十,不复叹头颅。……独有欣然处,登山未用杖”(《老翁》);“行年七十尚携锄”(《贫病》)等句。在目力方面,七十七岁记曰:“中夜睡觉,两目每有光如初日,历历照物。”(《剑南诗稿》卷四十七)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特异功能吧。老诗人牙齿也保养得好,与古代一般人四五十岁左右开始齿豁相比,陆游独享大快朵颐的口福。七十七岁始一齿摇动,余皆坚甚,《戏作》云:“病齿原知不更全,漂浮杌槐已三年。一朝正使终辞去,大嚼犹能尽彘肩”;八十一岁堕第三齿,至八十五岁腊月始落第一牙,距去世仅数日。诗人又概括自己学养生的历程,由盲目信仰金丹期乎长生的认识误区,转到自重自爱顺应自然天道的正途。告诉我们保持乐观心情,不要自寻烦恼。切记日常保养的重要性,衣巾、饮食则尤为其中重点注意事项。

这首诗中,诗人大略涉及到了衣巾、饮食等具体养生细节,也提出保持心情开朗乐观及自爱自重的重要意义。这一切的理论根据,就是《庄子·养生主》中所阐发的“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之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