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68

第68章 送子龙赴吉州掾①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

驾言当送汝,②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

汝行犯胥涛,③次第过彭蠡。④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⑤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舣?⑥判司比唐时,⑦犹幸免笞箠。

庭参亦何辱,⑧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

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⑨择士教元礼。⑩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

出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

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

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

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

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

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汝去三年归,我倘未即死。

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注释】

①子龙:陆游次子。吉州:今江西吉安。掾:古代属官通称掾。子龙这时去任吉州司理参军。②驾言:此谓将驾车送子远行。驾:驾车。言:语助词。③胥涛:传说伍子胥死后为潮神,所以后人称钱塘江潮为胥涛。④彭蠡:即江西鄱阳湖。⑤独脚鬼:据《山海经·大荒东经》上说。有一种叫做夔的怪兽,形状像牛,只有一只脚。⑥“孤棹”句:孤棹:孤舟。棹即船楫。舣:泊船靠岸。⑦判司:司判文牍之官。⑧庭参:旧时属吏于公庭谒见长官的仪式谓之庭参。⑨阿惜:子龙女。⑩元礼:子龙长子。甘旨:美好的饮食。封建社会子女奉养父母的食物称作甘旨。益公:周必大,江西庐陵(吉州)人,光宗时曾被封为益国公。乔岳:犹言高山。通家:两家世交,谓之通家。燕几:一种设在寝室里的凭坐休息的家具。这两句是说,(周必大致仕乡里)陆子龙因这种世交关系,或者能够被接见。启:请求。杨诚斋:杨万里,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和陆游是朋友,杨万里当时致仕在家,陆子龙有机会见到他。清介:清廉耿介。洗耳:比喻高洁,不愿听俗人之言。据说,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欲闻,洗耳于颍水滨。希周:陈希周,陆游和他及他的父亲都有交往。敬叔:杜敬叔。陆游曾为其写过诗。坚操履:坚持正直廉介的操行。相从:谓与陈、杜二人相来往。蹈:躬行实践。鲤鱼:古时寄书常以尺素结为双鲤之形,所以后来以鲤鱼为书信的代称。

【品评】

诗作于嘉泰二年(1202),是年诗人家居山阴。这年年初,次子子龙赴吉州司理参军任,陆游写了这首送别诗。在陆游九千多首诗中,如此诗篇幅之长者,并不多见,可以看出老诗人舐犊情深,愈老弥笃。

诗可分为四个部分,从“我老汝远行”到“孤棹何岸舣”十二句为第一层,感叹离别,惦念子龙途中艰苦。古训,“父母在,不远游”,陆子龙远赴江西吉州,必有不得已的苦衷。如陆游所言:“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生存的艰难千百年来束缚着人类的手脚,压抑了才华的展示和创造力的发挥。从“判司比唐时”到“归舍却睡美”十六句,为第二层,告诫儿子清白自守,不要记挂他老人家。“汝为吉州吏”四句,是陆游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告诫儿子清廉自守,可为古今官箴。从为官之道转到了子女教育,最后才提到自己。说自己可以照管好自己,虽然困穷,但心思平静,要儿子不要担心,这段的安排,先公后私,表现了诗人的风范。从“益公名位重”到“蹈之则君子”二十句为第三层,嘱咐子龙去拜望他的老朋友周必大、杨万里诸人,但又补充介绍他们的人格、脾性,要儿子尊重他们的做人原则,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方式,多向他们学习,切勿在生活上、物质上有什么企求。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叮咛儿子常写家信,坚信自己能够等到儿子回来。

整首诗篇,充满了一个正直善良的老人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既没有冠冕堂皇的高论,更没有一丝萎琐庸俗之气,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常人常情的传达。诗人将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儿子的爱完美地结合起来,既顾大局识大体又富人情意味。范大士《历代诗发》评曰:“训勉谆谆,较之嵇中散《家诫》不过”;《唐宋诗醇》评曰:“以韵语作训词,真情极切,自然成文,朴茂浑坚,大家本领。”二家评论精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