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67

第67章 梅花绝句(六首录二)

当年走马锦城西,①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②

【注释】

①锦城:四川成都的别称,又称锦官城,因盛产织锦而得名。陆游曾在成都任官。②“青羊宫”句:青羊宫:道观名,在成都。浣花溪: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成都,溪畔有杜甫故居浣花草堂。

闻道梅花坼晓风,①雪堆遍满四山中。②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③

【注释】

①坼晓风:是说梅花在清晨的寒风中开放。坼,开裂。②雪堆:谓梅花像雪堆一样盛多。③一树梅花:一作“一树梅前”。

【品评】

诗作于嘉泰二年(1202)正月,是年诗人七十八岁,家居山阴。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咏梅之作有一百六十余首之多,堪称咏梅胜手,古来文人士大夫恐无出其右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因开在数九严寒之际,迎风傲雪,而被赋以高洁、坚毅的人格化特征,与松、竹一起,号称“岁寒三友”。儒家诗教有比德的特点,将自然物之属性特征与人的道德情操或社会政治生活加以比附、类比,梅则尤为重气节、重操守的文士独钟。陆游一生遭际与剑胆诗心非借梅之品格,无以传达。

诗为晚年追忆之作,追忆的生活内容为壮年时在成都生活的经历,锦官城不仅盛产织锦,梅花更是一绝,诗中写梅事盛况壮观,令人心醉神迷!梅花漫山遍野地开放,诗人分身无术,无暇一一欣赏梅花的姿容,只能天真地幻想,如果有孙悟空拔一撮毫毛便吹出无数个小猴子的神通就好了,那么每树梅花前都有一个放翁的身影,与其相依相伴了。陈衍《宋诗精华录》评曰:“柳州之化身何其苦?此老之化身何其乐?”可谓得诗之神髓。诗人“化身千亿”,呈现给我们的,是无所顾忌、天真烂漫的、有如魏晋人格的潇洒,而非柳州压抑、愤懑、“寒江独钓”式的悲苦。

清人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沈氏之论大体不错,咏物之作确实不能太过坐实,而应放宽视角,寄意遥深,才能形神兼备,有感染力量。放翁咏梅之作,传达出了诗人自身独立不倚、刚正不屈的精神。诗人另有《落梅》其一写“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其二写“向来冰雪凝严地,力斡春回竟是谁”,《芳华楼赏梅》写“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西郊寻梅》诗写“浅颦常鄙桃李学,独立不容莺蝶觇。……朱栏玉砌渠有命,断桥流水君何欠”,等等,都意在借梅写人,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孤寂幽恨和高洁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