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66

第66章 雪后龟堂独坐①(四首录一)

丈夫自重如拱璧,②安用人看一钱直。

箪食豆羹不虚受,③富贵那可从人得?

读书万卷行愧心,幽有鬼神为君惜。

龟堂乐处谁得知?红日满窗听雪滴。

【注释】

①龟堂:陆游晚年室名。取龟有三义,《自述》诗:“拜赐龟章纡旧紫,养成鹤发扫余青。”龟贵,一义;《长饥》诗:“早年羞学仗下马,末路幸似泥中龟。”龟闲,二义;《杂兴》诗:“鼻观舌根俱得道,悠悠谁识老龟堂。”龟寿,三义。参阅俞正燮《癸巳存稿》十二。②“丈夫”句:拱璧:两手拱抱的圆玉,泛指珍贵之物。一钱直:《史记·魏其武安侯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安用”句谓毁誉不惊。③箪食:喻生活贫苦。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豆:木制的器具,以贮食品。

【品评】

诗作于嘉泰二年(1202),是年诗人七十八岁,家居山阴。

政治斗争历来残酷无情,充满着刀光剑影。此前,朝廷中韩伲胄与赵汝愚两派势力斗争,可谓是天昏地暗、血色玄黄;接着,又有了针对朱熹道学的“伪学”之禁。诗人陆游与道学人士交往甚密,这次政敌公布的黑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虽有幸躲过,却也不免兔死狐悲,引起内心深处的一场巨大地震。诗人一生信奉“书生盖棺事未定”(《上元夜作》),这首《雪后龟堂独坐》,就是诗人在政治斗争乌云遮天之际而能气定神闲、保持澄明心境的生动写照。

陆游一生在赵宋江山风雨飘摇、独木难支的情况下,矢志不渝地高扬抗战理想,与各届投降政府、投降路线做斗争,若没有“自重如拱璧”的儒学价值观作深厚的心灵底蕴,是很难想像的。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杰出的知识分子总是与自己的时代具有象征的关系,陆游就是这样表征时代进步精神的知识分子。儒家价值观,特别注重精神的操守和心灵的涵养,所以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不是能建事功的子路和经商赚钱的子贡,而是“一箪食,一瓢饮”而安之若素的颜回。儒家重义轻利,在鱼与熊掌、生与义的二难选择中,毅然地以“义”为最高目标。陆游无党无偏,名动紫皇,如果与当权派秋波频传,稍微将调子降低一些,其一生的轨迹绝不会如此坎坷;但正如西谚所云,“狮子和老虎总是独来独往,只有狐狸和狗才结队成群”,陆游“龙性难驯”,一生饱受精神上孤独的煎熬和频涉沟坎的生活考验,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的宿命,无须怨天尤人。中国士大夫并不祭拜现实中的神龛,但每个人的方寸之间都耸立着一座神庙,那就是深深镌刻在心上、融化于血液中的“不朽”观念。“三不朽”观念使儒家知识分子感到一种无形的精神制约,好像上帝在辽远的九霄之上洞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切都无所逃其法眼。如果说,传统知识分子的“独处不愧屋漏”、“出门如见大宾”,还仅限于个人修身小节的话,“行愧心”,则是事关出处、行藏的立身大节,丝毫马虎不得。陆游当时的“大节”是什么?就是看坚持抗战还是妥协投降?这个大节,恐怕世界运转到地老天荒时,也还是会存在。诗歌最后才道着了“雪后龟堂独坐”的题意。“龟堂乐处”者何?诗人给出的答案是“红日满窗听雪滴”,这是一幅色彩对比鲜明、寓意深刻的美丽画面,它似乎告诉读者,恶劣的天气终不能久长,太阳总要出来。那灿烂的红日正写出诗人光明磊落的心境,惟因心地澄明,才能虚室生白。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反问句式,“安用人看一钱直”、“富贵那可从人得”、“龟堂乐处谁得知”,语意均是否定,比平铺直叙的肯定句式更能增强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