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32

第32章 草书歌

倾家酿酒三千石,①闲愁万斛酒不敌。②今朝醉眼烂岩电,③提笔四顾天地窄。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④神龙战野昏雾腥,⑤奇鬼摧山太阴黑。

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⑥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⑦

【注释】

①倾家酿酒:晋何充能饮酒,刘恢每说:“见次道(何充字)饮,令人欲倾家酿。”见《晋书·何充传》。②“闲愁”句:古代一斛十斗,至南宋末改为五斗。饮酒万斛,是修辞夸张之说,意谓无论喝多少酒,都无法把闲愁压下来。③烂岩电:谓眼光明亮如岩下闪电。用晋王戎典故。④“风云”句:是说草书飞舞驰骤,好像风云在胸,得到了大自然力量的帮助。⑤“神龙”两句:形容草书奇伟迷离之状。《易经》坤卦爻辞:“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昏雾腥:形容龙战于野的激烈情况。太阴,即月亮。⑥帻:古时包裹头发的头巾。⑦“吴笺”二句:这里指出兴致勃发的时候,吴地的纸,蜀地的素绢,都不能使人快意,只有付与堂上三丈的高壁,才能发挥笔力。

【品评】

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陆游是伟大的诗人,尽人皆知;陆游的书家身份,却不为世人所晓。赵翼《瓯北诗话》曰:“放翁不以书名,而草书横绝一时……是放翁于草书,功几于出神人化。惜今不传,且无有能知其善书者,盖为诗名所掩也。”分析有理。陆游的书法艺术成就,与他的家学渊源及南宋当时重书法艺术的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陆游先后临摹过颜真卿、苏轼、蔡襄、杨凝式等前辈书法名家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倾家”两句是说自己饮酒海量,即使饮酒万斛,还不能浇尽心中闲愁。“闲愁”者何?诗中并未点明。但据诗意揣测,“万斛酒不敌”的“闲愁”,当是其抗金救国志向不遂的遗憾,陆游生活中的其他愁闷都不能如此长久萦绕其心头。“今朝”两句是说今天饮酒过后,眼光如电,气满胸膛,于是提笔要一扫满腹愁闷。以下具体描述创作情境:草书飞舞驰骤,好像风云在胸,得到了大自然借助的力量。“不自知”,其实就是艺术创作中灵感到来时的“高峰体验”,是一种生命自由挥洒的状态。“神龙”两句,是形容草书奇伟迷离之状,如神龙激战于野,又好似鬼怪施威遮住了月亮。但诗人尽兴挥洒时,完全忘记了现实的存在,甚至狂呼脱帽,因此压抑的心情得以一扫而空。兴致勃发时,吴纸蜀绢都不足以寄托快意,只有付与堂上三丈的高壁,才能淋漓酣畅地发挥笔力。

诗中,诗人写字的情景,其实也是其“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动态过程。当他提笔挥洒之际,想必也正是他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直驱金兵阵营,纵横疾驰,左冲右突,横扫千军之时了。陆游为什么对行草书特别感兴趣呢?一方面,正如陆游自号“放翁”,其性格纵放,草书笔势之奔放不羁,适合展示其性情;另一方面,草书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借饮酒时酒力的催发,成为其抒泄胸中郁闷的最佳方式。

陆游的书法艺术,前人评价很多,最精当者莫如明人文彭《题放翁帖》之言:“放翁以诗名天下……为中兴大家。尝读其《剑南集》,思见其人而不可得。今得此二帖,恍然如侍左右,何其幸哉!然而遒劲若此,真所谓人品既高,下笔自然不同者也。”不失为有得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