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31

第31章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

秦吴万里车辙遍,重到故乡如隔生。①岁晚酒边身老大,夜阑枕畔书纵横。

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②八十将军能灭虏,③白头吾欲事功名。

【注释】

①隔生:隔世。②槁叶:枯叶。③八十将军:指唐初大将李勣,因屡建奇功,封英国公,后年事已高,仍亲临征战。

【品评】

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时作者五十六岁,闲居故乡山阴。

首联是说自己本为吴人,然诗人气吞万里,曾从戎南郑,到过秦地,车辙碾遍了大半个中国;没料到晚年还乡恍如隔世,心理上缺少对故乡的认同感。颔联写乡居生活单纯,无非饮酒、读书。诗酒生涯是饱经漂泊的士子们的精神港湾,是他们的精神后花园。但对陆游来说,这样的生活如同“自囚”,他虽有书生本色一面,但其人生目标是做英雄。因此“读书仍隐居,弹琴复长啸”的乡土世界,于陶渊明、王维,是至善至美的桃花源、终南山,是天堂;在陆游看来,则是须臾都想逃离的天罗地网,有束手束脚之感。颈联“虽至片言只句,往往能写不易名状与不易吐之情”(汪琬《蘧步诗集序》),确实是细腻传神,功力非凡。冬夜四鼓,夜深人静,世间的一切色相隐没在铺天盖地的黑暗里,可人的听觉却异乎寻常地敏感,暗淡欲灭的残灯下,老鼠的夜生活已经开始,吱吱几声过后,便从洞穴中钻出;窗外,寒风吹卷着枯叶打门窗声,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更衬托出夜的死寂。这两句诗人着力在听觉上下功夫,写出穴鼠、枯叶、犬吠三种声响,既暗示诗人一夜未眠情状,又形象地渲染了诗人漫漫长夜中,无奈、灰冷的心态。尾联用唐初大将李勣八十岁尚能亲临征战事勉励自己,即使白头了,也还能“一战立功勋”!悲慨豪壮,使人为其永不言衰的精神动容!

这首诗的总体特点,如清王士祯所评:“写村林茅舍、农田耕渔,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记寒暑。读其诗如读其年谱也。然中间勃勃有生气,中原未定,梦寐思建功业。其真朴处多,雕镂处少。”(《带经堂诗话》)准确地概括出了陆游乡居诗的总体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