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33

第33章 夜泊水村

腰间羽箭久凋零,①太息燕然未勒铭。②老子犹堪绝大漠,③诸君何至泣新亭。④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⑤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⑥

【注释】

①“腰间”句:杜甫《丹青引》有:“猛将腰间大羽箭”句。凋零:指箭翎脱落。②“太息”句: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车骑将军窦宪追击北单于至此山,刻石勒功而还。这句用窦宪事,借喻南宋未能击败敌人,因而叹息。③“老子”句:老子,犹言老夫,陆游自指。绝:横渡,飞跃。大漠:指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地方的大沙漠。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横绝大漠,北击匈奴。作者用此事喻自己北伐金人的壮志。④“诸君”句:新亭,在南京市南。东晋南渡后,过江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周颤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在座者相对涕泣。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泣耶?”见《晋书·王导传》、《世说新语·言语》。⑤无再青:是说鬓发白了不能再恢复黑色,借喻人老了不能再返回少年。⑥“新雁”句:新雁:新近从北方飞来的雁。汀:水中或水边平地。

【品评】

淳熙九年(1182),陆游虽然闲居在家乡,但是他北伐报国的热情依然不渝。在诗中,他批评了那些只知悲观叹气而缺乏斗志的士大夫,并表示自己还可以从军远征。简朝亮《读书草堂明诗》评曰:“陆务观《夜泊水村》,随地亦老思报国也。”诚哉是评。

首联两句是说自己虽然久已离开军中生活,但仍为自己未能建立军功而耿耿于怀。如果说首联重在传达事业无成的感叹,颔联则欲示人以阳刚健朗的硬汉子形象。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东晋与南宋两个偏安王朝的命运具有诸多暗合,都为异族入侵而偏安江左,都是在民族危难最深重的时候,令人惊奇地孕育出了精深的思想。东晋士人典型的态度是“新亭对泣”,南宋儒生则以袖手谈心性为能事。故陆游的“诸君何至泣新亭”,并非出于诗人想像的危言耸听,而是对现实中士人群体萎弱心态的真实刻画。颈联大意说,虽然两鬓发白再无重回少年之理,但报效国家的念头却是虽万死而不改。方东树《昭昧詹言》中引吴阎生批曰:“三四生气奋出,千古常新。”此评不虚。尾联始及诗题“夜泊”之意。王勃《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句,此诗的意绪与之相近,恐受其影响。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从意境风格角度看,是“率多胸臆,兼有气骨”(《唐宋诗醇》)。正如孔镜清先生《陆游诗文选注》中评价的那样:“诗的每一联,意象一大一小,意思一曲一直。”细心的读者留意揣摩,不难体会这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