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30

第30章 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①

儿童随笑放翁狂,②又向湖边上野航。

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③邻曲莫辞同一醉,④十年客里过重阳。⑤

【注释】

①湖:指山阴镜湖。②放翁:陆游于淳熙三年(1176)自号放翁。《宋史·陆游传》:“范成大帅蜀,辟(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③猎猎:风声。④邻曲:即邻舍、邻人的意思。⑤“十年”句:此诗下原注:“予自庚寅至辛丑,始见九日于故山。”庚寅: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为庚寅年。辛丑: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为辛丑年。九曰:即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品评】

诗为淳熙八年(1181)九月,陆游在山阴三山居住期间写的。陆诗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钟书《宋诗选注》)这首诗是后一方面的代表作,表现了陆游摹画情景在在逼真的艺术功力。

首联点出“泛舟湖中”之意。颔联写泛湖所见之景:九月重阳来临之际,菊花盛开,争奇斗艳,夕阳西照之下,渔民生活宁静而温馨。诗人泛湖并非驶向“藕花深处”,而是舟随岸转,始终与岸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岸上景象历历在视野之内。太远则目力虚渺不实,难睹鱼市人家、菊花新霜;太近则又一览无余,缺少诗意审美的想像。陈衍《石遗室诗话》评此联“高宕自然”,大概是着眼于其不即不离的审美观赏态度吧。颔联更见诗人布景设色的运斤之妙。“重重红树”,写红叶而能见出参差之妙,有层次感,重在视觉刺激;“猎猎青帘”,则视听结合。“猎猎”风声,为听觉感受,“青帘”,青色的酒望子,为远望所及;“社酒香”,想像秋社时酒香情状,这又关涉味、嗅两觉。望见青色酒帘、听见“帘卷西风”之声,进而推及鼻、舌之“香”,则运用“通感”写法。诗人像一个手法高明的摄影师,湖山风物美不胜收,他只选取“斜阳鱼市”、“新霜菊花”、“秋山红树”、“社酒青帘”四个画面,就写出了无限的湖光山色、野趣乡情。两联四句,至少运用了黄(菊)、白(霜)、红(树)、青(帘)四种颜色,见其不凡的艺术功力。尾联则是续写泛舟上岸后的活动,重在表意抒情。自庚寅至辛丑,十一年客里重阳,未能亲近家乡的山水,这次定要一醉方休,偿还十一年的相思债啊!因前面已有“青帘社酒”的铺垫,下文的“一醉”也就有了着落,不至于落空蹈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