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28

第28章 北窗

白首微官只自囚,青灯明灭北窗幽。

五更风雨梦千里,半世江湖身百忧。

壮士已孤金锁甲,倦游空揽黑貂裘。①灞陵夜猎犹堪乐,②敢恨将军老不侯!③

【注释】

①黑貂裘:苏秦到秦国游说,历时甚久,成功无望,所着的黑貂裘也破旧了,见《战国策》。②“灞陵”句:灞陵即霸陵,在今陕西西安东。汉名将李广罢官后,尝夜猎,至霸陵亭。亭长不许他通过,部下对亭长说:“这是从前的李将军。”亭长说:“现在的将军也不许夜间出行,何况是从前的!”竟不许通过。③将军老不侯:李广一生战功卓著,却未能封侯,引起后人的无限惋惜和同情。

【品评】

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江西常平使事任内,时年五十六岁。眼看年光渐老、功名无成,报国之志又成泡影,作此诗以寄托情怀。

首联交待作诗时的环境,及诗人的尴尬身份。自首而官微是触发诗人一怀愁绪的表层动因,其深层动机则是因官微而志不获聘。当然,也有一条自我解放之途,那就是“跳出三界外”,用佛、道、隐的超脱态度站在九天顶上俯看人间千年走马。问题是,陆游是热中人,做不到热血化冰,也就永远无法求得真正的灵魂解脱,只好在青灯明灭的“北窗”下,咀嚼“白首微官”的苦涩和尴尬了。颔联写出对国事的关切。“梦千里”、“身百忧”,诗人显然不是为个人的求田问舍作计,“千里”乃指千里之外的无限江山。“五更”,为天明前暗夜的最后一更。颈联则具体点出梦、忧的内容,即国仇君恨未报,立言立功无成。尾联劝慰自己,汉代飞将军李广尚且未能封侯,我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就将全诗的低沉情绪导向自嘲自慰。

诗中以李广自比,表达了“老不侯”的悲慨。钱钟书《谈艺录》指出:“放翁爱国诗中功名之念,胜于君同之思,铺张排场,危事而易言之。舍临殁二十八字,无多佳什。”似乎功名之念就毫无价值。其实,评价历史人物,“同情之理解”(陈寅恪语)或者说“感情移入”(朱自清语)绝对必要,舍此最基本评价标准底线,很容易流于道学先生诛心的苛论。对于封建士人来说,功名之念与君国之思,不可能截然分为两橛,离开了功名之念的君国之思,反倒容易成为“铺张排场,危事而易言之”的蹈空之论。念念不忘实现功名抱负,反而是陆游的可爱之处,相信读者对此自能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