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11

第11章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衣上征尘杂酒痕,②远游无处不消魂。③此身合是诗人未?④细雨骑驴入剑门。⑤

【注释】

①剑门: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东北。②“衣上”句:衣上带着旅途中的尘土和酒渍。③消魂:令人心神陶醉。④“此身”句:合是:应该是。未:表疑问的词。这句说:我这一生也许应该算是个诗人了吧!⑤细雨骑驴:用唐代诗人郑的故事。有人问相国郑近来有新作吗?郑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此处何以得之?(见《唐诗纪事》引《古今诗话》)

【品评】

乾道八年(1172)十月,主战派王炎被召回临安,陆游也被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他自兴元启程赴成都。此诗是他途经剑门关时所作。南郑是西北国防前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陆游把它看作是恢复中原的根据地。现在,王炎被召还,诗人自己也从国防重地调到后方,抗战势力受到压制。

“衣上征尘杂酒痕”,寥寥七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千钟使气、醉后疏狂的英雄画像。陆游一生以酒为伴,即使在军中,亦不离此君。在酒力的驱使下,英雄诗人的才气得以淋漓尽致地张扬。他曾自道“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衰疾》),其诗与酒的关系何其密切!“远游无处不消魂”,祖国的山光水色如画图一般,呈现在诗人眼前,故一路走来,心神陶醉。“此身合是诗人未”,意思是说,我也许应该算是个诗人吧!“未”,用的是疑问语气,这一方面是表示谦虚,另一方面,更在陶醉神态的形象展现中,蕴含更深一层的人生思考,即不甘于仅是“余事作诗人”的身份。这是话中话。“细雨骑驴入剑门”,用唐代诗人郑綮故事,又结合自身处境。骑驴与骑马所传达的身份处境和人生意趣不同,敏感的读者不难体察。

唐诗人李白曾骑驴过华阳;贾岛骑驴漫步长安市,吟咏“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郑的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李贺常带小奚奴骑驴觅句,皆从前诗人骑驴故事。涛人陆游因当前富有诗意的风景而联想及之,且有尚友古人的意思。整首诗表面看,好像对美景美酒有一种自得其乐之感,其实是自嘲——他不甘心仅仅作个诗人,但南宋的政治现实却是“缚将奇士作诗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这真是无奈和可笑之至,这种情绪在诗人的另外一首诗里得到了尽情的流露:“那知一旦事大谬,骑驴剑阁霜毛新。欲将覆毡草檄手,小诗点缀西洲春。”(《夏夜大醉醒后有感》)诗意相仿,语气却更为激烈、直露!

陈衍《石遗室诗话》评此诗云:“剑南七绝,宋人中最占上峰,此首又其最上峰者,直摩唐贤之垒。”评价很高。该诗的妙处在于情景妙合,脱口而出,无意为诗而能浑然天成,颇有唐人风致。正因如此,“细雨骑驴”一句传诵千古。